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都市更新為了誰

大學同學在facebook分享了一篇"都市更新為了誰?" 為什麼台灣的都更計畫大部分都上報紙?我找到了我自以為是的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不過還沒有解答。
從台灣都更的角色來看,主要的參與活動的角色有政府、建商、原住戶、新住戶及相關的利益者。其中,政府還分為執行者與立法者。
先從政府來看,立法者為什麼要修都更法?立委本身有都市計畫相關背景的,我知道的是一個都沒有。那立委如何決定法案的內容?立委本身忙著要服務選民、要去紅白包場,那有時間來思考每一個法條的內容?所以最直接的資源,當然是建商啦。我想立委所提的法條決大部分都是建商擬定的。
那政府官員這部分,台灣政府組織雖然說是為民服務,不過大部分的公務員都是想最好都不要有民眾上門,因為民眾上門來都是麻煩。除了民眾是麻煩之外,另一個麻煩就是上級交辦事項。為什麼上級要交辦?以台灣的文化來看,不就有人來跟上級關說?那誰會來關說?不就建商?
建商怎麼賺錢的?土地低買高賣是一個主要的途徑。不過都市計畫法規定土地有分區,所有的建設要依分區規定來辦理,分區就決定了土地的價格。建商最好的策略就是打通關係,先搞定低價地,再找官員來幫忙變更土地,一夕之間,土地價值就漲上來了。如果變更太麻煩,那就來個都市更新,把老舊社區圍起來,全部砍平重建。
新住戶其實應該說是投資戶,看準都更價值會提高,先跟銀行搞好關係,看能不能貸個80%,到是建好直接脫手,可能自己一分錢都不用付,就把價差賺到手了。
而舊住戶拿地坪換樓坪也是巴望說整體地加樓的價值能超過原來的價值,到時脫手能夠賺一筆,而那些小地坪的舊住戶分不到新房,只能拿現金,問題是現金拿到了也沒辦法在附近買一個可以住的地方。也許可以買到住的地方,不過可能比原來的居住環境可差。只能等待下一次的都更。如果運氣不好,這些小地坪的居民隨著都更一個一個的實行,被一直從好的地段被趕到邊緣的地區。
都更為了誰?我想一切都是為了錢,建商賺錢,政府有經濟數字,投資客把錢越炒越薄,而住民的選擇越來越少。
從最基本的道理來看,牧民逐水草而居,農民依農地而居,所有人選擇居住地都是因為工作與交通考量。但是我看到的都更是把居民一直趕到離工作越來越遠的地方,這樣合理嗎?
以上,我寫的都是猜想,完全沒有數據支持。有時間我應該多蒐集數據看看我以上的假設成不成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