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什麼是供應商關係管理

供應商關係管理(Vend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VRM)是一種相對應於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的個人化工具集。它的目的在:
  1. 提供個人化工具來管理使用者與組織之間的關係
  2. 提供個人訊息收集與集中管理
  3. 提供個人資訊分享的自由度(自由決定分享什麼資訊)
  4. 提供個人資訊分享的控制度(自由控制資訊如何被使用)
  5. 提供客製化個人資訊使用服務規範(自由決定資訊使用規範內容)
  6. 提供個人在開放市場中自由表達需求的方法
  7. 提供關係管理的開放標準、介面與程式,以連結供應商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
VRM的特色
  1. 個人化的:VRM是個人的,獨立於任何供應商的系統
  2. 獨立化 的:使個人成為市場上的獨立個體。
  3. 表達意圖(Intention)的:使個人能自由表達個人意圖
  4. 去中間化:使個人能直接與供應商對話
  5. 可取代的:個人可自由選擇VRM工具(No lock-in)
第四方服務:
  1. 可取代的
  2. 可移轉服務
  3. 可移轉資料
  4. 獨立的
  5. 可會計的?(Accountability, liability)
合約自由化:
Personal.com
  1. You own your data
  2. You control who gets access to your data
  3. Data Users are contractually obligated to use Owner data only as authorized by the Owner
  4. Take your data with you
Customer Commons
  1. I own my data
  2. I control who gets access to my data
  3. I specify what happens under what conditions.
Small Data:big data is about marketing guesswork while small data is about "my" data.
  1. 增進資料準確度與品質
  2. 減少猜策與浪費
  3. 更了解客戶的需要與行為
  4. 創新服務
需求(鏈)管理:相對於供應鍊管理,顧客端需要需求管理嗎?管理什麼?需求評估?
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廠商是他解決需求的唯一代理人,廠商背後的供應鏈與顧客本身並沒有任何相關。需求管理應該讓顧客更容易蒐集、整理、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意圖,同時可以讓顧客更容易選擇能滿足顧客需求的供應商。

Markets were conversations

"What's your lock-in?"
"Our lock-in is love." by Antonio Rodriguez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都市更新為了誰

大學同學在facebook分享了一篇"都市更新為了誰?" 為什麼台灣的都更計畫大部分都上報紙?我找到了我自以為是的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不過還沒有解答。
從台灣都更的角色來看,主要的參與活動的角色有政府、建商、原住戶、新住戶及相關的利益者。其中,政府還分為執行者與立法者。
先從政府來看,立法者為什麼要修都更法?立委本身有都市計畫相關背景的,我知道的是一個都沒有。那立委如何決定法案的內容?立委本身忙著要服務選民、要去紅白包場,那有時間來思考每一個法條的內容?所以最直接的資源,當然是建商啦。我想立委所提的法條決大部分都是建商擬定的。
那政府官員這部分,台灣政府組織雖然說是為民服務,不過大部分的公務員都是想最好都不要有民眾上門,因為民眾上門來都是麻煩。除了民眾是麻煩之外,另一個麻煩就是上級交辦事項。為什麼上級要交辦?以台灣的文化來看,不就有人來跟上級關說?那誰會來關說?不就建商?
建商怎麼賺錢的?土地低買高賣是一個主要的途徑。不過都市計畫法規定土地有分區,所有的建設要依分區規定來辦理,分區就決定了土地的價格。建商最好的策略就是打通關係,先搞定低價地,再找官員來幫忙變更土地,一夕之間,土地價值就漲上來了。如果變更太麻煩,那就來個都市更新,把老舊社區圍起來,全部砍平重建。
新住戶其實應該說是投資戶,看準都更價值會提高,先跟銀行搞好關係,看能不能貸個80%,到是建好直接脫手,可能自己一分錢都不用付,就把價差賺到手了。
而舊住戶拿地坪換樓坪也是巴望說整體地加樓的價值能超過原來的價值,到時脫手能夠賺一筆,而那些小地坪的舊住戶分不到新房,只能拿現金,問題是現金拿到了也沒辦法在附近買一個可以住的地方。也許可以買到住的地方,不過可能比原來的居住環境可差。只能等待下一次的都更。如果運氣不好,這些小地坪的居民隨著都更一個一個的實行,被一直從好的地段被趕到邊緣的地區。
都更為了誰?我想一切都是為了錢,建商賺錢,政府有經濟數字,投資客把錢越炒越薄,而住民的選擇越來越少。
從最基本的道理來看,牧民逐水草而居,農民依農地而居,所有人選擇居住地都是因為工作與交通考量。但是我看到的都更是把居民一直趕到離工作越來越遠的地方,這樣合理嗎?
以上,我寫的都是猜想,完全沒有數據支持。有時間我應該多蒐集數據看看我以上的假設成不成立。

Designing Information Human factors and common sense in information design

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I updated my reading blog.  I am so busy recently that I didn't have time to read a nice book.  I feel guilty about it.  Every time I finished reading a nice book, I feel more confidence about myself.  I need this feeling eagerly recently.  Any way, this is the book I selected and I think it is worth to take note. I haven't finish this book yet.  So the format of this article will be incremental.  Hope that I can "redesign this blog" so that you can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I want to share after I finish this book.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clearly defines the duty of information designer: our job is to clarify, to simplify, and to make information accessible to people who will need it and use it to make important decisions.  Information needs to be in a form they can understand and use meaningfully, and to tell the "TRUTH" of what things mean and how they work.
Cannot agree more with these two sentences.  I specially mark the word "truth" in the second sentence. How many of us are mislead by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news?

keys about information
1) is it true?
2) is it relevant?
3) is it necessary?
4) does its inclusion add or detract?
5) is it in a form that its audience can understand?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減肥不是人幹的

減肥需要很大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又是需要很多的熱量。那減肥就變成catch 22的問題了。

減肥需要自我控制來減少熱量的攝取。
為了維持自我控制的能力,需要攝取更多的熱量。

從生物學的角度,減肥基本上是違反人類生存本能的。當人減少熱量的攝取,身體最原始的存生本能會想盡辦法維持身體積存的脂肪。這是因為早期人類都是在物質缺乏的環境中生存,當人攝取超過當下的熱量需求,身體會把這些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以備不時之需,這個生存本能已經包含在基因中。當我們強制減少熱量的攝取,身體會慢慢的調整自身熱量的消耗,這也是為什麼減肥初期的效果特別好,到了後期反而越來越難的原因。

為了對抗已經寫在基因中的生存本能,減肥需要很強大的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需要大量的熱量(血糖),當血糖含量減少,人會產生饑餓感,會想要攝取更多的熱量,而最容易的血糖轉換來源就是甜的東西,這是為什麼我們很難抗拒甜食的原因,(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南方人(美國南方或台灣的南方人)的食物都很甜,可能跟其產業特性相關))。在這種情況下,要拒絕熱量的攝取又需要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我控制能力又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當熱量不夠時,自我控制的能力會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身體的本能反應或是長久的習慣。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欺騙與創意

Dan Ariely新書中有一篇討論善於欺騙的人與有創意的人是不是有同樣的腦部構造。
腦是由兩種東西所組成,灰質與白質。灰質就是神經元(neurons) ,主要功用是記憶,白質就是連結這些神經元的物質(突觸?),主要功用是聯想。科學家發現這兩種人的灰質比一般人少,白質比一般人多。這代表了這兩種人雖然記憶力劣於一般人,但是卻善於連結不同的記憶與想法。創意與欺騙都需要能快速的連結不同的事物,來產生新的點子。從腦的容量來看,大家都差不多,所以灰質與白質的比例可以用來判別這個人是否記憶力好還是有創意。
那這些灰質白質的比例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訓練的?分別來討論。

如果是天生的,那台灣的教育體制能找出多少具備創意的人才(或是善於欺騙者)?大家都知道台灣教育重考試,所以有利灰質成份較多的學生,而不利於白質較多的學生(假設大家的腦容量差不多)。重記憶的學生都上台大了,而重創意的學生都上科大?所以從教育體制來看,台灣要自產有創意的學生並不容易。

如果後天的訓練能改變灰白質的比例,那台灣現有的教育(重記憶),應該是會偏向產生更多的灰質。結果現行教育對所謂的創意產業也應該是大大的扣分。

從統計學的界度來看,台灣人的灰質白質比例應該也是呈長態分佈,具創意與具記憶的學生應該都是有的,不過因為教育只重記憶與考試,能上好的大學的學生都是灰質較多的,本身對創意啟發的能力就比較低,那台灣的創意產業怎麼跟其它的國家競爭呢?

一堆學者認為台灣的學生都缺乏創意,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現行教育只幫學者們找到了記憶力強的學生,而把創意力強的學生給拼除在外了。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ego depletion來看教育

我不知道ego depletion應該怎麼翻譯,大概可以翻成思考力的降低。結合Kahneman的2系統思考的話,可以說系統2思考能力是有限制的,耗熱量的,當系統2無法啟動,系統1就會取代系統2來控制人的行為。這樣的理論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現今社會窮人很難翻身,而富人能夠唯持自身社會地位的原因。舉例來說,富人買一輛限量車需要用到多少系統2的思考?他可能走進車商問一下多少錢?然後就把車開走了。他可能全部的決策都是用系統1來做的。他可以把系統2的思考資源放在更重要的事上面。那窮人呢?他可能為了要不要買一台小機車,就用系統2的思考精打細算的把所有理性思考的資源用完了。這樣的比較可能不是很正確,不過我想表達的是站在同樣的教育環境中,富人有多少的理性思考資源來學習?而窮人又有多少呢?
當教育部的人都是博士畢業,都是高社會階層的人,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沒辦法想像為什麼窮人會為了一學期3000塊的學雜費,到處張羅。對這些富人來說,這些事情都是系統1的直覺思考,但是卻是窮人的系統2思考。就像是饑荒的人沒辦法想像有人要花錢來減肥一樣吧。

為什麼減肥這麼難?

人與其它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人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抗拒自己的天性。動物為了能存活,會想盡辦法保存能量,有東西吃的時候要保存食物,以備不時之需。像是脂肪跟能量的轉換就是一個例子。人有抗拒引誘的能力,而其它的動物沒有,舉一個例,飛蛾無法抗拒撲火。人改變自己行為的能力被稱為意志力(WillPower)。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就是在討論人的意志力。為什麼有時候人可以對誘惑難以抗拒?
Roy F. Baumeister認為人在使用意志力時跟使用體力時一樣,都需要消耗能量,當能量消耗完了,人就會回到動物的本性。減肥這回事本來就是違反人類長久演化下來的本能,抵抗食物是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會消耗很大的能量。當能量消耗完了,人又會回到自己原來的習慣。我想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我來美國後肥了20磅。每次開完會,我總是會想吃包肥,我想開會這件事一定消耗了很多卡路里,以致於我無法再抵抗包肥的誘惑。
Baumeister的理論(ego depletion)跟Kahneman的系統1&2思考基本上是相同的。系統1是習慣、反應,而系統2是邏輯、被動的。就像Baumeister所說的,系統2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所以只能短暫的使用,為了生存而保存熱量,大腦會限制系統2的使用。當系統2被阻絕,系統1思考會馬上取代,所以原有的習慣就會取代人的行為。
Ego depletion這個概念被廣泛的在行銷上使用。例如,汽車網站用很長的配備選擇來讓消費者消耗自己的能量,當消費者累了,大部分的人就會放棄思考,而直接選網站提供的預設選項。研究發現,改變配備選擇的順序讓汽車商多賺了至少1500美金。這個結果跟我自身的經驗是很符合的。回想我第一次買車,在車商那耗了一天,把車價殺了很低,但是又把錢吐回去給車商買了車底防銹跟防盗。我想車商很了解人在買車的決策過程中,思考的能力會一直下降,而把賺最多的選項放在最後面。所以買車時,第一個最好不好一個人去買,帶一個無關的朋友去提醒自己不要幹笨事,第二時間拖久一點,最後的幾個選項都不要買。
減肥最好的策略是長時間改變飲食習慣,而不是讓自己餓到受不了,才做一些蠢事。讓正確的飲食變成長久的習慣,當我們太累而無法思考時,就會自動的使用新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要改變習慣就像是本來用系統1思考的事(舊習慣),強迫自己用系統2來思考,再重新把新的思考從系統2轉移為系統1(新習慣)。

一個習慣的養成與記憶是沒有關係的。一個無法記憶的人,還是可以擁有習慣,像是E.P.一樣,他無法記著廚房的位置,但是每一天早上他會進入廚房煎蛋吃早餐,他永遠記不住自己住了幾十年的房子外觀,不過他每天出門散步都不會迷路。一個習慣是經過長期的重覆動作慢慢累積而成,一旦腦中的習慣養成了,很難再改變。
習慣的養成有三個步驟:啟發事件Cue/行動Action/報酬Reward。肚子餓是啟發事件,找東西吃是行動,而飽足感是報酬。這三個步驟要成為習慣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cravings,當承發事件與報酬直接產生連結時,習慣就會在大腦的中心產生。以肚子餓當例子,當人發覺肚子餓時,如果馬上想到吃飽之後的快樂會讓人更想去找東西吃。
習慣很難改變是因為craving的作用太強烈,所以想要改變不是從移除cue or reward,不是移除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而是用其它的行動來重新連結cue and reward。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拒看旺中有用嗎?

旺中案最近又上了新聞版面了。有很多的人都反對這個案子,也有很多人認為,人民的眼晴是雪亮的,如果民眾認為旺中不好,大可以拒看,就像自由市場中,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要接受什麼產品。
問題在於每個消費者都認為自己有獨立思考決策的能力,同時自己很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自己是在判斷所有訊息後找出最佳的決定。可是很多行為學家已經証明,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通常人是被外界訊息所引導,再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一個例子,一個學者在商場走道旁設了一個攤位,擺了4雙絲襪,訪問路過的女生喜歡那一雙絲襪?再問他們為什麼喜歡該雙絲襪?結果大部的受訪者喜歡最右邊的絲襪,他們的理由是質感比較好、摸起來舒服、喜歡顏色。其實這4雙絲襪都是一樣的,但是沒有任何人回答說喜歡這雙絲襪是因為它在最右邊。當該學者告訴這些受訪者其實四雙都一樣時,每個人都不相信,認為這個學者在騙他們。該學者結論,受訪者其實心中已經有定論(這個決策很可能是來自習慣,系統1思考),再用他們認為好絲襪的因素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另一個例子是,Anchoring。人的決策很容易受到之前不相關事件所影响。例如,一個學者要受訪者寫下身份証字號最後兩碼,再判斷一個杯子的價值,他發現受訪者對杯子的價值跟他寫下的身份証字號最後兩碼強烈正相關。另一個例子, 當受訪者在通過需要長時間計算的試驗後,更容易被習慣所引誘 (吃更多高卡路里食物)。
如果新聞提供者能抓到台灣民眾的思考模式,是不是就能操控民眾的決策論點?所以拒看量中真的有用嗎?當旺中可以從其它的管道在民眾不知道的情況下影响民眾的決策時,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盗版對設計師品牌到底有沒有影响?

節錄Dan Ariely新書內容。
買盗版名牌包的人說,如果沒有盗版品,我也沒錢買正版的,所以買盗版品根本不會影响正版高價包的銷售量。這樣聽起來很有道理。
不過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有能力買高價正版包的之所以買的原因在於高價正版包能反應他自己品味、社會階層、...,而價錢不是其考慮的因素。當這些買正版包的人看到街上一堆人買了盗版包,滿街都是跟自已一樣的東西,他們會害怕別人認為自己的正版包是盗版的,而不再去買正版包。所以盗版包的確會影响正版品的銷售。
這也是為什麼正版商會這麼在乎盗版的原因,從銷售面來看,他們一定看到了銷售實質下降了。
回想一下,當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一個買菜的阿媽帶著一個愛馬仕包包,我的第一個印象是"正版?還是盗版?"  當很多人都這樣想的時候,這些買得起這個包包的有錢人就不會想買這個包了。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簾政座談會

最近看了一本新書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 Dan Ariely。這本書是作者用白話文來描述他最近幾年有關詐騙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章寫到政策法律規範是不是能有效的防範人的說謊行為,這讓我想到前陣子林益世貪污事件,馬英九召開簾政會議宣導簾能的重要,希望透過這樣的會議能讓官員們能夠清簾,也許這一章的內容能讓馬英九了解召開會議的效用有多大?也或許馬英九召開這個會議的目的不在於此?
作者設計了一個引誘學生作弊的實驗,透過這個實驗,作者了解一般人在有機會作弊的情況下都會試著有限度的作弊。有趣的是,他把這個實驗擴展到幾個有名的大學去實施,目的是想了解不同大學的誠實戒律對學生作弊的行為是否有影响。他舉一個例子,普林斯頓大學有很嚴格的誠實戒律,新生入學需要上兩天關於誠實的課,每學期的期初,期中跟期末都要簽誠實戒律,而麻省理工則完成沒有誠實戒律這樣的東西。那這兩個學校學生做實驗的結果有沒有差別?普林斯頓學生的結果會比較誠實嗎?作者的結果顯示是不會的,兩個學校學生作弊的程度差異並不顯著。
更有趣的是,作者在實驗程序設計上讓一部分學生寫下十戒的內容,另一部分學生則沒有,來比較這兩群學生作幣程度的差異。他發現寫十戒的學生作弊的數量跟程度都比沒寫十戒的人減少了,而且組內學生是否能完全記住十戒的內容不會對學生作弊的數量跟程度產生影响。意思是說,重點不是十戒的內容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响,而是十戒這個概念讓學生的提高了自己道德的界限。另外作者也發現重覆的提醒學生作弊違反道德會隨時間產生遞減效應,道德底限會隨時間慢慢降低,這可能跟社會文化有關。
從作者發現的成果來看,簾政會議的效果可以預見的會非常的低。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職業與習慣

一個習慣的養成與記憶是沒有關係的。一個無法記憶的人,還是可以擁有習慣,像是E.P.一樣,他無法記著廚房的位置,但是每一天早上他會進入廚房煎蛋吃早餐,他永遠記不住自己住了幾十年的房子外觀,不過他每天出門散步都不會迷路。一個習慣是經過長期的重覆動作慢慢累積而成,一旦腦中的習慣養成了,很難再改變。
習慣的養成有三個步驟:啟發事件Cue/行動Action/報酬Reward。肚子餓是啟發事件,找東西吃是行動,而飽足感是報酬。這三個步驟要成為習慣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cravings,當承發事件與報酬直接產生連結時,習慣就會在大腦的中心產生。以肚子餓當例子,當人發覺肚子餓時,如果馬上想到吃飽之後的快樂會讓人更想去找東西吃。
習慣很難改變是因為craving的作用太強烈,所以想要改變不是從移除cue or reward,不是移除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而是用其它的行動來重新連結cue and reward。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The Power of Habit

The key to build a habit:
1. fina a simple and obvious cue: make sure the cue triggers a new habit.
2. clearly define the rewards: make sure the subjects appreciate the rewards.
3. connect the cue and rewards (routine): cravings.  craving means that when people see cues, they already think about the rewards.  cravings push people to act to get the rewards.

Example,
McDonald? Starbucks? IPhone? IPad? Facebook?
Ask yourself, how many times a day do you flip your iphone? at what situation? what applications you check on it?



Build my own study habit:
1. cue: first thing after work.
2. reward: a television show.
3. think about the release after watching television shows to make craving.

Facebook (craving)
why people check facebook multiple times a day?  they are craving.  everytime they check facebook, they want to see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m being updated.  If they didn't find update, they keep checking.
eventually, this behavior becomes a habit.  in this scenario, update is a craving. this craving makes them facebook additive

push message (craving to distraction) is a key to mobile service.

Checking: craving

text message: craving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民意

看完thinking fast and slow之後,又讓我想起在一個古老rpg中一個npc說的話: 人類的100年生命相對於精靈而言是很短的,人的視野也只侷限在這100年所發生的事,人類認為是對的事長遠的事,在精靈來看也只是一個笑話而己。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相對理性的。看完這本書,我認清了原來我所認定的理性也只不過是個笑話。我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是理性的,就算我能看清自己是不理性的,我還是沒辦法改變自己的行為,就像是大部分的人一樣。
這讓我想到所謂的民意也是這一回事。每個人都是非理性的,他的需求通常都是為了短期的利益,而所謂的民意就是這些非理性的需求集合體。而當民意代表或是執政者被這些非理性的民意所推動,我們又會被趨趕到那裡呢?
那所謂的民主又是什麼?是不是跟著這些非理性需求集合體行動就是民主嗎?如果是的話,那所謂的民主制度也只是一個短視近利的制度。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記憶與經驗-漲價對選舉的影响

記憶與經驗是很容易被搞混的。被問到對某一件事的經歷時,人們常常回答的是記憶。例如當離婚的人被問到對整個婚姻的經驗時,人們常常回答的事最壞的那一刻記憶,整個婚姻過程應該是有喜有悲的,但是因為已經離婚了,所以人們總是馬上連想到離婚那一刻,或是引起離婚那一些關鍵時刻。
如果把痛苦用一個線圖來表示,y為痛苦的指數,而x為時間,那經歷就是痛苦線下的面積。而記憶就是痛苦線的轉折點。
卡尼曼為了區別記憶跟經驗,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冰水實驗。他讓人把一支手放在很冰的冷水中,同時讓人用另一隻手來調整一個痛苦量表來記錄當下的痛苦指數,再實驗結束後再讓人回想自己痛苦的程度。理論上來說,事後回想的痛苦程度應該跟實驗當下人記錄的痛苦指數與經歷的時間成正比。也就是說經歷時間越長,溫度越低,應該就越痛苦。可是實際上人們事後回想的痛苦程度跟時間是無關的,而且回想的痛苦程度是歷程中最痛苦的程度與實驗結束那一刻痛苦程度的平均值。舉例來說,A經歷了15分鐘的冰水實驗,他在實驗中記錄的最痛苦程度是9,而結束當下的痛苦程度是5,那他結束後回想的痛苦程度就是(9+5)/2=7。B經歷了30分鐘的實驗,他記錄的最痛苦程度是9,而結束時是2,則他回想的痛苦程度是5.5。即使B經歷了比A長一倍的時間,他事後認為的痛苦程度反而低於A。
經驗就是實驗中,受訪者時時刻刻記錄下的痛苦程度,而記憶就是受訪者事後所回憶的痛苦程度。

如果執政者要勝選,不管前三年怎麼讓民眾失望痛苦,第四年讓大家都很幸福,那就會讓民眾覺得這四年相對來說很幸福。如果照這樣的理論來說,最近政府在選後對所有民生必需品漲價,真的是漲得好啊。因為距離下次選舉還很久,只要在下次選舉前再拿出便民政策,選民雖然會記得這次漲價的痛苦(例如痛苦指數9),不過因為這個指數還要跟下次選舉時的痛苦指數平均,所以選民的痛苦回憶會因為選前的超低痛苦指數(因為利多政策的推行)而降低,而對執政黨的觀感會被拉高。

雖然慢慢漲能讓民眾對漲價的痛苦的程度下降(溫水煮青蛙),但是如果是用慢慢漲的方式,那最後一刻的痛苦指數可能跟最痛苦時的痛苦指數相近,那平均下來可能還是很高,最後選民的記憶就是執政黨讓人民很痛苦,可能因此輸掉下次的選舉。

說真的,國民黨這次漲價真的漲得很選舉的正確啊。決定這個時候漲價的人真的很厲害。

快樂的記憶與經驗也是一樣的。人的一生都是在累積快樂的記憶,過程是不重要的不會被記住的,只有快樂的那一刻才會被記下來。

司法改革

今天看到一則很予盾的新聞,很好笑又很悲哀。一個年輕人被違規車撞攤了,而刑事判決違規車上的兩人都無罪。這個案子的判決跟幾年前一個警察被毒販打死很類似,兩個毒販都被判無罪。替受害者感到悲哀,而又對法官的判決感到好笑。
我用系統1思考試著來解釋這件事。系統1思考方式之一就是從過往的記憶中,尋找相關的事件來合理化現行的事件。所以我從我上法院的經驗來合理化為什麼會有這樣予盾的判決。
我唯一上法院是去聽朋友民事案子。整個過程只有20分鐘,而整個案子大概1年的時間,每兩個礼拜開一次庭,因為我是用系統1思考,所以我沒去算整個案子法官聽到當事人說法的總時數。我的系統1告訴我,法官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閱讀律師寫的東西來了解案情,而不是從當事人的描述來取得相關資訊。能影响法官判決的主因應該是律師所寫的文章。如果法官缺乏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像是Journal reviewer的能力),那法官的思考就會被律師所引導,而產生心証。
這樣的思考引申出一個問題,法官是不是有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怎麼去訓練這個能力?怎麼去檢核這個能力?現行法官訓練是否有這方面的訓練?還是說熟讀法條,司法考試考第一就可以當法官了?
這件事情很悲哀的是,一個人被違規車撞攤了,違規車上的兩個人都被判無罪,而判決的法官們還是能"義正言詞"的說,他們沒有判錯。那到底是誰錯了?有誰需要去檢討這樣的事情嗎?
以上是系統1思考。系統2思考需要收集很多的資訊,例如律師們大學聯考的作文成績與案子勝敗的關係,法官養成的流程,司法考試的細節......我大概是沒機會去研究這個東西了,而且研究成果也不可能被司法體系所採信。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facebook again

最近台灣在吵都市更新的事情,看了很多facebook轉貼的文章,說真的每個人都說的很有道理。有人從受害者角度來看,有人從建商角度來看,有人從政府制度面來看。站在自己的立場每個人都說得對,都很有道理。那問題出在那裡?公務員怪地主、地主怪建商、建商怪公務員...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於法有據?
似乎facebook變成一種主要的溝通管道?那它的效率好嗎?還是facebook就像以前的bbs一樣?
各說各話?最後大家用有多少人按贊來評斷文章的好壞?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省油不省油

MPG或是每公升跑幾公里是大部分人買車評估車子省不省油的標準。我的車子跑high way可以到40MPG,而一般Pickup Truck可能只有10-15 MPG。那一台車比較省油?
假設甲乙兩個考慮買新車,而兩個人一年都需要跑10000miles。

甲的舊pickup 可以跑12mpg,他換了一台可以跑14mpg的pickup。
乙的舊compact可以跑30mpg,他換了一台可以跑40mpg的compact。

誰省的油比較多?感覺起來乙省比較多(1galen多跑10miles)。

如果從使用的總油量來看,甲從833 gallons減少到714 gallons (119gallons),而乙從333gallons減少到250gallons(83gallons)。那一個省比較多?

為什麼從12-14mpg省比較多油,而30-40mpg反而省比較少?

MPG讓人產生了省油的假像。基本上車子已經是生活的必須了,而每一種車都有各自的用途,MPG讓人覺得從30-40 一定比12-14省得還多,可是從環保政策的角度來看,如果政策能多獎勵車商研發省油的卡車從12-14,那卡車一年下來能節省的油耗成果一定比30-40來得多。

如果從卡車與小車的總數來思考,小車的總數應遠大於卡車的總數。從總量來看,也許小車所需的總油量高於卡車的總油量,那是不是會產生不一樣的答案?
不過不管如何,的確,Gallons per Mile會是比較好的油耗指標。駕駛人對自己一年跑多少距離應該是比一年使用多少gallon的油來得有概念。也比較容易換算成使用的總油量。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Cash 4 Gold

South Park 是我最喜歡的美國卡通之一。今天的標題就是這礼拜south park的主題,故事大概是這樣的:stan的老人癡呆爺爺給他一個價值幾十萬的領扣。stan不喜歡這個扣所以想把它送到當舖換現金,結果發現那個東西價值只有7塊錢。stan覺得很誇張,為什麼他老人癡呆的爺爺花他退休的錢送他的東西價值這麼低?他首先找到當舖,他發現當舖把收到的金子送到熔金的地方,他跑去責怪熔金廠老闆吃人不吐骨頭,老闆跟他說你要去怪印度那些使用金子制造首飾的人,所以他跑去印度找制手飾的人,造手飾的人告訴他,他也是用很低的價錢賣給美國的公司,你應該要去怪高價賣手飾的公司。他又跑回美國去罵這個賣他爺爺手飾的公司。
這個故事很有趣,我想制作人是想反諷現在的經濟體制吧。黃金首飾從很高價的公司賣到消費者手上,消費者把它用低價賣到當舖,當舖到熔金廠,熔金廠再到印度工資低的地方雇用小孩來製造首飾,再用很高的價錢賣給消費者。
這中間到底產生了什麼價值?金子還是金子,轉手再轉手,有錢的人更有錢,沒錢的人還是一樣沒錢。在這樣的轉手過程中,也許你會說中間養活了很多人,真的是這樣嗎?養活的又是誰?印度的小孩進工廠工作代表他跟其它同年的小孩受教育的機會減少了,那他們又怎麼跟美國的小孩競爭?
同樣的事情也在各個產業發生。像是科技的進步到底為人類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cpu一直進步,顯示幕一直進步,ipad越來越好,每一次ipad的推出都有很多人把ipad2賣掉換ipad3,那這些ipad2又跑到那裡去了?ipad2熔金廠?再到大陸工廠?再回到ipad4?賣給美國人?這樣的產業是不是跟south park中的情節一樣?科技是養活了很多人,可是它到底為人類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從ipad2到ipad3的進步養活了很多人,可是使用者還是做一樣的事情,玩玩遊戲收收mail,等ipad4出來了,再把ipad3賣掉來買ipad4。再重覆做同樣的事情?
每次科技產品的規格提升都讓一些公司的股價翻高,有錢的人更有錢,沒錢的人像是大陸工廠內的員工,永遠無法翻身,因為公司毛利低,公司要員工共體時艱,但是等公司真的不賺錢了,公司就會這勞工成本太高了,它要搬到其它成本更低的地方才能活下去。而美國公司還是一樣賺錢,因為它的政府、公司、消費者都可以舉債。那這些債都是誰買?中國政府?台灣政府?這到底是一個什麼世界?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indifference points

經濟學一定會講兩個商品之間的等價效應。任何等價線上的兩個點代表兩個商品的等價效果。舉加薪與休假為例,加薪1000塊跟多放一天年假是相等的,加薪800跟多放二天年假可能也是相等的,因為效應相同所以一般人對在這條線上的加薪或是放年假之間的差異是沒有。
不過當參考點不同時,每個人選擇不同的方案的感覺也會不同。例如,從Virginia搬到Connecticut, 我跟我老婆的想法就會不同。搬到Connecticut我有工作有收入,相對來說Connecticut的高消費對我來說就比較不成問題,所以我選擇搬來這裡。而我老婆的參考對就不一樣了,她比較的是有沒有Outlet, 有沒有中國超市,有沒有Mall,有沒有Coach,距離朋友很遠。當她想到這些時,她會認為維持現狀比較好。
理性的來看,Connecticut跟Virginia之間的utility應該是有一條等價線,而且對每個人來說,這條等價線應該都適用。只要是理性的思考總能找到一個平衡的點。為什麼我跟我老婆之間的想法會差這麼多?
參考點差很多,如果你的薪水100萬年假10天,那加薪1萬跟加年假1天對你的價值來說差很多,如果年新10萬年假也是10天,那加薪1萬跟加年假一天你可能會選加薪。這個參考點就是你現在的狀況 。如果你覺得搬家沒什麼損失,那就可以比較理性的選擇,如果搬家對你來說是一種損失,那你就會比較想維持現狀。

人對失去一件東西的感傷程度會大於得到同一件東西所帶來的快樂程度。如果失去一個包包讓你傷心10天,那得到一個相同的包包可能只會讓你快樂7天。

一個限量coach包要1000美金,你好不容易從ebay用1500標到這個包包,當有人出價3000美金跟你買,你不會賣。當你有這個包包時,3000塊你都不賣,但是你沒有這個包包時,超過2000你就不買。為什麼會這樣?
當你沒有這個包包時,你想到的是得到這個包包的快樂。而當你已經有了這個包包,你想到的是失去這個包包的痛苦。同樣價值的東西,失去的痛苦永遠比得到的快樂還要多。這樣的差異反應在買入跟賣出的價值上。

在context aware application中,如何讓機器能學習到人的loss aversion attitude?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統計與偶然

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第16章。

一計程車司機在台北市晚上肈事逃逸,而在市內只有藍跟綠兩個計程車行在營運。

  • 85%的計程車是綠的,而15%是藍的。
  • 目擊者說 肈事的計程車是藍的。法官模擬現場環境,發現該目擊者能正確辨識80%的計程車顏色。
如果你是法官,你認為藍色計程車要負責嗎?你的信心有多少?80%?還是41%??
正確估算是藍色的機率應該是41%。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是80%。

P(B)=0.15
P(SawB)=0.15*0.8+0.85*0.2=0.12+0.17=0.29
P(SawB|B)=0.8
P(B|SawB)=P(SawB|B)*P(B)/P(SawB)=0.8*.15/.29=.41...
----------------------------------------------------------------------------------------------------
  • 藍跟綠的數量一樣,不過85%的意外是由綠計程車所引起。
  • 目擊者說 肈事的計程車是藍的。法官模擬現場環境,發現該目擊者能正確辨識80%的計程車顏色。 
如果你是法官,你認為藍色計程車要負責嗎?你的信心有多少?80%?還是?? 
----------------------------------------------------------------------------------------------------
計算方法是一樣的不過,這次大部分的人就不會認為是80%了。因為第一項的數據馬上會被考慮到。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有趣的邏輯問題

這個問題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第15章主要討論的主題。這個問題連大部分的統計專家都會出錯。當我們遇到這類問題時,雖然我們知道正確答案,但是我們還是會不停的出錯。


-----------------------------------------------------------------------------------------------------------
琳達31歲,單身,外向,聰明,大學生,主修哲學。她關注歧視與社會正義等議題,而且她也參與反核運動。

請問你覺得下列那一項最有可能形容琳達?

  1. 琳達是一個銀行櫃員
  2. 琳達是一個女性運動主義者的銀行櫃員


根據上面的描述,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選第二個選項。可是正確答案應該是1。為什麼?根據條件機率,第一個選項的機率一定大於第二個選項,而題目是問最有可能形容琳達,所以第一個選項答對的機率一定大於第二個選項。
--------------------------------------------------------------------------------------------------------

你覺得那下面的情境,那一個機率大?

  1. 明年北美大洪水,造成1000人死亡
  2. 明年加州地震引起大洪水,造成1000人死亡

很多人會選第二個選項。
--------------------------------------------------------------------------------------------------------
那如果問題是
  1. 馬克有頭髮
  2. 馬克有金頭髮
  1. 麥克是老師
  2. 麥克是老師而且他走路上班
------------------------------------------------------------------------------------------------------
當描述越詳細時,越會讓人們傾向去選擇這個答案。而越詳細不代表機率越大,你是不是犯了這些邏輯的錯誤?有時詳細的資訊讓我們覺得故事更合理,所以我們會傾向更合理的答案而不是機率大的答案。像是加州發生地震與北美發生大洪水相比,人們會覺得更合理,但是機率上第二個選擇絕對大於第一個選擇。

那為什麼最後這兩題描述得更詳細,但是我們又不會選錯?那是因為詳細的資訊不會讓我們覺得更合理,我們不會把合理與機率搞混。





911與瘦肉精

這兩件事看起來沒什麼關係。

911對美國人來說是很大的衝擊,除了南北戰爭跟珍珠港事件之外,在911之前,美國從來沒有被入侵過,對美國人來說,911是很嚴重的入侵事件。不過我不是美國人,對我來說911只是一個恐怖攻擊,死傷人數?我忘了,不過絕對沒有阿富汗、伊拉克、達佛這些因戰爭死亡的人數來得多,也沒有一年因天災死亡的人來得多。它就像是阿富汗伊拉克的恐怖攻擊一樣。只是因為媒體主觀的報導將911過渡報導,而產生比這些"國外"戰爭或天災而死還嚴重的感覺。以一個單一意外事件來說,911的死亡人數不是最多,但是新聞媒體報導的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對美國人來說,外國人都不懂911的痛?

那瘦肉精呢?從統計的角度來看,瘦肉精對人體的影响未知,也未傳出因為瘦肉精而死亡的例子。相對於其它的食品填加物來說,其對人體健康的影响相對小,因為它可以從人體中排出,但是媒體對於瘦肉精的報導強度,卻像是美國媒體對911的報導一樣。對台灣人來說,美國人都不懂台灣人對瘦肉精的痛?


911跟瘦肉精報導讓美國跟台灣民眾產生了Availability Biases (??)。Availability Biases是指大眾對風險的認知與實際風險的差異。根據Slovic, Lichtenstein, 跟Fischhoff的研究,大眾對健康風險的認知與實際統計結果有很大的差異,舉例:

  • 心臟病死亡人數比所有的意外死亡總合還高,但是80%的受訪者認為意外死亡人數比較多。
  • 氣喘死亡人數是風災人數的20倍,但是受訪者普遍認為風災死亡人數較高。
  • 被閃電擊中而死亡的人數比肉毒桿菌多出52倍,與受訪者認知相反。
  • 受訪者認為死於疾病的人相當於意外死亡人數,但是實際統計疾病死亡人數約18倍意外死亡人數。
  • 意外死亡與糖尿病死亡人數約1比4,但是受訪者普遍認為意外死亡人數是糖尿病的300倍。
這些結果可以歸因於媒體對這些事件報導的強度。而我們對於這些事件的認知會受到媒體報導的情緒強度所影响而產生扭曲。而置身於事件中,個人很難理性的去用統計去分析其真實的風險,而且在團體中,為了維持團體的合諧,個人也容易受到同儕的意見影响而無法獨立作出判斷。舉例來說,Christine很理性的分析瘦肉精風險並提出意見時,她很可能因此而失去一些朋友。

當媒體報導強度影响政策規劃制定時,政府必須調整資源來處理這些過度被強調的事件,相對的,其它更需要資源的事件反而被乎略了。這樣是不是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

從另一方面來看,政府相對於被動,這樣的媒體報導能給政府一些壓力,讓政府把事情做好。花再多的資源只要是對民眾好的政策都是應該做的?

我們能不能從這兩個角度中找到平衡點?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Priming

Priming的意思是說人的身跟心會相互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嘴角上揚微笑時,你的心情也會變好,當你心情變好了,你的嘴會裂得更開。有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告訴受測者這個實驗是要測試耳機的受震能力。他要求受測者在聽音樂時左右 搖頭 或是上下點頭,在寫下對這個耳機的評價。其實兩個耳機沒有任何差別,不過他發現上下點頭的人給的評價比左右的要好。他的結論是點頭是多表讚同而搖頭是反對,而這樣身的行為也影响到心的意見。

相對的一個例子是心理學家要求受訪者從選定的文字中拼出一個句字,這些字影含了一些老年的字,例如Florida, Sun, Beach...。接者他再要求受訪者到另一個地點接受第二個測試。當然第二個測試一點都不重要,心理學家只是想測試受訪者在完成第一個測試之後走到第二個測試點的時間,他發現,當受測者拼出跟老年有關的句字之後,他們走路的速度也變慢了。這是心影响身的例子。

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一個公司廚房內的誠實咖啡機上貼上不同的圖片,來觀察員工平圴付多少錢來買一杯咖啡。心理學家發現當貼上一個瞪大的眼睛時,員工付比較多錢,而且眼神的不同也會影响員工的付多少錢。雖然員工都知道沒有人監視他們,不過眼睛就影含了監視的意思,而使員工心理上有被監視的感覺,從而付更合理的價錢來買咖啡。

Wash, Wish, Soup, Soap之間看來沒什麼關係。心理學家要受測者回想自己覺得罪惡跟快樂的事,再要求他們拼出W_ _H,  S_ _P,  有罪惡感的受訪者多拼出Wash跟SOAP,而快樂的受訪者則拼出Wish跟Soup。心理學家的結論是有罪惡感的人會想要用Soap  來Wash 洗掉罪惡感。

Kathleen Vohs作了一個很讓人震驚的實驗。當實驗背景讓人連想到錢時,受測者會堅持更久的時間在解決困難的問題,而且會更自私不願幫助別人,更不願意跟人溝通。

這個實驗結論能不能拿來解釋台灣南北的差異?中國走向資本主義所產生的問題?一切向錢看所帶來的問題?

Priming跟Anchoring本質上有什麼差別?Priming是指事物相關联(association)所產生的联想?而anchoring是一種誤導,一種錯誤的联想?

Priming我想用最多的還是在行銷上。使用apple的產品是不是讓消費者產生跟Jobs同在的联想?讓自己也變成充滿創意的人?還有其它的例子嗎?

系統1與系統2 part 2

系統1是直覺的衝動的,而系統2是計算的理性的。看來我們應該多使用系統2來作決策?可惜系統2還有一個特性,懶惰與耗力(像個大胖子?)。系統2的導入需要從系統1轉換,也就是說系統1需要判斷是否需要系統2的介入?如果需要,系統2才會啟動。而啟動後,系統2也只能維持很短的運算時間。
Daniel舉了一個使用系統2的例子:以左手打拍子,每打兩拍,將5023這個數字的所有位元加1(下一個數字是6134),如果你覺得太簡單,可以加3試試看。一般人在這個實驗中,只能維持5分鐘。另外,如果你想知道你在做這件事時的身體反應,可以用攝影機錄下你的眼睛,事後觀察你的瞳孔的變化。在需要系統2計算時,瞳孔會放大,計算完後,瞳孔又會再縮小。另外,當計算超過負荷,瞳孔又會縮小(系統2直接放棄?)。這種現象也是為什麼很多poker要帶墨鏡的原因。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依法辦理

今天小飛分享了一篇關於民宿的新聞,他提到了依法辦理是官員用來應付民眾的說詞。我正在看thinking fast and slow 這本書,有一些想法,在這邊記錄下來。

公務員的考試跟訓練的目的是不是在讓公務員都用系統1思考?法律制定的目的就是讓公務員能依法辦理?只要依法辦理,公務員就不會出錯?法令基本上就是heuristic,而公務員是不是都在用heuristic 在作決策?heuristic 就像是人類思考的捷徑,讓人可以直接用系統1來反應?這樣有什麼問題?

好人怕出錯,就說依法辦理?像是民宿的例子?
壞人為了賺錢,也說依法辦理?像是美麗灣的例子?

-----------------------------------------------------------------------
法令分為大陸法系跟海洋法系,那一種法系比較容易造成tragedy of anti-commons?那一種又比較容易造成tragedy of commons?

------------------------------------------------------------------------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12年國教

我記得以前是9年國教時,官員也說要讓學生適性發展,現在12年國教了,也說讓學生適性發展。那什麼是適性發展?是因材施教嗎?如果要因才施教,要怎麼看出學生的才?各級老師都能看出學生的才嗎?當老師說這個學生適合打籃球,那學生家長應該很高興,孩子以後可能是林書豪第二。那如果老師說這個學生適合在餐廳瑞盤子呢?資源回收?黑手?建築工人?家長能接受嗎?台灣社會準備好"尊重"這些職業了嗎?
台灣人如果學不會尊重這些職業,適性發展永遠無法得到出路。畢竟現在受到尊重的職業(台灣之光),只占有少部分1%的台灣人。剩下的99%雖然適性了,卻得不到掌聲,無法維持生活。那適性教育的目的又在那裡呢?當大家都要當總統、醫生、律師、法官、飛行員、王永慶、郭台銘、王健民、林書豪時,誰願意適性發展?

當新聞媒體一直在報台灣之光的時候,我們的教育體系在幹麼?開藍球學校?高爾夫學校?棒球學校?花了這麼多經費是不是要評估一下這些學校能送多少人去NBA, MLB, 跟LPGA? 那剩下的這些沒辦法上去的學生要幹麼?也許可以去CPBL?  SBL? TPGA? 問題是這些台灣聯盟每個都在裝窮,他們又能容納多少的學生?最後這些人跑去那裡了?去當臨時工?賣便當?賣燒烤?這些人的職業反應什麼了?我想是反應了適性跟現實生存之間的衝突矛盾。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社會有多少人?是什麼人?會花多少錢?買票進場看這些未來的台灣之光?換句話說,台灣人能接受這樣的娛樂嗎?我想這個答案應該可以反應在民眾對夢想家事件的觀感。美國人可以花3000美金看一場nba的球賽,可以花500美金去聽一場音樂會,台灣人花300台幣去看一場棒球賽都是很勉強的事。為什麼?

這些教育問題一直都在台灣發生,像是之前科學園區吸引了無數的碩博士生進人園區的"工廠",把大部分的研究資源放在"製程"上,那又有多少資源是放在"設計"上?當工廠的勞力成本提高了,毛利下降了,工廠當然選擇出走。而這些政府花大錢或是減稅的產業又在台灣留下了什麼?

一直說要適性教育,可是教育資源有適性的分配嗎?相對的適性的價值觀又有慢慢的落實嗎?

我自己算是個台灣失敗教育的例子吧。為什麼說我自己是失敗的例子?因為我花了30年的時間才逐漸發現自己的方向,才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國中時表現給老師看(被老師逼著唸書),高中時表現給同學看(同學都在唸書),大學表現給自己看(自己不想唸書),研究所是因為不想做都市計畫的工作才唸資訊(資訊是我唯一好一點的科目),博士是唸給老婆看的(老婆想出國),等自己真的花時間在自己的論文研究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最喜歡研究的是社會心理學。回頭再看看自己走的路才發現自己繞了好長一條路,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做研究。當我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真的很想知道這個官員說的適性教育能不能讓我早點發現自己的"性"。








mental effort

系統1不像系統2需要mental effort。舉一個例子:

左                                     上
           左                          下
右                                                    下
右                                     上
            右                         上
            左                                        下
左                                                    下
            右                                        下


首先從左邊的兩行往下唸(左左右右....),再從右邊的兩行往下唸(上下下上上....)。我想一般人都可以很快而正確的唸出左右兩邊的文字的。這些文字的概念已經變成我們系統1所掌管,並不需要系統2的介入。
如果要你將上面左右兩邊的文字的位置唸出來(左右左左右右...)跟(左左右左...)。你會發現相對於第一個實驗,左邊的文字你可能會唸得慢一點,但是右邊的文字卻不會。

這就像是我們第一次唸吃葡萄皮、石師等文字總是要花一點時間慢慢來。

Mental effort就是區分系統1系統2的重要指標。系統1不需要mental effort而系統2需要。人的天性就是懶惰的,或是說需要保存能量,或是說為了適應環境,人會透過學習,儘量使用系統1來思考,減少系統2的思考。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System 1 and 2

人的思考模式都是先從系統1開始,系統1持續的產生對某事物的印象、感覺、意圖跟意向,系統2會全盤或是少部分修正接收這些資訊,最後產生對這個事物的判斷與決策。一般這樣的運作模式通常可以運作得很順暢。系統1反射性的對事物產生印象,再由系統2來做簡單的驗証,印象、感覺、意圖跟意向會轉變為信仰跟行動。如果系統1產生的資訊與系統2產生衝突,系統2會花更多的運算處理來解決這樣的衝突。

系統1跟系統2的分工用意在於用最少的思考來達到最好的效果。系統1是直覺、感情、簡單、無意識、便宜的思考,而系統2是需要計算、理解、比較緩慢、消耗能量的思考。人的大腦會一直想辦法減少能量的消耗,所以用系統1跟系統2的分工來減少能量的消耗。這有點像是電腦系統的運作,IO是現行電腦架構中效率的瓶頸,為了減少IO的使用,系統會保存之前存取的資料於快取中,當系統需要某一些資料時,會先從快取中尋找,如果沒有需要的資料再用IO去存取。通常這樣的運作很有效率也能很好的減少資源的消耗。

Kahenamens跟Ariely的書都講到了人對於這兩個系統的矛盾。用下面這個圖來當例子,當人看到這個圖的時候,直覺認為上面的橫線比下面的橫線長,這就是系統1運作的結果。當有人告訴你這兩條線是一樣長時,這樣的結果跟你的系統1直覺產生了衝突,你需要拿尺出來量這兩條線,這時系統2思考就啟動。經過了測量之後,你確定這兩條線是一樣長的。系統2推翻了系統1的決定。但是當你再看一次這個圖的時候,系統1還是會啟動,直覺上你還是會覺得上面的線比較長,雖然你知道這兩條線是一樣長的,但是你的系統1還是不能給你確定的答案,你的系統2還是會啟動來決定你對這兩條線的想法。
另一個例子,很多人都記得99乘法表,1-9的乘積大家都不需要經過計算就可以知道了,那超過10之後的呢?也許也人可以直接反應11-19的乘積,也許有人只能到11的乘積。再大的數可能就必須拿紙筆來計算。 當然也有些人的反應是直接想到計算機。這就有點像是我們遇到未知的事會想找專家一樣。人的認知就是認為專家會幫我們處理我們需要用系統2思考的問題。

專家就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我想從這個系統思考理論來看,就是說專家的訓練就是在於把需要系統2思考的事情轉變為系統1的直覺反應。透過長時間的訓練跟研究,專家們把需要大量計算的問題轉變為快速的反應,從小學的心算、珠算、到大學工程數學中的公式都是這樣的例子。而人們相信專家,也是用系統1去決定,專家們會幫我們去用系統2來思考。那這樣會有什麼矛盾嗎?

專家:  1.把領域中需要系統2思考的事情透過訓練轉變成系統1思考
民眾:  1.因為對專業領域不熟悉,需要用系統2來思考
           2.不過民眾的系統1思考中,有一個直覺"專家們會用系統2"來提供我們決策資訊
           3.依賴專家可以減少系統2思考

如果把上面所描述的整合在一起,不難發現,所有人都是用系統1在思考,如果專家沒有發現專業領域內的事物本身可能產生系統1跟系統2的矛盾,而把錯誤的資訊提供給民眾,那....怎麼辦?
1. 台灣記者是不是常常用系統1來寫新聞?像是Makyo的新聞?林書豪的新聞?美牛的新聞?

2. 美牛事件中,專家會議裡的專家、行政部門的官員都是一般民眾系統1認知中的專家,而這些專家們又是用系統1還是系統2來思考?

3. 回到我的研究。相信別人是系統1思考,而說謊或是偵測謊言則是系統2思考。

4. 政府組織本身是不是一個巨大的系統1思考組織?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讀書:Thinking fast and slow

Thinking fast and slow是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Daniel Kahneman所寫的新書。雖然論文很趕,新工作也將要開始,我還是忍不住想要把這本書先看完。很像以前讀金庸的小說的感覺。

這本書先從人類思考的系統1跟系統2開始。人類的思考分成兩種系統,系統1是指自動思考,而系統2是指邏輯思考。每一個人的系統1跟2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相同的事情某些人會用系統1,而另一些人會用系統2。而經過訓練或是個人經歷,系統1跟系統2的思考模式是可以改變的。作者指出,通常人類的非理性行為主要是錯用這兩種系統來思考跟決策,例如本來應該用系統1來做決策,卻用系統2來思考決策,應該用系統2,但是卻用了系統1。

人的悲劇之一就是自認自己都是理性思考的,都是用系統2來做所有的決策,可是卻乎略了大部份的時間,人都是用系統1的。當人一直重覆使用系統2來做某一個決策,過一段時間後,人在遇到相同的事情時,這個決策過程就變成系統1了。熟能生巧就是這樣的例子。對圍棋專家來說每一步棋的走法都是由系統1來主導,但是對一般人來說,每一步棋都是經過系統2來決定的。

台灣人對藍綠的分別是不是趨向了系統1?當大家說到藍綠時,每個人都直接用系統1來思考?


牛跟豬

最近行政院的官員放出來的消息,看來都是為了開放美牛而做的準備,像是美國告歐盟事件,專家會議等。而總統這兩天又說美牛沒有壓力,以國民健康為導向。這兩件事是不是有差距?我想美牛沒有壓力是指總統沒有壓力,但是對行政院的官員來說是有壓力的。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台灣牛肉市場規模相對這麼小,美國為什麼一直想進入這個市場?是不是我的認知錯了,台灣牛市還是很大的?還是美國把他們不吃的東西像是牛內臟都賣給我們?利潤比賣牛肉還好?反正我是相信美國給了台灣政府極大的壓力開放美牛。上個礼拜,行政院才說貿易架構跟美牛是分開的,這個礼拜已經說可以為了美牛事件放棄貿易架構?那下個礼拜呢?會不會說貿易架構對台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感覺行政院一直在試青蛙能忍受的溫度中。

豬農們在抗議什麼?台灣的養殖業還是禁止使用任何瘦肉精。而開放美牛之後,美豬要進來絕對是一點問題也沒有,沒道理牛可以進來,豬就進不來。而台灣豬農們還是不能用瘦肉精,這等於是對台灣豬農非常不公平的待遇。這些不公平待遇會影响豬肉的價格,所以豬農要抗議 。

行政院說要三管五卡,這真的是說的比做的容易,看看現行政府的執行力,可以想見這些三管五卡產生的效果。

另外,開放之後要如何區隔美牛、澳牛、台灣牛?那豬呢?會不會有台灣豬農非法使用瘦肉精,再來假裝是美豬?反正美豬都有瘦肉精?那三管五卡管得到台灣豬嗎?

那如果開放國內使用瘦肉精呢?那不是都解套了?反正就說瘦肉精無害,大家都可以使用,不就皆大歡喜?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I ate my sour grapes

我是一個小人物,當大家的目光集中在我身上時,我會覺得特別難受,我不喜歡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你可以說我是酸葡萄心理,是因為我沒有成為大人物才會這樣想。我需要証明你說的是錯的嗎?需不需要我成為大人物之後再回來跟你說,你看我真的不想這樣受到大家的關注?那時你會不會又說我很假?明明成為大人物了還在裝低調?那我是不是又要向你証明我是真的很低調?難道我一軰子都要花在向別人証明我自己嗎?說真的,活在別人的意見之下,實在是很痛苦的事。
我想台灣的教育環境需要改造的就是這個吧?讓每個學生有自己的期望,不是別人加諸的期望,而台灣社會能接受而且尊重學生自己的期望。
-----------------------------------------------------------------------------
我發現我周圍很多朋友都去教公務員了。我一直在想台灣會不會像希臘一樣?大家都去當公務員來為"民"服務,那誰來養這些公務員?如果台灣有50%的工作人口都是公務員,那誰來繳稅養這些公務員?那這些公務員又有什麼實質的產出呢?這些公務員是不是都把時間花在開會跟生產公文上面?這樣的公務員體系會不會像美國的保險業一樣,70%的保險費是花在文件產出上?那這些公文對其它非公務員的工作者又有什麼影响?
好吧,你可以說這是我的酸葡萄心理,因為我不是公務員才會這麼說。

--------------------------------------------------------------
我一直不懂拿台灣國旗在美國"職業娛樂"場合的目的是什麼?這不是國際比賽,這些只是美國有錢人的娛樂,這些有錢人只是想在他們"hard working"之後,找一些事情放鬆一下。拿國旗的這些人想証明什麼?想向什麼人証明?那結果又是什麼?
當菲律賓人在台灣的職業比賽中拿著菲律賓的國旗時,台灣人又有什麼想法?那換成是日本人呢?中國人呢?美國人呢?

那如果是在日本的職業娛樂中,出現其它的旗子呢?在韓國?在中國?在歐洲國家?

不同的國家會不會出現不同的答案呢?

這個結果會不會跟一個國家的強盛有關係呢?有什麼簡單的實驗情境可以有效的觀察不同國家對這種事情的看法?

台灣的種族

我剛到美國時,跟一個朋友聊天,聊到我親戚每到小孩開學時,都會有朋友來借錢,借個三千、五千塊來繳學費。這個朋友用一種很不可思議的語氣說,怎麼可能現在不是國民教育嗎?怎麼還會需要交學費?他這麼一問,讓我很驚訝。我說的是事實啊,為什麼同樣是台灣人,年紀也差不多,為什麼在台灣的經歷會差這麼多?同樣是台灣人卻又不了解台灣人?

前幾天跟一個學弟聊到林書豪對種族問題的回答,我們都同意這問題是存在的,我也回他一句,其實台灣人也是會種族爭議的,他反而不以為然。我很想問他,在他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取外籍新娘的?有多少人是工廠作業員的?同樣是台灣人卻又不了解其它的台灣人? 雖然我在台灣南部待了快十年,我的台語一直都很爛。我每次說台語,別人都會用國語回答我,我想對方應該是覺得我聽不懂而且說得太爛,而直接用我聽得懂或說得清楚的語言回答我,就這樣,大家遇到我都會直接說國語了,我也少了很多練習的機會。我跟我老婆也都是一直用國語在溝通,很有趣的事情是每次她都要我把台語學好,要我多說台語,我總是回她說,我每次講台語都被你笑,所以我不想講。她來美國後,我要她學美語,她也學得很痛苦,也出現跟我學台語一樣的困擾。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應該是環境的關係。在台南,每個人都認為說台語是天經地義的,就像在美國你不會說美語就不該在美國生存一樣。想像一下在台灣,有一天你發現你周圍的人都在講你聽不懂的語言,例如你進入客家莊大家都在講客家話?或是你到一個教堂發現很多外勞在講他們自己的語言?或是遇到中國旅行團講著中國各地的方言?你的心態是如何?當這些場景換到美國,而你是那些少數人的時候,你的心態又是如何?

這幾天看到某司法高官說要退休當老百姓?我很好奇他到底對所謂"老百姓"的認知是什麼?當司法相關"產業"的人在討論司法的獨立性時,他們腦袋中有沒有老百姓這樣的一個概念?有沒有"人"這個概念在?當法官高高在上要底下的人叫他"大人"的時候,他有沒有感受到這些"老百姓"的苦?恐懼?無奈?還有希望?當司法官在吵司法的理想時,是不是有將"人性"考慮進來?當司法官出錯時,是不是有人發現有地方出問題了?同樣是台灣人隔著一個桌子卻又不了解台灣人?

看到一個報導,寫說林書豪的父母才真不簡單,我連看到不想看這個報導的內容,只是對這樣的標題產生一些疑問。為什麼要下這樣的標題?目的是什麼?到底想要讓讀者認識什麼東西?為什麼要把他的爸媽拉進這個故事?為什麼這些記者都以為每個人都想上電視?同樣是台灣人卻又不了解台灣人?

一個小小的台灣真的是很神奇的地方,北部人跟南部人短短的300公里距離吃的口味,政治理念,語言都可以天差地別。

在美國已經超過5年了,我大部分的社交時間都跟台灣人混在一起,我一直很不了解這些人,為什麼這些朋友都很愛台灣,但是他們卻選擇留在美國工作?為什麼他們可以為了林書豪跟別人爭吵台灣人中國人美國人的分別?當別人喜歡林書豪時,這些人就不能忍受別人討厭林書豪?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一體兩面

Tragedy of Commons 跟Tragedy of anti-Commons是一體兩面的,Commons跟anti-commons的解法也是一體兩面的。如果能找到commons的解法也可以相對找到anti-commons的解法。
傳統的解法:

Trade and conquest
Privatization and Cultivation
Custom and regulation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fb的價值

看完dragonfly effects之後,讓我對fb的價值產生很大的改變。
在看過這本書之前,fb就像是google或是超越google一樣的網站。google提供個人化search的功能,它想盡辦法要知道使用者的喜好,再針對喜好來提供廣告。而fb是直接使用用戶的社會網路來了解用戶的,喜好進而提供廣告。這兩者可以說都是無償得到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來獲得利益。而這些利益集中在這些公司的手上,使用者提供訊息但是並沒有分享到這些利潤。
但是google的做法是讓使用者能參與成產資訊的過程,而google根據使用者的資訊流通性來分享廣告的收益。兩者比較之下,我認為google會走的比較長遠, fb終就會遇到瓶頸,fb的股價會跟著使用者的多少而上下變動,而不是資訊的品質。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身為fb的使用者,並不是那麼的悲劇。很多使用者利用fb來達成現實生活中原本不可能達成的任務,像是小女孩假日賣lemonade來募款,利用facebook把這個活動擴大到全美,短時間內就募得百萬美元的資金。反過來利用fb的影響力來達成目標是有可能的。
不過在fb上要聚集人氣很容易,但是要把人氣轉移成行動還是需要很仔細的規畫,要讓這些用戶在按了讚之後,離開電腦走回現實生活中付緒行動,而這些行動必須像是按讚一樣的簡單。而且這些行動要能影响 在fb影响以外的人,把它從虛擬的活拉到現實的活動上,並讓它擴大。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grid lock的典範

蘇聯解體邁向市場經濟的過程是一個很痛苦的經歷。決策者在動蕩不安的局面中,要在短時間內學到市場經濟的精華,並制定私有化的政策,又必須防範私有化所產生的不公平現象,最後造成了anti commons的狀況。
在市場化之前,所有的動產不動產都屬於政府,但是為了管理的方便,政府把動產的使用權利下放給地方政府、組織或個人,這些不同的權利(買賣、買賣收益、租賃、租賃收益、動產用途)分屬不同的個體或組織。這在共產經濟下是合理的,可是在轉換到市場經濟時,卻產生了grid lock,造成了滿街的攤販而店家卻是完全沒有人進駐。原因在於想要做生意的人要取得所有相關權利人的同意才能開店做生意,而在這樣權利分散的狀況下,整個開店的過程就像是藥商要取得生產新藥過程中所有的專利一樣,最後商人們放棄而直接在街上擺攤作生意了。
同樣是從共產經濟轉移到市場經濟的中國有這樣的現象嗎?看來好像沒有,為什麼?中國也是土地國有,地上物是以租賃的方式開放,土地使用也是有管制的(?),為什麼中國的房市這麼熱?中國是如何整合不同的權利人?
市場自由經濟把房產當成商品,西方文化也不認為要先成家而立業。但是在中國,有沒有房子成為了能不能結婚的一個必要條件, 那市場經濟是不是真的管用?如果把蘇聯的當初產生grid lock的政策搬到中國來,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會不會是好的結果?
Anti-commons & commons問題一直被認為是tragedy悲劇,我們能不能利用這產生這兩個極端的現象的政策來達到正面的效果?例如把anti-commons用在環境生態保護或是打擊投機房市?
另一方面,經濟不景氣下,我聽到很多人都準備要擺攤做生意。在某種程度下這樣的現象也是偏向anti-commons的。而擺攤的成本主要是政府罰單或黑幫的保護費,顯而易見,攤販會繳錢給黑道,再由黑道來幫忙擺平罰單的困擾,因為保護費總是比罰單便宜。在這種狀況下,政府如果要把攤販納入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跟黑道競爭,跟攤販收稅但是比保護費低一點,那是不是可以增加很多稅收又可以掃除黑幫?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林書豪跟鴻海

工程科學群,像是computer science, computer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mechanics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他們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如何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例如EE跟CS研究如何將晶圓制造的面積擴大,提升良率,IS研究如何提供適時適量的資訊來幫助人做決策。
當工程科學群想盡辦法要提高各種流程的效率時,經濟學家們想的是如何找出指標來代表經濟的活動,如何增加經濟活動,讓錢能夠一直流通,錢能流通就有乘數效果。本來一件事只要一個人做就夠了,這件事做完,老闆把應有的薪水給了這個人就完成了一個交易。當一個人不能負荷工作的需求時,就需要有新的角色進來,例如明星需要經理人幫忙處理專業以外的事。新的流程也一再的因為新的角色而修改,這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是好的,多一個人就多了一點乘數效果。可是從工程的角度來看,一個工作被分割之後效率會變得不好,因為人多就需要更多的協調,而這些協調在經濟學上都是這個工作專移產生的價值,本來一個人提供的價值被一群人增值了。本來很簡單的醫病關係因為新角色的增加(保險與藥廠),而逐漸失去效率,但是又產出大量的價值。
隨著產業的轉型,一個產品的價值分布有逐漸的改變,一件衣服的價值比重,從農業時代原料占價值的大部分,到服務業時代銷售商服務占了價值的一大部分。這樣的價值分布轉移可以從價值提供者距離市場的距離來描述,原料制造商離市場最遠,而零售商離市場最近。經濟的產值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放大,可是效率是不是因為工程科學的服務而越來越好?怎麼去評量經濟活動鏈的效率?

拿NBA Lin當例子,誰從中得到好處了?誰參與了因他而產生的經濟活動?
當然Lin自身是最接近市場的服務提供者,相對來說他能占有最大部分的經濟收益,NBA的產業鏈也跟著他受益。那跟他有一點點相關連的台灣人有多少人受益呢?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都是他的消費者,所以大家會花錢買他的服務來讓自己很爽,但是台灣其它的產業有跟他提供的服務接上嗎?有提供任何價值嗎?還是因為他是台灣人的後代,而搶著付錢來支付在他背後產生的服務?
中國說林書豪是中國人,當然有其政治因素,可是我認為是經濟因素比較重要。中國有多少人會在Yao Ming退休後支持他,而nba的這些商品又是中國制造的,所以中國說他是中國人是有必要的。而台灣呢?說他是台灣人對台灣人有什麼價值產生?
是不是應該有人去找地方切入他的服務鏈來提供價值?從中產生經濟價值?創造新的服務價值?不然台灣民眾付的錢都到美國來了,也只是減少台灣的外匯而已。這應該是台灣要轉型服務業要認真思考的事情。
那工程科學怎麼辦?除了效率之外,工程科學是不是應該考慮不同的指標來創造更多的價值?

當鴻海在算毛利的時候,美國nba因為他一個人而產生了多少的服務價值?有多少價值進入台灣人的口袋?

台灣要拼經濟,就是要抓到這些運動員的服務鏈切入並提供增值的活動來增加收入,不然台灣之光也只是讓台灣人花錢買美國的服務自己爽而已。這樣誰比較爽?美國nba? 林書豪?

美國人真的是太厲害了。剛看到一個記者做了一個線上民調請網友投票林書豪到底是真的明星還是一時運氣撐不了多久。想當然這個問題正反雙方已經吵很久了,再吵了吵不出什麼結果,結論就是...時間能証明一切。為什麼說美國人厲害?因為美國人能動察林書豪背後帶來的商機。像這樣的爭議題目能替報社跟網站帶來多少的廣告收益?當網友看到這個題目,透過社群網路,馬上引來正反雙方的論戰,網站的流量馬上暴表,廣告商開始花更多錢再支持這些網站,這是多大的商機啊?
那台灣人呢?就衝著林書豪是台灣人這點瘋狂支持無條件支持,得利的是誰?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土地的未來

Gridlock也發生在私有土地。土地如果禁止分割的話,那通過繼承,土地的擁有者會因為世代的關係呈線性的成長。舉一個例子,一畝田經過三代可能會從一個擁有者變成10個擁有者公同共有。50年後,每個擁有者都有不同的使用意見時,怎麼辦?由誰去整合?從經濟角度來看土地資源利用率低,對區域的整體價值降低。但是從保育解度來看土地得到休養,或是能維待原樣。
那如果私人土地開放分割呢?同樣的透過繼承,土地被分割成很小的部分,直到土地使用者無法再使用,像是貴格的inch deed一樣,無法達到土地經濟效應,而造成低度利用。這時政府應該會用徵收或是都更的方式來整合土地,政府面臨的是這麼多的小地主要整合,唯一有效的方式可能只有用公權力來整合,透過立法的方式給予資本家超越小地主的權力來整合土地,在這個過程中,當然土地價格絕對是被低估的。整體大面積的土地價值絕對不會等於小面積土地的價值總合,能整合土地的資本家,則是從整合土地中獲得重大的利益。
再來看國有地的使用,當政府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而開放國有地,資本家可以透過這種cycle (分割土地(高密度使用)->土地破碎(所有權人增加)->土地無法再有效利用->政府介入讓資本家以低於市場價格整合土地->建高密度建築->再次分割土地->土地破碎->.....),取得倍數的利潤。
在這種環境下,只有資本家能夠配合政府執行土地的整合再利用,創造土地的經濟價值。問題是這樣的經濟價值的成果是由資本家取得,政府能得到的大概是土地再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稅收,這樣能產生多少的GDP?而在GDP背後,我們又付出什麼成本?代價?這樣的結果是不會會造成更多的貧富不均?
有沒有很像台灣某些城市在玩的遊戲?

使用GridLock的概念來針對不同的土地行使不同的政策來達成保育土地或是發展經濟的作用是不是可行的?是不是有一個框架來指導評估不同的政策會對土地產生什麼程度的commons or anti-commons狀態?而這些狀態對保育或是經濟發展又有何影响?又要如何來評估影響的指標?GDP?
-----------------------------------------------------------



Inch deed的由來
Quaker Oats在芝加哥城附近買了一塊一平方哩的地,把它分割成無數的一平方英吋的小土地,並在local電視中廣告說買Quaker Oats就有機會在盒子中發現這個一平方哩的空白土地權狀。果然這個廣告吸引了很多人買他的產品,不過因為這個土地實在太小了,連要tooth pick做圍牆都太小,所以沒有一個小地主能對自己所擁有的土地做任何事。有人試著買下其他人的權狀,但是要把這些一平方英吋的地整合實在是太困難了。每個人都認為自已的地價值大於買者的出價,買主想要把地整合起來要一個一個地主去談,時間跟成本都會超過買主原來的計劃預算,逐漸的這些地因為沒有利用而逐漸荒廢開始影响附近的其它地主。當地政府為了防止這樣的狀況,立了一個荒地稅要求地主利用自己的土地若是不做為的話,政府有權把地收回。想當然政府無償收回這塊土地,因為地主想要有什麼做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興趣可以上ebay找一下這個權狀,大塊20美金的價值。


在這樣的循環中,政府能取得什麼好處?

當土地破碎之後,測量跟地政單位應該有做不完的案子,再召更多的公務員來服務這些土地破碎的相關程序。

每一次選舉兩個政黨都在炒藍綠統獨問題,兩黨都會提出終極應該統一或是獨立,其實統一或是獨立都是太遠,太難想像的未來。在統一或獨立之前,台灣會不會倒債?

稅收?

用gridlock來保育?

Grid lock是指因為極度私有化而造成的資源低度使用。極度私有化是說資源的擁有者太過分散,造成使用這個資源無法帶來經濟效應,而要整合部分資源又是極度的困難,形成了死結。這從資源的角度來說,因為資源的利用率太低,無經濟效應,等於是資源的浪費,是不好的情況。那從保育來看呢?如果把快消失的資源極度私有化的分配,是不是也可以減低這個資源的利用率而達到保育的目的?

一旦資源保育成功了,又要如何解開死結呢?
個別的資源保育會不會造成其它資源之間平衡的問題?

應該由誰來控制公共資源跟極度私有資源之間的調配?用什麼方法調配?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指責別人會讓自己好過一點嗎?

指責別人會讓自己心理比較舒服嗎?一個社會事件因為社群網路而擴散,指責別人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隨著別人的文章按贊就可以了,本來是幾個個體在寫文章指責別人,變成所有的人從贊同變成指責。真的是這樣嗎?這是一種放大效果嗎?按贊的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可是被一個贊字給取代了,這是不是一種極化的現象?
說真的,我也不看台灣的娛樂節目,這個人我也不熟,她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社會新聞的一小部分。他做好事、做壞事對我來說根本無所謂。這讓我心裡出現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人關注這件事?這種事每天都在發生,就像是打架一樣。指責別人的過錯是不是會讓自己感覺好一點,讓自己更向上提升一點?能不能用實驗來証明這樣的現象?
還是說當大家都在指責別人時,你就要跟著大家一起行動,來取得認同?
還是說這才是台灣人的娛樂?可以把社會事件當成娛樂?那這種娛樂的產值如何?
這跟台灣之光有什麼關連嗎?台灣之恥?這兩個完全相反的運動是不是也有相同的運作模式?
這種運作模式是不是可以被重覆在社會運動上?有那些成功因素?

新社會極化現象:"like" or "讚"?讚的背後是不是有不同程度的支持或反對?這種不同程度的意見被一個字所取代,被歸納增(幅)成單一的意見,最後把它的影响給擴大了,所以媒體上可以常常看到幾萬幾十萬的人支持某一個活動、事件。

這樣的極化現象會不會造成使用者行為的改變?對於某一個行動,使用者要先有動機、決策與行動。有動機後,使用者會評估行動的成本來決定要不要行動,最後展現出行為。使用者會不會因為有讚這個功能,而改變了原來評估行動成本的準則?舉例來說,本來是要長篇大論的或是要上街遊行的,因為有讚這個功能之後,使用者就認為自己已經完成整個行為了?自己已經完成自己對這件事的使命?最後,喜歡按讚的人會按更多的讚,最後原本應該有的後續行動,因為使用者自認已經完成參與,而不了了之。雷聲大,雨點小?

不按讚的人是不是就被這群按讚的人給極化到另一頭去了?

極化現象能讓人有歸屬感,歸屬感讓人快樂,結論是指責人不會讓人快樂,而是跟著大家一起指責別人會讓人快樂。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美牛事件是不是一個grid luck?

開放進口美國牛看來可以打開貿易的大門,一般民眾就像minority tyranny  想要經濟發展失業降低,但是不想吃美國牛,進出口商就像majority tyranny。

台灣的公辦娛樂

為什麼在台灣私人娛樂都不賺錢?像是SBL, CPBL....都說自己是賠錢在做?但是公部門辦的娛樂都說自己創造了幾億的產值或商機?像是元宵節或是新年的煙火?市政府在大廳放上大䁝幕轉播NBA, MLB的節目?
私部門沒能力做這些事嗎?如果產值這麼大?
公辦娛樂是最沒有效率的增加乘數效果方法,尤其是像支持世界級運動員的活動。在市政府轉播NBA, MLB的節目是花民眾納稅的錢去支付NBA, MLB的服務,對台灣經濟的成長效果不大。

土地使用的grid lock

土地私有化也是一個anticommons的例子。當土地因為繼承或是買賣而逐漸的零碎化,土地的所有權人開始變多。每個所有權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想要整合所有人的想法使土地能合理的再利用是很困難的。典型的anticommons問題,造成土地使用效益日漸低落。
那公寓大樓每一戶都持有一小份土地所有權的意義在那裡?假設我花了一大筆錢買了一小棟公寓,50年後大樓要整修或是再利用可能因為grid lock而無法達成。那台灣政府又是用什麼法律來防止這種現象?
台灣最常用來解決這種grid lock的方式就是confiscation 徵收。不過,這種手段是不是為了公共利益值得思考,而且公共利益又是如何計算的?用土地價值來算嗎?那這些土地價值又是由誰來獲得?這些人就代表了公共利益?
那自辦都市更新?這招也是從美國學的。美國有成功嗎?沒有。
當anticommons解決了,地價上升了,原地主無法取得相對的補償,而離開當地。這些人去那裡了?去土地價值相對他們可以負擔的地方?那這樣是不是造成社會階層的分離?或顯著?天龍國效應?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anticommons解法

1.市場導向(Market-Driven) = 什麼都不做,讓律師來解決
2.防止競爭對手拿到專利(Property-preventing Investments) = 開放自己的專利(專利價值很難估算-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專利價值比較高)
3.專利組合(Patten Pools) = 競爭者之間相互交換專利來減少專利訴訟的開銷(可能會有反獨占的問題)
4.立法=市場導向=換另一批律師

無線頻道的使用率是一個標準的anticommons問題。有太多的頻率尚未被使用。為什麼?最大的原因是現有頻道的使用者不想投資在新的市場上,他們已經滿足於現有市場的獲利。
這樣的結論讓我想起,電磁波對人體影响的新聞到底對誰有利?是電信商還是誰?

某行政高層說美國的isp只有少數幾家,所以台灣的isp也應該維持現在的規模。是這樣嗎?很典型的網路供應商回應模式,日本的網路月租費n塊錢,韓國的網路月租費m塊錢,所以台灣的網路月租費很便宜。
美國的isp只有少數幾家是因為市場競爭的原因?還是市場不競爭的原因?那台灣呢?從grid lock的角度來看,美國的網路真的是爛透了也超貴的,grid lock作者認為這是典型的anticommons問題,他從頻普使用率來看,主要原因是頻普使用率太低,有大半的頻率被軍方所占用,而頻道的開放由政府管制,再加上進入困難而變成anticommons。
說真的軍用頻道是很無聊的東西,重點應該是通訊加密而不是專用頻道,當大陸打過來的時候,你可以叫解放軍不要占用我們的軍用頻道嗎?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Grid lock economy 讀書報告

Tragedy of commons是某些資源因為是共同擁有的,人會傾向於超量取用而造成該資源枯竭,例如海裡的魚。經濟學家通常都是建議以私有化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像是使用者付費,釣魚執照費等。不過Michael Heller出的這本書提到一個概念叫tragedy of anticommons,當資源過度私有化時,會造成市場的萎縮,他舉了幾個例子,古羅馬時代萊茵河是商人經商的重要聚點,每個商人只要交經商費給帝國就可以在河域自由貿易。當帝國沒落時,很多人在萊茵河旁蓋了城堡,並對商人違法收取經商費,由於太多人收保護費,商人們因為不符成本,最後都離開了萊茵河。另一個例子,有一個藥商發明了治阿玆海莫症的藥,但是要發表這個藥需要取得多個專利,而專利商不願意賣出或捐出專利,造成這個藥無法上市。另一個例子,美國最近40年來航班快速增加3倍,但是只造了一座丹佛機場,因為造機場的案子都被土地持有人封殺了,造成現在美國航班延遲,浪費了乘客在機場的時間。這些都是因為過渡私有化所造成的經濟困境,Michael Heller叫它Grid lock economy。像apple跟android之間的專利戰爭,花了多少投資人的錢在上面,最後得利的是誰?消費者嗎?應該只有律師。像藥廠投資了大筆的錢,因為專利商要分一杯,因為不符成本而不願意生產這個救命的藥?誰得利了?藥商投資血本無歸,而又有多少人因為沒這個藥而死了?

以前土地的所有權包含地上物以上及以下,如果你擁有一塊地,等於你在天堂跟地獄都有一塊地。如果飛機在你家上空經過,你可以跟他收過路費。

Sopa如果通過了?會不會造成tragedy of anticommons?



Open access -> Group access -> Private Property -> Group Exclusion -> Full Exclusion

Tragedy of Commons                                                              Tragedy of anticommons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工作的意義2

一個工作流程常常被切成好幾個步驟,由不同的人來執行。這麼做的原因是可以增加效率,從福特的生產線就可以看出這種方法真的可以增加效率。可是這些執行這些步驟的工人在心理層面上是不是跟以前一個人完成所有流程一樣呢?顯然不是的。被切割的流程無法帶給工人滿足感,每天重覆一樣的事情會讓工人覺得枯燥乏味。會讓工人跟產品之間產生隔閡,工人無法從中得到生產這個產品的滿足感。進面影響工人的生產效率(良率)。富士康應該也是一例。如何才能保持效率跟工人的心理呢?

社群網站能否從分享工作流程進度的角度來讓參與者 了解自己對產品的貢獻?讓參與者能隨時了解產品進度與貢獻度?像是fb上的最佳追隨者,粉絲統計?有多少人關注你的作物?

如果farmer's market也能提供這樣的功能,應該可以讓參與的農夫保持參與感
種自己吃的菜,並分享給朋友能讓農夫更有成就感,更了解食物的來源
更親近自己成長的土地,並了解農業的困境
協同合作能認識更多朋友

平台角色:(減低商業色彩)
*農地媒介
*公平市場
*有機認証流程
*環境檢測監控(土地適宜度、農藥除草劑)

系統功能:
*排程子系統
*專家子系統
*社群子系統
*行動網
*市集子系統
*地理資訊系統
*金流系統


主題:快樂、意義、參與、成就、健康、親近、公平

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自由競爭

台灣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嗎?很明顯的不是。因為消費的量實在是太小了。可以看看台灣有多少的代理商?代理商存在的主要的理由就是原來的廠商認為直接在台灣設點的成本太高了,市場太小了。也因為市場太小,消費量也少,代理商跟原廠的議價能力太低,所以代理商只好提高價錢來補利潤。為了維持市場的優勢,代理商也必須提高其它競爭者的門檻,例如關稅、保固等。像是一些特殊的保固條例,原廠寫是全球保固,但是到了台灣就變成不保固了。社群網路的興起是不是可以改變這樣的狀況?如何改變?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Grab attention: fair trade

你知道你吃的食物經過多少手續,加了多少填加物(為了保存、增色、風味)才到你的口中嗎?那這些手續跟填加物占了這多少比例的售價?那有多少的比例的錢進入了原始生產者手上?又有多少比例是用在運輸上?
台灣一個小小的地方,只要用機車就可以24小時還繞的地方,也許你吃的東西只要開車半小時就可以到產地,可是在現行的產銷系統下可能要經過2天才能到你的手上。在這途中所增加的價值對消費者來說又是多少?是增加呢?還是減少?也許你在7-11就能買到這個產品,所以很方便,對你來說是增加了價值,因為你可以把時間花在其它更有價值的事物上。也許因為運輸、加工,產品的營養被破壞了,甚至因為填加物而影响你的身體健康,對你來說減少了價值。如果說對消費者來說價值減少了,那這些價值跑到那了?我想應該是跑到中間商去了。因為原始生產者沒有跟中間商議價的能力,因為他們只知道如何生產,不知道市場行情,他們只知道如何大量生產,卻不知道如何推銷。所以有人來收購,他們就很高興了,價錢再差也是還是會接受。政治人物每到選舉利用一下這些農民就走,實際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常在想,到底這些民意代表跟農民比較好,還是跟中間盤商比較好?再加上只有大量生產才有利潤,那小面積的農民怎麼辦?
我想這個問題要從消費者來著手。增加消費者對食品來源的認知,讓消費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如果食品能像保特瓶一樣有編號,這些編號代表食品加工的手續,這樣消費者就能了解自己選擇的食物的相對新鮮程度跟手續。或是購物地點跟原產地的距離跟生產時間,來讓消費者了解自己選擇的食物經過多久的運輸及運輸距離。
另外,也可以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商店收購當地的食材。例如Chipotle會收購當地的食材,five guys會公告食材的來源。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password: to be or not to be

每次幫老婆申請電子帳號,對我來說真的是很累的事。因為她總是記不起自己的password。申請前我都會跟她再三確認請她記得,不過她9成都會忘記。我想應該很多人對password這東西接受度非常的低,要讓這些人使用複雜的password真的是太困難了,忘記password而要回復重設的過程說真的太麻煩了。有什麼特別的機制能讓使用者不用記password?
用生物辨識?指紋掃瞄?臉譜?聲紋?
用challenge?用facebook裡面的事件來challenge使用者來達到認証的效果?能不能用使用者現有的朋友來產生challenge?例如,利用忠實粉絲產生的結果,再根據這些粉絲的訊息或是活動來產生challenge? 例如某年某月sandy發了一封訊息,你的回應是什麼?你認識green這個人嗎?他唸過umbc嗎?
這個challenge的方式常用在電話確認身上,像是信用卡公司會問你上次花了100塊在那一家公司?不過這些訊息都是只有個人跟銀行知道,在臉書上算半公開,是否會有問題?這個方式的優點是問題都是動態的,使用者不容易忘記。


Iphone vs Android

剛看了一篇新聞說HTC要把出產的手機型號減少而專注在比較高階的產品,也就是說要像intel一樣一直提高手機的硬體規格。我想這樣的作法是合理的,客戶喜歡什麼東西,就製造什麼東西,從往年的銷售記錄來修改今年的策略是合理的。這也顯示用HTC手機的人跟用Apple的人所想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問題是你的客戶是那些人?android有沒有去分析買apple的是那些人?買android的又是那些人?使用HTC的人喜歡高規格、喜歡能擴充、喜歡自由軟體,這些人就像使用PC的玩遊戲一樣,每次有新的遊戲就要升級一次系統。跟遊戲者能從新的遊戲中得到滿足一樣,這些使用Android系統的人也能從硬體的規格中得到滿足。而使用Iphone的人呢?從使用android的人眼中來看,iphone是封閉的、貴的、流行的、不能擴充的,買iphone的人都是為了趕流行。我在買iphone之前的想法就是這樣,之後我多多少少對這樣的想法改變了。我第一次進Apple store時,發現有三分之一的顧客是白頭髮的老人家。這些老人家坐在店裡要服務員教他們怎麼使用email。這個景象給我很大的衝擊,老人家對科技的接受度應該是最低的,為什麼他們會主動進apple店,來買ipad學email怎麼申請?怎麼用?這些都是因為apple。Android做得到嗎?我認為是做不到的。
Sandy前陣子問我要買那一台相機好?她想要拍小孩。我試著用Android模式跟她說那一種相機比較適合她,我發現她根本不想花時間在了解拍照的基本原理,她只是想要買一台可以拍好自己寶貝女兒的相機。我應該用iphone模式跟她說,某一台相機就是你要的,而不用解釋太多。我想這是Android陣營想要提升市占率會遇到的問題,如何把老人家或是不想懂科技的人拉近店裡面來接受新的科技?android如果只是想要像PC模式一樣,要現有的使用者一直升級,早晚會像PC時代一樣。
那iphone有什麼問題?iphone的優點就是它的缺點。它的優點就是簡單易用,在他的human interaction guide中,apple要求designer使用固定的介面操作,因為使用者拿到iphone之後,服務員會教他們基本的操作,而這些操作就是使用者唯一要學的操作,不管任何iphone軟體他們都可以上手。這就是iphone能成功的其中一半因素,面對新的軟體,使用者不再有學習障礙。這對使用者接受度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並不是每個人都愛學習新的事物,每個人都有他自已的習慣領域,習慣之後就很難改變。iphone因此也把使用者帶進apple的習慣領域,使用者很容易就能判斷某一個軟體是不是他要的,只要是使用者不喜歡的介面,這個軟體就被打入冷宮了,再加上安裝跟移除軟體很簡單(比windows linux簡單太多了),用個30秒就能決定是不是要留下這個程式。這看起來很好,可是這對程式設計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設計師不能再用使用說明書來教使用者怎麼用程式,而且有一些商務應用程式本來就含有很多不同的變數需要一些跟iphone不一樣的介面來引導使用者使用軟體。想要在iphone上做好商業應用對使用者跟設計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對我來說不管是android或是iphone能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每個人用這些產品就是打電話上網聊天玩遊戲。但是每個人在使用這些產品的心理滿足是完全不一樣的。怎麼樣從iphone的經驗中學習讓老人家也能很樂意的進android的店去學習簡單的email?主動的註冊gmail帳號?進而購買android的產品?同時又能把android的應用帶入企對應用環境?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My idea vs Yours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寶寶超可愛的,但是好像別人都看不太出來?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創意超級讚,但是別人都不這麼認為?這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東西最好,不管實質的還是抽象的。如果不是我創造的,那它就值不了多少錢。
如果想讓你的老闆採納你的意見,你就要讓他覺得這是他的創意,或是讓他參與創意生成的過程。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工作的意義

我發現美國人對自己的工作所抱的熱忱比台灣人要高一些。工作對美國人來說除了溫飽之外,有某一種意義,一種支持他們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這種意義有人認為是很重要的,是一種人跟動物之間的主要差別。這種意義有可能是成就感,當然啦賺很多錢也是成就感,但是服務別人更是一種成就感,像是美國大兵對美國人來說就是一種很了不得的服務。如果你來美國,你常可以看見很多美國大兵在機場會被別的美國人致意或搭訕,這是美國人對大兵們的服務表達他們的感謝,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美國人對大兵們所從事的"服務"很認同,但是從服務觀點來看,這是一種很好的啟發。
台灣呢?如果人家問你,你是做什麼的?你會不會很樂意、滿意的讓人家知道?如果你是園區的作業員,你會告訴人家你是作業員還是說你在園區上班?那別人會怎麼回答?也許大部分的人會說在園區上班,人家就會覺得你應該過得還不錯,可是你自己知道你雖然在園區上班,你也不是那些報導中說的年薪上百萬的一群, 也許你說你是作業員,人家也許就不會再接話下去,把話題轉移了。為什麼?作業員不好嗎?在大家的印象中,作業員就只是個圖溫飽的工作,一個無法提供任何意義的工作?在台灣到底有多少GDP是這些人生產出來的?無意義的GDP會成長嗎?還是只會一直降低?
美國是一個充滿創意的國家,我想很大的因素就是人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忱,有動力去思考其工作的意義。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那台灣如果要走創意產業是不是要讓人的工作能有除了溫飽以外的意義?該怎麼做才能讓人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

環保工作是驕傲的?資添回收是丟臉的?

farmer's online market

之前有聽過台灣很多上班族會去租一小塊地來種自己想吃的菜,像是我老婆的妹妹的老公(??),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去顧菜,還要回來趕上班,這對一般想吃自己種的菜或是吃有機菜的人實在是要很大的動力啊。
這讓我有一個想法,先去收集(集中)閒置農地,然後開放給想種菜的消費者,讓他們種菜。根據他們想種的菜,系統可以自動產生種菜的行程表(多久要澆水、施肥、除蟲)、材料表(除菜、除蟲、肥料、人力)、預算表、天氣預測等,使用者可以相互合作排程來照顧他們自己或是同伴的菜,如果還是排不上的話再花錢請地主來照顧 或是其它人力(臨時工?)。再加上線上(手機)的系統來全程顯示菜的進度並提供正常生長的參考,如果進度落後的話再給予專業農夫或其他人的意見。
這樣的合作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多菜的選擇,如果菜的產量大於自己想吃的量還可以到線上集中市場販售。外加利用社群農民的背書來保証菜的品質或是只賣給親朋好友這樣的限制。同時合作也讓農民能持續有動力跟壓力參與。這樣就是一個線上的農夫市場了。
還有什麼要注意的?怎麼保持農夫們的興趣?加入股東機制?很多人想吃有機菜可是不想種,可以投資想種菜的農民,到時生產出的菜有優先購買權或是所有權?
這應該可以延伸到養豬雞鴨等。
另一個方向是讓消費者直接線上認購(預購)菜。


Farmer's market 3

在美國想要天天買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一個礼拜買一次菜是很正常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在costco每個人都是一整車滿滿的食物。買回來放冰箱,每天的任務就是把冰箱的東西換到你的肚子裡。有時牛肉放在冰箱一個月也是很可能的。看起來很久,可是在買到食物之前,你知道你每天吃的食物經過多少流程才到你的手上嗎?都市化或工業化之前的食物處理流程很簡單,農夫一大早採完食物後,經過洗滌就直接到市場中販賣,媽媽買回來之後,當天就會吃完。在這種模式下,人能吃到最鮮的食物,如果食物有什麼問題,也能馬上知道是什麼環結出錯。現在呢?因為都市化?工業化?服務化?you name it...所有食物的處理流程都拉長了。農業自動化讓農民不需要大量的人手也能生產更多的食物,但是農民也缺乏銷售這些食物的管道。這時盤商就進來收購及分銷食物而形成更複雜的供銷系統,為了增加競爭力,每一個環節都想辦法把簡單的產品加值。因為流程拉長了,如果發生問題要找出錯誤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像半年前?美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調查中還發生錯誤,以為原因是小黃瓜,結果是波菜,也因為這個錯誤造成小黃瓜的銷售銳減。
在美國發生這種事看起來很正常,那在台灣呢?你吃的食物來源也許只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可是它實際可能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到你的手上。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台灣的消費者吃到更新鮮,更健康的食物?從減少食物處理的程序?食物的履歷?或是讓消費者能從價錢以外的因素來選擇食物?
最近在想一個手機程式,這個程式可以讓使用者用照相或掃描的方式來搜尋食物的處理流程。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如何問問題?

三個基本原則:問什麼?怎麼問?什麼時候問?

情緒強度:問題本身會引起對象的情緒強度,例如:溫室效應對人的影响太遠了,能產生的情緒反應太低,但是一個絕症小孩(生與死)能引起很大的情緒反應。
親密(蜜?)度,社會距離:對象跟問問題的人之間的社會距離,例如家人是很親近的,但是名人是很遠的。
                         
                                                          引起的情緒強度
                                        低(温室效應)                    高(生或死)
                           
                  遠(名人)           邀請(invite)                       要求(require)            
親密度              
                  近(家人)           詢問(ask)                          訴說(tell)

根據上面的表來看,該用什麼方法來問呢?
1. 你參加直銷公司,向朋友推銷商品或請他加入會員?(ask)
2. 家人生病急需用錢,想跟朋友借錢?(tell)
3. 家人生病,他想見馬總統一面?(require)
4. 學校辦環保募捐,小孩想請馬總統參加?(invite)

很顯然的,每一種問法產生的影响不同,但是如果能改變這兩個維度的強度也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題4,小學校募款想請馬總統來,用邀請應該是最適合的方式,可是他會來的機會應該是很小的,那是不是可以改變這兩個維度,例如透過關係找到跟馬總統社會距離較近的人來問?這時應該從invite -> ask。或是把情緒強度提高(改變募款主題或用情緒化的方式表達問題(framing)),這時應該從invite -> require。或是把兩個維度都提高?invite -> tell?

親密度應該可以從社會網路的方式來提高,而情緒強度應該可以從問題的表現方式(framing)來改變。





Shopping Spree 2

最近老婆要來美國了,她問我可以可以換成AA的機位,她想寄兩個行李,因為她在這邊沒有冬天的衣服...這讓我想到每一次她來美國都是說她沒有春天、夏天、秋天跟冬天的衣服(那我從bmore帶到sandy家的一堆箱子裝的是什麼?)。每次我都跟她說,不用帶,來這邊再買就好了(想說用購物的快樂來讓她打消念頭),不過每次她還是會帶一箱滿滿的衣服來。我想我之前說服她的理由,她應該是都沒聽進去了。那我應該用什麼方法去說服她呢?能不能利用我最近學到的東西來改變她的行為呢?這讓我想到了一些跟快樂有關的研究。 購物讓人感到快樂,所以行銷的目的就是要勾起人們對未來快樂的期望,並把這個期望跟品牌或商品的形象連結起來,逐漸的消費者就會把快樂跟品牌連結在一起。有點像是
               Happy = Have a beautiful bag (畫面中拿著包包的美女很快樂)
               Coach = a beautiful bag (coach logo)
                => Happy = buy a Coach
也有使用反例(加上distraction)來行銷
               I am unHappy (current status: 水災, 地震,...)
               unHappy because of 馬英九 (anchoring)
               => to Be Happy = remove 馬英九 (mental counting, hint) 
這個模式可以用在很多的領域,例如:選舉、行銷、政治、慈善募捐....。不同的運作模式可以讓人朝向正面或負面的方向思考。 顯然,我老婆是把快樂跟衣服連結在一起了,那我要怎麼樣讓她把"不快樂"跟衣服連想在一起(這個應該比我的博士論文還難)?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Semantic Web and Photo Tagging

剛剛在吃午餐的時候順便看Facebook朋友的一些留言,讓我想到前幾天面試了一家可能做跟semantic web有關計畫的公司談到了一些ontology的想法。Ontology在科技產業是一種表達semantic(語意?)的方法。ontology是為了讓機器能了解一些語意,知道什麼東西應該跟什麼東西歸為同類,或者是分為異類。給個簡單的例子,10年前一個同研究室的學長在google上搜尋"女排"這兩個字,他發現google把"美少女排行榜"也例出來了(當然啦,如果現在這麼做應該是不會出現想同的情況)。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google一開始是用關鍵字搜尋,只要有女排這兩個字連在一起的,它都會列出來,google是不懂女排這兩個字的意義只是做字面上的查詢。semantic web就是想讓機器能夠了解文字背後的語意。ontology就是要把有關的概念放在一起,不同的概念要隔開。semantic web也不是只針對文字,而是針對所有多媒體。例如,音樂風格(Pandora, last fm),photo tagging,video comments and tagging。 在facebook上有一個功能叫tagging,你可以在photo上加註人的名字也可以對photo寫一些評語,例如"帥氣"。每個人都可以對朋友或自己的照片加註,帥氣、很帥、很醜、很幸福、.....。那如果幫朋友的照片加註"帥氣",會不會跟布萊德彼特、李奧納多、背客漢的照片產生關連呢?換句話說,以後用google picture搜尋會不會發現你朋友的照片跟這些明星一起出現呢?另外根據一些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人很容易對自己擁有的東西高估其價值,對別人的東西低估其價值,另一方面,人對很美、很帥這些價值通常都能給出相同的評價(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意,小布很帥,小朱很美)。那如果在ontology分類學習的過程中考慮到這個客觀或主觀的評價,會不會對ontology的使用產生更準確的結果?

提升薪資水準

能不能透過政府的稅收政策來鼓勵企業提高員工的薪資?例如,提高薪資支出的扣除額或加成?讓企業能透過提高薪資支出來達到節稅的目的?有那些關鍵因素?會不會跟原來的稅收減免衝突?相對於規範勞動最低薪資,提供誘因讓企業提高薪水的支出,改變企業的成本結構,似乎是會有比較好的效果。該如何驗証?計量模型?還是用行為實驗? 改變稅收政策的動機是什麼?要不要先檢討現行的稅收政策?不同的產業不同的企業使用的節稅方式有什麼不同? 新稅收政策對稅收的影响?正面?負面?效果?通澎?消費? 這樣的政策應該在那個薪資水準實施?(simulation?)

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Shopping Spree

shopping spree應該可以翻成購物狂。持有一件東西得到的快樂通常很短暫,有些人需要維持快樂的感覺,所以會持續的買東西。
我想到一個問題,擁有一台mac book pro的快樂能持續多久?那擁有一台lenovo x301呢?mac book air vs toshiba z835?Iphone vs HTC?
從apple的角度來看,apple希望使用者持有apple產品的快樂感能持續久一點還是短一點?產品週期的設計是不是要考慮到這個? HTC的產品週期呢?

I don't care.

"I don't care; I will do it anyway."  一個患癌症的小女孩跟父母說,等她出了醫院她要賣lemonade 存錢來幫助其它的癌症小孩。父母跟她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個小女孩說了這句話。
我看了這段話,想起吳江跟我說我的論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完,我那時跟他說,我想要做完,至少要做到我認為它是完整的,如果要花更多時間,那就這樣吧,  I don't care; I will do it anyway.  也許這是我在學術界最後的一個project,也許是我最後一個犯錯而沒什麼處罰的學生特權,至少我要離開的很完美。

讀書報告Dragonfly effect

今天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我很喜歡這樣的書,因為兩個作者都是學者,他們除了忙著寫計劃、寫論文、帶學生、上課之外,他們還把自己的研究寫成讓一般人能看得懂的書,一本大家都可以照著上面的lists一步一步實踐的書。最後Dan Ariely還寫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來告訴大家怎麼用這本書。我猜他們也用了書中提到的方法來推銷這本書。以下列出書中幾個步驟(FGET),用來提醒我自己。
FOCUS on ONE goal:
1) Humanistic: 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害怕什麼?你想讓他們做什麼?如何讓他們保持興趣 (分享共同的經驗?價值?目標?)
2) Actionable: 大目標(a macro goal)是什麼?小目標(many micro goals)是什麼?大目標是你想解決的問題,小目標是你的對象能做的事情。
3) Testable (Don't predict, MEASURE and RESPOND): 定義量化數據指標,隨時監控成效,定義Milestones and Deadlines。(Achieving more, smaller successes works as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d sustains momentum).
4) Clarity: 清楚的目標,一次做一件事。
5) Happiness: 確定目標對自己與對象都是有意義的。
---------------------------------------------------------------------------------
Single concrete goal -> micro goals and metrics -> prototyped and designed for feedback -> updated plan based on feedback.
--------------------------------------------------------------------------------

GRAB Attention:
1) Get Personal: 引起聽眾的情緒,讓聽眾了解事情與之習習相關。
2) Deliver the Unexpected: 什麼東西是對聽眾來說是重要的?用簡單的數據引起聽眾的注意。問聽眾一個問題,使用幽默(幽誰的默?)
3) Visualize Your Message: Graph is better than table, and table is better than sentences.
4) Make a Visceral Connection: 使用顏色及聲音( Pink -> breast cancer, Coke -> red,  Southwest -> ding, Intel -> chime)

ENGAGE:
1) Tell a GOOD story: (Thnk arcs, Start wide, Know when to shut up)
2) Empathzie: 什麼東西對聽眾來說是重要的?個人相關的?
3) Be Authentic: 說自己的故事,什麼東西對你自己是重要的?真實的?個人的?
4) Match the media: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媒體喜好,使用任何可用的媒體。

TAKE ACTION:
1) Make it easy: 讓你的聽眾認為這些行動是舉手之勞。(要求聽眾做小的務實的行動、提供行動方法、鼓勵聽眾)
2) Make it fun: 使用狀態圖像(三等兵, 士官...),使用分數,排行榜。
3) Tailor: 利用loyalty programe來促使聽眾行動。
4) Be Open: 讓任何人都可以行動

例子?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SOPA運動

SOPA是最近美國吵很兇的一個提案,可以說是矽谷跟好來烏之間的戰爭。SOPA簡單的說,美國政府有權把疑似宣傳盗版的海外網站透過DNS block的手段來停止其運作。贊成的一方是說這樣可以增加稅收跟就業,反對的是說網站無法在這樣的法令下運行,例如土豆網(美國之外),如果有人上傳疑似盗版的影片,那站方有責任移除這個影片,若是有限時間內不移除,那美國政府有權關閉該網站,當然不是實質的關閉,而是讓人找不到這個網站。
這幾天很多矽谷公司開始在網站上推廣反sopa的言論,要求使用者寫信給國會議員表達反對sopa的意見。基本上SOPA是典型的由大公司,例如CNN的母公司跟一些電影出版商,透過國會說客來說服議員的法案。不用想也知道這些說客手上有多少資源來說服議員支持這個法案。為了反對這個法案,很多網站利用非傳統的方式(花錢買說客)來動員選民(網友)來影响這個法案。
這樣的事件讓我想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如果在網路上動員網友?可以複制這樣的運動來影响台灣立法的過程嗎?第二個問題跟經濟有關,這些片商是如何算出因盗版而損失的稅收跟就業人數?
在美國有遊說法來規範說客對立法者的投資,所以一般民眾可以很容易取得某一個公司花在議員遊說的支出。也有公開管道來支持或反對議員對某一法案的態度。在台灣,一般民眾只能透過電視新聞來了解立法的過程,對於誰支持?誰反對?法案的內容?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知半解。雖然這些法案對民眾有長遠的影响,但是通常因為相對於近程的影响(例如地方建設--distraction)很小,對大部人來說激起的情緒也相對低,再加上新聞是如何包裝這樣的法案(圖像情緒?長篇理性?)也影响民眾對法案的真實認知。等真的被這個法令影响了,再來生氣、再來上街抗議。
反SOPA運動讓我看到了網路上的動員也能讓網友離開網路,來支持或反對現實生活中影响民眾的法令。那想要成功的在網路上發起這樣的運動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我觀察到的是很多人用簡單的影片把這個法令對每個網友的影响表達出來,再利用社群網路來分享,很重要的,這些影片也把網友能做什麼也給寫出來,有些還直接提供樣版信讓觀眾直接使用,並提供各議員的通訊管道,還有公告有那些企業支持或反對這個法案,並要求民眾對這些支持的公司施加壓力。這樣的運動成功的吸引民眾的注意,並讓民眾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甚至提供方便的工具(sopa scanner, 用來掃商品條碼並顯示製造商是支持還是反對sopa)來讓民眾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一個用社群網站來做社會運動的一個好例子,至於這個運動會不會成功,最近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這兩天看到幾個台灣立法的新聞,心裡一直有一個想法。到底我們應該怎麼利用社群網站來發動社會運動?有什麼有效的程序或因素?

另一個問題是,這個失業率跟稅收減少 是如何算出來的?假設把盗版影片都移除了,網友沒辦法在從網路上下載影片了,這代表這些網友們就會花錢進戲院看這些影片嗎?我的想法是不全然會,那如果用這樣的假設算出來的工作機會跟稅收準嗎?那法案通過是不會造成一些創意人才的流失?這有點像是雞生蛋的問題了。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快樂跟痛苦

人是有適應性的,人就像冷水煮青蛙中的青蛙,會慢慢的適應痛苦跟快樂。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想會買些新玩意,例如notebook...,買之前我都會想買了這個之後,我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這是一種對未來快樂的想像,可是當我買到這個東西以後,快樂的效應會減少的很快,最後我又回到了買東西之前的快樂程度。然後我又會提醒我自己我要買新玩意,周而復使的就像是毒品一樣。
那痛苦呢?痛苦的運作方式不一樣。人會逃避痛苦,所以遇到痛苦的事,人都會想辦法拖延它。逐漸的拖延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放棄。雖然說它的運作方式不同,但是從快樂的角度來看,拖延就像是追尋快樂一樣,短時間的快樂漸漸不夠,所以拖得越來越久,最後放棄。
每個人尋找快樂的方式不一樣,不過很懂人類社會行為的人利用這些人的缺陷,告訴大家花錢是尋找快樂最容易的方式。在美國這個消費國家就是這樣,上到政府要大家多消費,下到服務公司,想盡辦法要你消費。買iphone就是一個例子,買iphone讓人快樂,讓人覺得他可以用iphone做很多事。當大家從iphone的快樂中逐漸醒來時,下一代的iphone又出來了,大家又有追逐的目標了。apple這家公司真的很厲害,抓到了人性。連從不寫email的阿公阿媽都到apple店來學email買ipod。htc,nokia, blackberry可以做到嗎?
逃避痛苦的模式跟追尋快樂的模式又不一樣,大家都只有一種方式,能不面對就不面對、能拖就拖。人要花很大的時間跟成本來說服自己不要拖,雖然大家都知道拖了只會把事情變得更嚴重。Dan Ariely說了他自己克服痛苦的方法,把自己最喜歡的事跟最痛苦的事合在一起。例如要運動減肥,就固定在看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時運動。有效嗎?對我好像有效,不過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驗証。

痛苦的回憶跟經歷痛苦的時間長短無關,而是最痛苦的程度(peak)跟最後痛苦的程度的平均來決定。所以如果要降低痛苦的回憶應該要降低peak 或是最後的痛苦程度。


主治醫師

有一個網友分享了一部關於台灣禽流感的影片( http://tw.nextmedia.com/animation/h1n1 ),並問我有什麼看法?我完整看完了這部影片,我也有很多想法。
1. 這種影片的拍攝方式很像Michael Moore,很容易把人的情緒引出來。誰的情緒?我猜都是那些無能為力的人的情緒吧。很顯然,作者提起了大家的興趣,那接下來呢?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能作些什麼?按'讚'嗎?如果有人能帶把這些情緒化作行動?目標是什麼?達到這些目標有什麼小標地?有什麼針對這些小標地的可行的行動方針?有什麼衡量這些行動的指標?這些行動改變了什麼?
2. 如果我坐在這些局長、所長的位置上,我會怎麼做?如果我是相關產業的人,我會怎麼做?如果我是消費者我會怎麼做?
3. 社群網站能做些什麼?在美國最近有很多線上社群在提倡反SOPA跟反PIPA的運動,這些聲音都已經進入白宮了。那台灣的社群能做些什麼?怎麼做?誰來做?
4. 影片中作者充滿了無力感,這對提起情緒來說是很有用,但是最好再加上一些方向讓觀眾能體認到自己能改變些什麼?Michael Moore會提醒觀眾你的一票很重要,那作者提出了什麼?

說這些跟主治醫生這個標題有什麼關係?看完這個影片讓我想到我之前在一個育兒網站上看到的一個對話,他說主治醫生不一定是醫術最好的人,但是一定是最會做人的人。我想這句話可以用在各行各業,包含公私部門。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Dragonfly effects,教人怎麼用社群網路來做社會運動,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推薦。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Distraction

Distraction轉移焦點,大到政治、商業,小到夫妻吵架都可以用到的一種策略。每當政治人物或私人公司因為某件事被關注時,引起一般民眾廣泛的注意時,通常都會有另一個重大的新聞把這件事給壓過去。例如,台塑的公安事件。
人的天性就是會專注於讓他驚訝的事情上,隨著時間的進行,驚訝的程度會逐漸下降(這要歸功於人有很強的適應力)。這種策略就是利用人的這種天性來轉移對此事物的關注。
最近台灣發生一些大事,美國牛肉進口問題,華裔NBA球員,日本人打台灣人。感覺上台灣人一下子要接受很多資訊,但是人的資訊處理能力是有限的,當資訊量過多時,資訊過濾的功能就會被啟動,把這些訊息依照某一種模式有效的過濾吸收。舉一個例子,很多台灣人喜歡看新聞節目來了解周遭的事情,而新聞是一種單向的、權威的媒體,長期的接收新聞訊息會讓人"適應"這種模式,漸漸的人就會把這個接收過程簡化。這種簡化的過程就讓新聞媒體變成操縱政治的手段。這種資訊過濾的模式可以說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

還有其它的例子嗎?如果想要減少這種效應,持續增加民眾對特定事務的關注要怎麼做呢?social network可行嗎?

Pursuit of Happiness

What people think makes them happy does not. Happiest people are those who have stopped chasing happiness and instead search for meaningfulness (J. Aaker and A. Smith, 2010).

嘴炮

前幾天上一作網站看到了一篇馬自達事件的文章。有一個傢伙在車展被業代不小心打到頭。最後事情演變成一個新聞事件。
當我再回到這個網站看看這篇文章,我發現已經有超過10000篇回應了。我並沒有全部看過這些文章,我也沒有回應這些文章。我大概可以想到有些什麼樣的回文。有些人會提供自身經歷,有些人會指導這些公司上下階層的人該怎麼做才可以避免這些,有些人會解釋某一方的行為,有些人會進一步支持某一方。
當我看到這個事件,有一件事情讓我很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網路上關注這件事,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花時間來回應這10000篇中的某一篇。說真的理性的想想,你的回文不會改變任何人的想法,當然保証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那為什麼要回別人的文?我能想到的就只有一個效果:爽。
也許是這些人也有類似的經歷,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使得這些人沒辦法像當事人一樣用錄影記錄一切並貼上網。但是回覆當事人的文章會有一種報復的快感。至於報復的對象對這些人來說並沒什麼影响。仔細的想想,讓當事人生氣的是現場的人,可是真的要付出相對大代價的卻是公司。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書中,作者Dan Ariely提到自身對audi customer service類似的經歷。他把這些經歷轉化成研究問題,再透過實驗來找到這些答案。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他的書。

Dating

有多少人是透過Fb認識、相戀、進而結婚的?我是指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關連的兩個人在facebook上認識而結婚的?又有多少人是在線上遊戲中認識、相戀而結婚的?
我會想比較這兩個不同的環境是因為:一個是現在最流行的社群網站,我相信應該很多人在這裡相識、相戀而結婚;另一個是很容易搞出虛擬戀情的環境(又是一個我從最近一個社會新聞引申出來的想法)。
我想facebook比較像是傳統的相親結婚模式。透過朋友的朋友介紹跟互動才有機會在一起。在介紹之前,雙方媒人會相互比對條件(身高、年齡、薪水、車子、房子...),如果雙沒有排斥,就會進一步交換Id,一起參加共同朋友的活動,再進一步看看是否合適。
而線上遊戲就完全像是speed dating一樣,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人透過幾句簡短的話,來決定是不是要進一步的互動(打怪冒險)。在一起經歷過共同事物後,才有更進一步有現實的互動。
兩種模式的online dating似乎都有人做過。那一種的使用者經驗(滿意度)比較好呢?成功率(或應該說失敗率,因為在成功之前總是失敗)有多高呢?
我的假設是應該 online game的模式下,使用者的成功率跟滿意度會比較高。
在online game模式下,使用者一開始的目的並不全然是要找另一半。那使用者的心態會比較像認識朋友一樣互動,再加上共同經歷一些活動而產生情愫。使用者在決定要不要交往時,不會在乎那些跟自己不對等的條件(身高、體重、年齡...),而會是以更內在的條件為基礎(貼心、幽默、有愛心)。
而facebook模式下,有相親經驗的人應該都能了解這個過程是多麼的.....(監介)。

那要怎麼証明這個假設呢?能透過實驗嗎?
是不是可以結合兩者的特點來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呢?

另一個有趣的實驗:
想像一下,你參加一個大型相親聚會。在入口有一個傢伙會根據你的外貌在你的額頭上貼上一張1到10的號碼,1代表你有完美的內在(你懂的),10代表你有完美的外在(在這個市場,你已經不需要內在了)。你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號碼,但是你可以看到其它所有人的號碼。你的目的就是在這個聚會中找到理想的對象。
假如你只有6分,你會一直堅持去找10分的另一半嗎?如果你只有2分?有一個6分的傢伙來找你,你會接受嗎?
在這裡我要感謝我老婆,在還沒跟你在一起之前一直給我跟你相處的機會,讓我有機會表達我的內在)。還好我們不是在這種聚會中認識的。因為我這個只有4分的傢伙(抱歉,我fb的頭像應該有加一點分),在這種場合是不可能認識10分的你。

其實在這種聚會下,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1) 不管自己的號碼是大是小,大家都會認同10號的外表真的完美。2)我們通常可以透過跟別人的互動了解到自己頭上的號碼是大是小。 3) 知道自己的號碼後,通常我們會調整自己的要求,不會去追求超過自己號碼的人。

Image

這兩天看了一篇滿讓我失落的文章。大概是說人類對統計數字的敏感度很低,但是卻很容易受到圖片的影响。舉一個例子來說,新聞常報導一些因為一些因素造成單一個案的生活變得很慘,隔天馬上一堆人匯款或是送紅包到個案家中。而且這些捐款可能是一般上班家庭短時間很難得到的數目。可是全台像這樣的家庭或是比這個家庭更慘的一定很多,但是他們卻沒法獲得對應的照顧。另一個例子,一隻狗掉進一個洞裡,新聞用了大概一天的連線去報導救援的進度,前後花了上萬美金來救這隻狗。其實同樣遭遇的狗何止這一隻。
作者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測試人對捐款的態度。大概說一下他的作法,他先請人來做個簡單的實驗,內容不重要,結尾時他給受訪者5塊錢,再問他兩個不同的設定。第一個設定是說,現在有一個小孩生病快死了需要治療,可是要花很多錢,你願意從剛剛的5塊中捐多少錢出來?另一個設定是問他說,日本大洪水2萬人需要捐助,你願意捐出5塊中的多少錢出來。
猜得出來吧,捐給小孩的錢比日本洪水多很多。
作者解釋這個現象是說人類的行動是很情緒的,要讓人行動拿起支票本,就要先啟動他的情緒。 一個小孩快死了...讓人想像他能被救活。洪水已經發生了,他能做的就不多了。作者也發現用統計數字 (20000人)的效果比圖片(小孩快死的照片)還差。再加上這個小孩相對來說跟受測者比較近。

讓我很失落的事情是...我的研究用了大量的統計方法來証明我的問題,可是當我要跟人解釋這些成果時我要少用統計的數字而應該用單一個案的圖片來說服別人資助我的研究。這好像自打嘴巴一樣。

另外建議慈善機構在勸募時,要用個案的方式來告訴別人你救了什麼樣的人,而不要告訴人你總共救了多少人。 根據這個文章,人們對你救了多少人沒興趣,但是對你救了什麼人才是他們關心的。

Upside of irationality

看完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之後,上網查了一下有沒有中文版。結果發現有一個blog在寫bloger看完這本書的心得。主要是說這本書一無是處。為了說明這本書令人失望,bloger拿了一些書中的例子來反駁。看完他的反駁,我猜這個bloger也是在學術界吧。我大概能體會一般學術界的學者對這種書的看法。我也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所以我能了解進入學術界一部分的工作就是要批評別人的文章。
我也了解批評的目的是在於品質的把關,但是往往批評變成了另一種泛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做法。寫過論文的人應該都知道論文其中一部分就是回顧,回顧什麼?回顧別人的不及,來吸引讀者自己觀點的高明。
當博士生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幫老師評論文,當然是要想盡辦法寫一些東西最好還要作者再補充,才能顯現自己的眼光。有一次,我有幸拿到了一篇超完美的論文,說真的看完之後,我只有一個字perfect (說perfect也只是因為我的想法跟這個作者不謀而合)。但是如果你的review list寫這個,大概所有的人都會認為你偷懶。
好像講太遠了,不過我不想砍掉我寫的東西。回到為什麼這個bloger說這本書一無是處。我想是因為Dan Ariely用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把他做的實驗結果傳達給一般對論文完全無法閱讀的人。他自己也說學術論文實在是太無聊了。如果他把一個論文該說的東西都說了,那他只要寫一個vita請大家去看他的學術論文就好了。
當我看完他的第一本書predictably irrational,我心中也有跟這個bloger一樣的問題,不過我有這些問題之後,我想辦法去找到這些論文,實際去看這些論文。讀完他跟他同事的論文,我的問題大部分都被回答了。這些都是好論文。不過一般人應該都不會去看一眼。而且當學者讀完這些論文,你也只認為他是好論文,一篇你可以拿來當踏腳石的文章,其它什麼都不是。這真的很悲哀。
在看過他的書之前,在我的博士生生活中,我一直有一個問題。寫這些文章要幹麼?就只為了升等?即使自己都覺得無聊也要寫到很高明似的?如果寫文章的目的只是為了升等,而完全沒辦法給社會任何刺激,那這些學者也只不過是另一種banker而已。
看完他的書,我才了解我想要做的學術研究是能讓我跟我的朋友一起分享的,即使他們都不是學術界的人。Dan Ariely的作法就是這樣,把自己的問題用學術的方式驗証,再用普通話告訴普通人,讓人更了解自己,讓人更快樂,讓人做更好的決策。這不就是最大的價值嗎?社會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研究人的行為的目的不就是要改變人的缺失嗎?

另外這個bloger的評論,說真的我看不太懂,也許是他太高明了,而我還只是一個博士生,所以沒辦法看到他所看到的東西。不然就是他認為這本書不值得花長篇去評論,所以他也寫得不是很完整。不過看完這本書給我很多研究的靈感。是一本好書,推薦給大家。

Meaning of work

想像一下你熬夜兩天,終於把老闆要你準備的投影片改完,半夜四點用gmail把它送出去給老闆,你終於可以好好睡個好覺了。可是隔天,你到公司,老闆跟你說簡報取消了。不過老闆跟你說他看過你寫的投影片寫得很好,年終不會把你忘記的。想像一下,當下你的心情如何?因為這個投影片,你應該可以在年終時,買到你想了很久的60吋3d電視,另一方面,你還是覺得你並沒有完成一件事。也許你很快就投入下一個案子,很快的你就忘了這個未完成的感覺。
這種未完成的感覺會一直留在你的心裡,影响你的工作意願,工作態度,還有你跟老闆之間的關係。

Farmer's market again

‎1. 除了線上遊戲以外,有什麼線上的環境可以讓人有參與感?我說的參與感是指集體完成一件事情的感覺,而不是像fb的'讚'。這件事情不一定要有意義,像是crime city中,boss任務一樣,你可以跟朋友一起打。一起打怪這件事,代表共同經歷過一個事件。在心理上兩個人是處於同一個頻率的狀態,很容易產生一些共鳴,進而有一些戀情的產生。這對線上交友的平台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有人在做這個了嗎?
2. 有那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是需要兩個人以上一起完成的(這跟checkin 是最大的區別)?可以用Augmented reality來做的?同時讓人有隱私又安全的感覺?最好完全這些小事是有回報的?
3. 最好這些小事都有放大的特色(完成的人數越多,會吸引越多的人進來)。
4. 跟local businese結合,users不用花錢入會。跟地方的產業結合,這些小事的完成可以幫助這些小事業成長,我們再跟這些小事業分享利潤。
5. 例子:小農夫假日農園。很多上班族一個礼拜可能只有1天可以去種自己想吃的菜,但是種菜這種事就像養小孩一樣,不是播完種就等收成的。如果可以由多人一起合作,把各自的時間安排好,種田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把田的面積變大,可以增加產量跟多樣化的生產。augmented reality可以用來分享跟觀察植物的生長進度。另一方面又可以讓農田的價值提高。還可以連結產銷平台跟有機認証平台。加上農業專家提供專業(姿)訊服務,可以讓參與者 一起討論植物生長,產銷合作等問題。還要加上一個排程的服務,讓參與者能按排自己的時間。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點子最好。所以我這個點子一定不是最好,希望大家能提供任何你認為不可行的地方。我真的希望這個點子能成功。因為這是我想到台灣農業的一個出路。

President election

我來說一下我對這次選舉的看法。
國民黨或是馬先生就像是一個習慣用統計數字來宣傳的專家。每次聽他講些政策執行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一些數字,失業率、成長、...這些東西。根據我之前寫的一些社會心理,行為經濟的東西,這種方法是最難打動人心的。國民黨這些數字能打動誰?可能是聽得懂這些數字、或是因為這些數字得利的人吧。
而民進黨剛好相反,他們最會用個案來宣傳。不信你可以去找一下youtube上面,不然看看facebook大家在傳的影片就知道了。大埔事件、水災、地震、.....。這些東西又打動了誰?可能是一些有相同或類似經歷的人吧。同樣的根據社會心理跟行為經濟,這些東西最會激起人類的情諸。
這兩種不同的宣傳方式也大概能分出誰支持國民黨,誰又支待民進黨了。
以上是我簡單的看這次的政治現況。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 如果兩個黨改變他們宣傳的方式,會不會讓那些原來聽不懂的選民們都聽懂了?本來習慣看數字的人也能也解個案,而被個案激情的人也能看到大方向?

Service

之前寫到了台灣的服務業應該怎麼做?要像美國之樣嗎?包包買了一兩年還可以原價退回?顧客永遠是對的?這樣的服務業是好的服務業嗎?適合台灣的環境嗎?美國的服務業能走到這個地步,跟美國人的消費能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服務的成本還是會轉價回消費者身上,這些成本得依靠更多的消費及間接的服務業來支持。最後服務產業就是一直升級。舉一個例子,最近有一個服務在美國很紅叫shoprunner, 他提供了類似購物保險的東西,其中一個服務就是可以幫顧客支付return的錢。這就是一個間接服務的例子。另一個很紅的服務叫rebate,有些東西使用了rebate以後是完全免費的,甚至還可以賺到一些錢,代價是你要先支付全額,三個月後再拿回rebate支票。那問題來了,怎麼這麼好?廠商不用賺錢嗎?為什麼客戶可以免費拿到這些商品?我猜關鍵就在這個三個月的現金在誰的手上了。如果是我,我應該會想辦法拿這三個月的現金去做投資(前題是我有把握能賺到錢)。這也是另一個間接服務的例子。
問題是這些服務業都必須在消費一直成長的情況下才能跟著成長,有點像美國的subprime 問題,萬一消費意願降了怎麼辦?這時候中央銀行就出來減利率了。一般經濟學都會說減利率可以增加現金在市場上的流動,因為利率下降,人就會減少儲蓄的意願,可是美國人本來就沒有儲蓄的意願啊,那怎麼辦?那就政府來擴大公共支出好了,像是造橋鋪路之後的。可是這些都要舉債才能達成,誰來買美國的國債?世界很多國家都買他的國債,包括台灣。國債一直增加怎麼辦?當然是問看看債主能不能打個折啦。問題是美國這個國家不需要其它國家同意打折,他只要讓一直印鈔票讓市場上的美鈔增加,相對美金的價值下降,那他的國債也相對減少了。 從債權國來看,等於自己的投資減少了。所以美國人為了讓自己國民能維持消費能力,只好請其它的國家幫忙了。
回到服務業的問題,台灣有條件做這樣的消費服務業嗎?有什麼樣的服務業台灣可以做?資訊服務業?就像green同學說的,他的公司裡面管理階層都是白人,印度人在做研發,台灣人跟中國人在生產線?從這個例子來看,那台灣有能力做資訊服務業嗎?

Ape

最近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Science文章。作者想知道猩猩是不是理性的動物?跟人類相比的話是更理性呢?還是更情諸?在講他的實驗過程跟結果前,先說明一下ultimatum game。
在行為學中,ultimatum game 應該是觀察理性最有名、最簡單易懂的方法了。概念很簡單。假設林老師找了兩位同學A跟B,說有100塊要分給他們,條件是由A來決定分的比例(A可以把100塊都分給自己;或是80塊給自己,20塊給B;或是一人一半各得50塊),當A決定好比例後,由B來決定接不接受A的分法,如果B接受了,那A跟B各得到A所提出的比例,若是B拒絕了,那錢由林老師收回,雙方都得不到。
假設人是理性、自私的,A會想盡辦法在B不會拒絕的情況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潤,而不管A提出任何比例(除了100:0以外),B都會接受,因為怎麼樣都比錢被林老師收回去來得好。例如A提出99:1的方案,B會接受,因為B可以拿到1塊錢,總比錢都被林老師收回去,什麼都沒有來得好。
很多研究已經用這個game証明,人是不完全理性的,人是會因為感到不公平而犧牲自已的利益來報復對方的。以上面的99:1的例子,在真實的情況下有很大的機會,B會拒絕這個方案。從B的角度來說明,B的決定只是讓自己失去1塊錢,但是卻讓A失去了99塊,這種讓對方失去99塊的爽度絕對大於自己得到1塊的爽度。
上面說的是最基本的ultimatum game,後來很多學者發明了不同版本的ultimatum game,像是讓B也有機會反制A。說明一個變形版本,B在知道A提出的分配之後,可以接受這個分配,拿到分配之後的錢,或是拒絕這個分配,但是只讓雙方拿到更少的錢。例如,A提出80:20, B可接受20塊或是拒絕這個分配,如果拒絕了A跟B只能更拿到3塊。
了解ultimate game之後,再回到猩猩的實驗。作者用了改良版的ultimatum game。實驗中猩猩只能從固定的分配方案中選擇,例如,在A猩猩面前有兩種方案80:20 vs 50:50, 20:80vs50:50, or 80:20vs20:80。當A猩猩決定好方案之後,B猩猩再決定是不是要接受A的提議。如果接受了,那兩隻猩猩就可以吃到食物,如果不接受,那兩隻都吃不到。作者設計了一個很有趣的機關來幫助猩猩做決定。這個機關是一個兩層的櫃子,每一層都有兩個空間來放A跟B的食物,這兩層櫃子會放不同比例的食物(第一層80:20, 第二層50:50),AB都可以看到整個櫃子。兩層櫃子都有一個兩段式的拉把,A可以拉第一個拉把,這個拉把會把這一層的食物拉出來,第一個拉把只能把食物送出一半的距離,A跟B都還拿不到食物,當A拉出了第一個拉把之後,B就可以拉到第二個拉把, 第二個拉把才能讓AB都吃得到。這個機關讓猩猩能做到ultimatum game中的決策。
作者用了各種不同比例的方案,大概動用40隻猩猩,來觀察猩猩是不是完全理性? 結果很有趣,猩猩就像是人一樣也是會有報復心態,但是相對的如果跟人類比較(同樣的設定,由人來做實驗),猩猩是相對理性的。
我不知道生物學上,有沒有學者比較猩猩跟人之間的異同?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懷疑人比猩猩複雜?越複雜的生物就會有更複雜的情諸?越不理性?面對這些複雜的人類,在制定政策、決策時,是不是越需要考慮他們的不理性或是情諸反應?當相對多數或是相對權力大的人(A)做決策時,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相對權力小的人(B)會不會做出情諸反應?

University

好的職業訓練師是不是一定要有好的工作經歷?好的教練是不是一定是好的球員?
如果大學是職業訓練所,那教授們是不是好的職業訓練師?如果教授們都專注在自己的學術研究,那學生能學好未來從事非學術研究的工作技能嗎?
研究所的目的是在做研究,可是有多少的學生是為了學如何做研究而來?有多少學生是為了升官加薪而來?當學生拿到學位,回到原來的工作或是找到新的工作,他又能回饋什麼給原來的單位?
當大部分的資源都投注到國立大學,而國立大學的主力又在學術研究,可是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又只有少部分的人從事學術研究,其它的人回到非學術研究單位工作。那這些人是不是要由這些非學術研究單位重新訓練來適應他們的要求?這樣不是很顯然的資源浪費?
學校一直擴張一直需要更多的經費,可是學校產出的學生還是需要花更多的成本來重新訓練,那學校的經費從那裡來?在台灣應該是教育部的經費占最大部分吧?這些經費從何而來?從企業或個人的稅收而來,對吧?想想這些企業主跟個人還真是不甘啊。企業主跟個人交稅來教育未來的員工,結果花了大筆錢,最後還是要我自己再花錢重新訓練。如果大學叫企業主來捐錢,這些企業主願意捐嗎?
再來,大部分的稅收應該是從中小企業收取的,而中小企業最怕的就是剛剛重新花錢訓練的員工,因為更好的福利跑到大公司去了。那當然中小企業就更不想訓練員工了。
那大企業呢?稅收減免、資源相對比中小企業好、員工福利也好,等於是坐享其成。大企業相對來說也可能不願意捐錢,因為他們都沒有動機去捐(沒減稅或是根本不用繳稅了)。再說大企業也有自己比較完善的訓練方式,不用指望大學幫他們訓練員工。
再來說私立學校,資源缺乏,不過因為很多學校是從技職體系轉型,有比較多的產學合作,所以比較了解業界需要什麼人才,但是相對的得不到好一點的學生。再加上大學評比的項目是一樣的,他們必須跟一般大學或國立大學競爭,私立大學的老師只好跟著轉型做學術研究。那本來技職的訓練又更少了,學生回到市場又要再重新訓練。
這樣看來,教育真的是勞民傷財的事。也許唯一的好處就是做學術研究的人有很多經費,可是好像做學術研究的老師們也都沒錢啊?那錢到底花到那裡了?那學術研究的成果在那裡呢?
以上所說的都是假設,我沒有任何的資料証明我說的都是對的。不過有機會的話,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經濟問題。

facebook

我討厭fb。fb對我來說像是一個私人的wikipeida,所有你認為你所擁有的東西,其實都不是你的,都是fb的,你貢獻給fb的。你寫的文章、你的喜好、你的關係、你的照片。fb想盡辦法要知道你的所有一切。它的目的很簡單:把你賣給廣告商賺錢。
那我為什麼要用fb,我只是試著改變自己的生活而已。我也不是很在乎fb拿我的訊息去賺錢。我只是把fb當成一個blog的工具,每天起床後把自己想的研究問題記錄下來。有那麼多的blog平台,為什麼要用fb?據我了解的fb,他應該是最不適合拿來當blog的平台。因為貼文章之後,你很難去整理舊文章,再加上沒有編輯工具。那為什麼要用fb來寫呢?原因之一就是我想做一個實驗:這麼難用的blog平台,我可以撐多久?有什麼因素會讓我撐下去?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發現新的研究機會或是商業的機會。原因之二就是我可以控制誰可以看到這些文章,雖然它沒有像g+有比較好的控管。也許我很快就會受不了,改在g+寫文章了。
回到我今天的問題,不過在說我的問題之前,先說一個網站。mobile01,一個周董介紹給我的網站。mobile01是一個勸敗的網站,很多人會把自己買的東西拍照寫成介紹文貼在這個網站上,這些文章叫開箱文。很多你無法想像的開箱文,例如遊艇。我大概是在接觸iphone 程式設計後,就很少再看這些開箱文了。我發現這些開箱文的內容可以反映出介紹者的購買決策過程,舉個例子,買iphone的人就是喜歡它的外型、它的質感、它的"美",還有它的易學易用。這種人不會在乎iphone用了什麼cpu、他的gps有多強、它的顯示是不是OLE的。而買android的人喜歡他的手機可以一直升級到最新的android、cpu要多工、ram要超大、sd擴充更不可以少、還要可以usb外接。
同樣是手機,為什麼買個手機的決策過程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是那些人在意易學好用、外觀?是那些人喜歡超強規格?這兩類的人有那些觀點是一樣的?有那些是完全相反的?如果能找出這些因素是不是可以讓兩個陣營的人更了解對方?互相學習?

Multi-tasking

人可以多工嗎?換句話說,人可以同時做兩件需要cognitive effort(不知道該怎麼翻這個詞)的事嗎?例如可以一邊單手開車、一邊回簡訊嗎?一邊單手開車、一邊講單手拿手機講電話嗎?有時正在開車,電話剛好進來,又忘記把他轉成免持時,我也是會邊開邊講。在美國開車,如果你還有多的cognitive effort的話,可以看看其它跟你同路的司機在幹麼?我個人的經驗是大概有一半的美國人是邊開車邊講電話的(這個完全是主觀的意見)。再來另一個例子,有多少人會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回簡訊?到youtube上找看看,你會發現很多撞到電線杆或掉到洞裡的影片。
當通訊工程師在設計手機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人是不能多工的呢?或是有限多工?有沒有考慮到人們會一邊用手機一邊開車嗎?也許會有人質疑,這也想太多了吧?是想太多了沒錯。就像核能發電也是一樣,有誰在發明核能這件事時,會想到他的發明變成核彈?有誰會想到會有車諾比、福島?如果想到這些東西,這些就成了系統的限制,工程師就不可能設計出新的產品了。
Human compatible technologies就是這些會考慮到人的因素的科技,在設計這些科技時會考慮到這些科技會改變人的行為,而相對應的把人的行為往好的方面引導。像是我最近發現我手機上gps軟體,有一個很不錯的功能。當我車子正在移動時,這個軟體會把打字的功能鎖住,提示我現在車子正移動中不適合打字,如果是乘客的話才能把打字的功能打開。這個功能提醒了司機,開車中是不適合打字的。不過也只是提醒而已,結果我還是騙了我的手機,按了我是乘客。
我想手機也應該可以把這個功能設定成預設值,當手機的gps偵測到手機移動的速度大於20mph時,自動的把手機的免持打開或是連接籃牙。

現在我知道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把意外跟使用手機相關連,並沒有發現見很強的因果關係。如果要用實驗來証明人在車上同時做兩件事是很危險的,該怎麼做?

Frame

Frame應該可以翻成框架。每個人看一件事情都是從一個框架去看的,不可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就像我們的視界只有120度?我們看前面就看不到後面。而這個框架很容易受到自身及他人的情緒、語言所影响。舉一個例子,假設有一種病毒在台北被發現,現在科學家跟你說有兩個方案A跟B要你選擇,你會選那一個?
----------------------------------------------------------------
A: 200個人可以存活 (72%)
B: 有1/3的機會,600人個可以存活;2/3的機會,沒人可以存活(28%)
---------------------------------------------------------------

如果科學家跟你說有C跟D的方案,你會選那一個?
--------------------------------------------------------------
C: 400個人會死亡 (22%)
D:有1/3的機會,沒人會死亡;2/3的機會,600人會死亡(78%)
---------------------------------------------------------------

從機率看A跟C是一樣的,B跟D是一樣的。所以不管如何選,應該兩組問題的結果分布應該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不是偏愛A或C,就是B或D。可以Tversky跟Kahneman對兩組不同的人分別問上述的問題,發現了括號內的分布情況。
第一組人大多會選A,但是第二組人會選D,為什麼?
我們看這件事情的框架被實驗者的文字改變了。相同的事情相同的機率,因為不同的文字描述,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第一組人看到了存活這兩個字,第二組人看到了死亡這兩個字。在人的心理,存活是好的,死亡是不好的。

這個實驗有很幾個重要的啟示。
1. 調查survey的設計是很重要的,實驗者可以很輕易的引導受訪者的選擇。
2. 語言的操控可以改變人的行為,例如告示牌的寫法(禁止丟垃圾vs丟垃圾造成的影响,不要帶走任何公園內的物品vs每年被帶走的物品有??公頓......)。
3. 我不再相信民調。

-------------------------------------------------------------------------------
另一個由J Aaker 跟A. Smith作的小實驗,他們讓自己的小孩在假日賣lemonade,讓小孩在看板上寫下三組不同的廣告如下:
1. "Spend a little time and enjoy C&D's lemonade"
2. "Spend a little money and enjoy C&D's lemonade"
3. "Enjoy C&D's lemonade"

猜猜看那一組廣告,停留的人數最多,花得錢最多?
--------------------------------------------------------------------------------
第一組廣告讓最多的人停下來買lemonad,而且這組廣告的客人願意花更多錢。

猜猜看

Media

當一堆人在罵媒體很爛,都報一些沒營養的。媒體就會說這是因為觀眾愛看,觀眾愛看什麼我們就報什麼。 有沒有什麼方法去証明或是反駁這樣的因果關係?這些因跟果又可以用什麼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去解釋?能用什麼方法去改變人的行為?

Farmer's market

最近有一個網站的想法。這個網站的目的是讓婆婆媽媽們回報他們買菜的價格。可能的話也可以讓農夫們回報他們的菜被收購的價格。
這個想法的起因是我最近看到有關菜價跟無薪假的新聞。當我看到這些新聞時,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公部門的數據會跟私部門的數據差這麼多?為什麼農委會的資料跟各別農民的資料有這麼大的差距?也許這跟公私部門的資料來源有關?那資訊系統能讓這樣的資訊差距減少嗎?怎麼做呢?
如果這樣的資訊差距源自於市場資訊的不對稱,那資訊系統能夠改變什麼?應該怎麼改變?
因為市場的不對稱造成市場中角色的權力不平衡,能不能用資訊系統的介入來重新平衡整個市場?
從系統的角度來看,怎樣提升婆婆媽媽跟農民的參與?有什麼誘因?提高批發價?控制產量?減少買菜成本?加強市場的競爭?

Anchoring

 Anchoring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社會學家証明了人對於數字的計算是非常的容易受到不相干的事物影响。當人類不了解某一個事物的價值時,他通常會用類似事物(anchor)的價值來衡量它。有時候,人也會用完全不相干的事物來衡量它。舉一個例子,有一個杜克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作了一個Anchoring的小實驗。他找來了一堆學生,首先他請學生寫下自己的學號最後兩碼(00-99),之後再請學生寫下非洲有幾個國家是聯合國成員。結果發現學生的答案跟學生的學號大小成正比,而且學號數字大的寫出的答案比小的多了60%到120%。他也提到另一個實驗,一樣是叫學生寫下學號,再來請學生對一個杯子去評價,結果學生的評價也跟學號成正比。
這說明了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非理性計算機,當人需要去計算數字的時候,通常會直接使用這些已經在心裡成形的直觀公式,而不是理性的比較各項數據來形成針對這個東西的公式。
Anchoring是在行銷學上常用的工具。舉例來說,前幾天有一個建商說要降價25%。這個25%就是一個anchor,你能想到這個anchor對首次購屋族有什麼影响嗎?
另外,為什麼有人覺得iphone一台499美金一點都不貴,一杯statbuck要150塊,很多人覺得很值得,但是要花一塊錢美金來下載iphone的應用程式就要考慮好久?那這些人的anchor在那裡?他們是被什麼東西影响了?如何改變這些anchors?

------------------------------------------
最近台灣為了都市更新的問題吵得亂七八糟的,我雖然是都市計畫畢業的,但是我不敢說到底問題出在那裡,也不想替任何一方說話。只是想記錄一下我對王家獅子大開口這件事的想法跟我最近看的書中學到的東西的關聯。

獅子大開口這件事從Anchoring的角度來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心理學家解釋人通常對已經得到的東西非常的保守,而對失去的東西非常的冒險。例如:

75%的機會你可以拿到100塊 25%的機會你會賠10塊
99%的機會你可以拿到60塊 1%的機會你什麼都拿不到 也什麼都不賠

根據實驗的結果,很多人都會選第二個選項。

可是當實驗者要受測者對這兩個方案進行估價,請他們評估如果把這兩個選項機會轉賣給別人的話,他要賣多少錢?
結果很有趣,大部分的人都把第一項的價值估得比較高。這就很奇怪啦,要他們自己選他想要那一個方案,他們都選第二個能賺比較少錢的方案,可是一旦要他們對這兩個方案進行估價,他們又否定自己的選擇?認為第一個比較有價值?

其實這個結果完全可以用anchor來解釋,第一個問題大家的anchor是機率數字,第二個問題的anchor是金額。

--------------------------updated 03/30/2012------------------------



Deindividualization

Deindividualization 這個詞我大概一輩子也唸不出來,中文應該翻成"去個人化"?意思大概是說當一個人在一群人中,會失去自我的觀念,跟著群眾的意識行動。這個概念有很多不同的應用,早期學者用來解釋群眾運動跟暴亂,現在很多實際拿來操控群眾。在暴亂中,人常常會有超出自己想像的行動出現,但是當他離開之後,自己也無法解釋自己在該團體內的行為。這是因為在群眾中,個人的身份已經被團體的身份所取代,個人的責任也被團體所稀釋。相對的,也是因為個人認同團體的身份,所以願意跟著團體一起行動。例如直銷說明會?
Deindividualization也延伸出個人認同(personal identity)與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的研究。每個人都有這兩個personal 跟social 的認同。在一個團體中當人認同這個團體時,心裡的soical認同就比personal的認同高,自己就成了團體的一份子,自己就會想辦法表現出這個團體期望的行為。反之,如果personal的認同相對比social的認同強,那個人就會離開這個團體,表現出與之相反的行為。
舉一個例子,一個學者做了一個作弊的實驗。卡內基大學跟匹茲堡大學是連在一起的,不過相對來說卡內基大學比匹茲堡大學好。他找了一群卡內基大學與匹茲堡大學的學生來做一個很花時間的數學題,題目不難,但是即使是天才也是要花50分鐘來解這個題目。他告訴學生說第一個做完的可以拿到50塊美金,第二個可以拿到25塊,第三個可以拿到10塊。在這群學生中,他安排了一個內線,這個內線的任務就是在任務開始三分鐘後就馬上舉手說他做完了。這個學者會馬上給這個內線25塊並把他的答案看都不看的銷毀。當然大家都知道這個學生作弊。他發現當這個內線穿著卡內基大學的t-shirt時,其它人跟著作弊的比率增加了,但是當內線穿著匹茲堡大學的t-shirt時,作弊的比率降低了。為什麼?這個學者解釋,當其它學生看到卡內基大學的學生作弊了,他們也可以作弊。可是看到匹茲堡大學的學生作弊,其它學生反而不想跟他同流合汙。
另一個例子就是直銷說明會了,我想很多人都參加過這類的活動。這種活動其實就是用群眾的期盼跟壓力來讓你加入這個直銷的行列。用上面的理論來說明,如果要找新人進來當然是要找跟自己很好的朋友,因為朋友是相互認同的,直銷就是利用這種認同再加上直銷會上群眾的行為來把你拉進這個團體。
還有其它的例子嗎?藍綠?

Cell phone

一天之中,有多少的時間你用smartphone講電話?拍照?聊天(打字)?玩遊戲?看文件?買東西?作筆記(Calendar,evernote)?按讚?
最近在想要不要寫一個手機程式來監看自己使用iphone在做那些事?花多少時間?
不過應該不會有人想要用這個程式吧?那如果說做學術實驗而且有給錢的話?有人會想要安裝這類程式嗎?
如果有一個類似的程式寫在PC上的話,那就可以比較出手機跟pc的使用情況,也可以比較出手機跟pc的限制。應該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Like

 ‎'讚'or'like'真是一個很不錯的東西。像最近的吳導演的事件,很快的累積了很多的'讚'。為什麼可以這麼快呢?這個東西說穿了只是一個feedback的功能。很多網站都有類似的功能。為什麼一個簡單的功能在facebook上可以發揮最大的效果,但是在linkedIn, ebay, amazon上反而很難累積?尤其是ebay,要買家給一個正評要花很多的心血,有時為了讓買家從負評改成正評,給買家退錢,買家都不願意改(嗯...我就是這個買家)。在LinkedIn上,要請同事朋友背書真的很難。
ebay上買東西評價是很重要的,不止要看正負評還要看文字描述。這樣的功能讓大者恆大,小者恆小。facebook上的'like'卻完全相反?相對於寫文字描述,人們更喜愛簡單的'like' or '讚'。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樣的結果?ebay, amazon, pricegrabber等評價機制應該怎麼改良才可以像facebook的評價?

Mental Counting

mental counting也是一種人類計算機,不同的是這種計算機會把損失縮小,利潤放大。舉一個股票的例子,我買了A股票和B股票,A股賺了100塊,B股賠了80塊。如果理性的分析,A股跟B股的損失跟獲利應該分別看待,專家告訴我們完股票要設獲利跟停損點,A股應該在賺80塊就應了結,B股應在賠60塊就停損。可是人通常會把A跟B的損失跟獲利放在一起來看,而認為自己還賺20塊。另外的例子,今天股票賠了100塊,不過因為公司給了紅利120塊,所以我還是淨賺20塊。這就是mental counting,另一個人類計算機,一個人不是理性動物的例子。
買房貸款的時候,Agent都會告訴買家貸多一點,還年輕,你可以少付一點頭期款。你是不是用了mental counting而著了他的道了?
在行銷上,利用mental counting來推銷的例子很多。二房也是一個例子,很多人拿二房的錢去買遊艇,好像本金都不用還一樣,就是這樣的例子。

公共財與共有財

公共財(public goods)跟common goods(共有財)的差別在於前者不具有敵對性(rivalrous),而後者有;而相同的是兩者都不具排他性(non-excludable)。敵對性的意思是說,用了一份就少一份,像是海裡的魚,越補就越少。排他性的意思就是說能不能阻止別人使用這個資源。公共財的例子有廣播、空氣、國防等。共有財的例子有海裡的魚。這兩種財都需要額外的資源來維護,但是大家都沒有動機維護他們。像是聽廣播是免費的,不過維持廣播的營運卻要大筆的資金。魚源枯竭,魚夫投入更多資源來捕更多的魚,更多的魚被捕而造成魚源更加枯竭。這就是有名的free-rider跟tragedy of commons問題。
那自然環境算是什麼財?具有排它性嗎?還是敵對性?前幾天林教授分享了一些關於保育地開發的連結,讓我想到一些問題。這些保育地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不過大家也沒有很強的動機要去維護,就像是溫室效應問題一樣,溫室效應對大家的影响不是顯而易見的,再加上實行需要顯著的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保育地問題也是一樣,保持原狀也只是進入了free-rider / tragedy of commons的情況一樣,保育地的狀態是一定會逐漸的敗壞,用一種不易察覺的速度敗壞。學者提出了幾種解決的辦法,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私有化了。私有化提供了動機讓使用者去維持保育地的狀態,限制使用這些財的進入門檻,再利用私有化的收入來維持環境。
當我看過林教授分享的連結後,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些保育地給財團經營是壞事嗎?如果環保人士抗議成功了,不再私有化,那這片土地能維持現狀嗎?還是會因為公共/共有財的特性,逐漸敗壞?有什麼例子是公共財私有化之後,這個財敗壞更快速的?有什麼是反例?
當私有化是不可抗拒的力量時,是不是應該想辦法用監督的方式去觀察私有化之後環境的改變?有了數據之後,我們才能更強烈的反對私有化,或是改善私有化的條件?
facebook是做社會運動很好的工具,訊息可以快速的傳播,但是使用facebook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使用者在按讚之後,就覺得自己完成自己的始命了(我在心裡支持你們,加油)。怎麼把這股按讚的力量轉化成行動?舉例來說,你的文章可以讓人走出去投票嗎?還是只是在按讚之後,就沒了?你的文章能不能讓人在按讚之後,走出去做點什麼事?

Group Polarization

群體兩極化(group polarization)是一種社會現象,當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討論一個議題時,他們的意見會比這群人各別獨處時來得極端,保守的人會更保守,激進的人會更激進。舉例來說,一群藍跟綠的民眾聚在一起討論該統還是該獨,經過一番討論交換統獨的優缺點之後,藍的只會更藍,綠的只會更綠,這就是群體極化現象。
有很多學者提出理論來說明這個現象,最近的一個理論叫soci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social identity theory。每個人在群體中都需要被認同(social identity),為了得到認同,人就會表現出該群體(in-group)認同的行為,而且個體會表現出更極端的群內行為,和反對另一個相反群體(out-group)的群外行為,來突顯自己屬於這個群體(in-group),或是取得leadership,這就是極化的原因之一。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又想突顯自我的辨識,又想得到群體的認同。如果每個群體內的人都想得到認同,而突顯自己,那群體的方向會往那邊走?就是極化了。如果用這個理論來看選後專家們分析勝選跟敗選的原因,是不是要多考慮一下?
例如有人說92共識是主因,真的每一個選名都這樣想嗎?還是因為極化的關係?那主政者該如何翻譯這個極化的結果呢?
那在網路世界中,每個人都是半anonymous(半?名)的,極化現象是不是更強?還是相反?anonymous讓人更勇於發言,更不計後果?還是anonymous讓人更想得到認同?如何突顯自己的辨識?群體認同又是在那?(Check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lization Effect", SIDE)。
延伸的問題還有,網路社群是個好的溝通分享理念的管道嗎?還是讓群體更加極化的管道?該如何利用這些理論來設計線上溝通平台來達到溝通的目的,而不是極化?

'Like' or '讚'

我覺得'like' or '讚'這個功能真的很好,讓使用者一點負擔都沒有的按下去,而寫文章的人又能得到成就感,用一個字簡化了很多不同程度的支持或反對。它的優點也是缺點,他很容易聚集人氣,可是把聚集人氣之後所需要的行動留給發文者。如果沒有正確的行動計劃,很好的活動可能就因此無疾而終。
最近看了一個case很棒,一個器官捐贈組織舉辦了一個推廣會,他們幫所有的與會人士拍了照片並給他們一個link,讓他們到facebook上來把自己的照片tag起來。這個動作讓與會人士把器官捐贈的消息傳播到與會人士的朋友之間,也增加了很多like的數量。
最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反過來利用手機跟擴增實境來結合'like' or '讚'這個功能。例如,用手機拍流浪動物,手機自動辨識出動物再加上location tag, subject tag, 送到facebook上的流浪動物之家或尋找走失的動物。例如,用手機拍市場的菜跟輸入菜價,再用like的功能來評比菜價?

Shopping Spree

shopping spree應該可以翻成購物狂。持有一件東西得到的快樂通常很短暫,有些人需要維持快樂的感覺,所以會持續的買東西。
我想到一個問題,擁有一台mac book pro的快樂能持續多久?那擁有一台lenovo x301呢?mac book air vs toshiba z835?Iphone vs HTC?
從apple的角度來看,apple希望使用者持有apple產品的快樂感能持續久一點還是短一點?產品週期的設計是不是要考慮到這個? HTC的產品週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