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12年國教

我記得以前是9年國教時,官員也說要讓學生適性發展,現在12年國教了,也說讓學生適性發展。那什麼是適性發展?是因材施教嗎?如果要因才施教,要怎麼看出學生的才?各級老師都能看出學生的才嗎?當老師說這個學生適合打籃球,那學生家長應該很高興,孩子以後可能是林書豪第二。那如果老師說這個學生適合在餐廳瑞盤子呢?資源回收?黑手?建築工人?家長能接受嗎?台灣社會準備好"尊重"這些職業了嗎?
台灣人如果學不會尊重這些職業,適性發展永遠無法得到出路。畢竟現在受到尊重的職業(台灣之光),只占有少部分1%的台灣人。剩下的99%雖然適性了,卻得不到掌聲,無法維持生活。那適性教育的目的又在那裡呢?當大家都要當總統、醫生、律師、法官、飛行員、王永慶、郭台銘、王健民、林書豪時,誰願意適性發展?

當新聞媒體一直在報台灣之光的時候,我們的教育體系在幹麼?開藍球學校?高爾夫學校?棒球學校?花了這麼多經費是不是要評估一下這些學校能送多少人去NBA, MLB, 跟LPGA? 那剩下的這些沒辦法上去的學生要幹麼?也許可以去CPBL?  SBL? TPGA? 問題是這些台灣聯盟每個都在裝窮,他們又能容納多少的學生?最後這些人跑去那裡了?去當臨時工?賣便當?賣燒烤?這些人的職業反應什麼了?我想是反應了適性跟現實生存之間的衝突矛盾。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社會有多少人?是什麼人?會花多少錢?買票進場看這些未來的台灣之光?換句話說,台灣人能接受這樣的娛樂嗎?我想這個答案應該可以反應在民眾對夢想家事件的觀感。美國人可以花3000美金看一場nba的球賽,可以花500美金去聽一場音樂會,台灣人花300台幣去看一場棒球賽都是很勉強的事。為什麼?

這些教育問題一直都在台灣發生,像是之前科學園區吸引了無數的碩博士生進人園區的"工廠",把大部分的研究資源放在"製程"上,那又有多少資源是放在"設計"上?當工廠的勞力成本提高了,毛利下降了,工廠當然選擇出走。而這些政府花大錢或是減稅的產業又在台灣留下了什麼?

一直說要適性教育,可是教育資源有適性的分配嗎?相對的適性的價值觀又有慢慢的落實嗎?

我自己算是個台灣失敗教育的例子吧。為什麼說我自己是失敗的例子?因為我花了30年的時間才逐漸發現自己的方向,才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國中時表現給老師看(被老師逼著唸書),高中時表現給同學看(同學都在唸書),大學表現給自己看(自己不想唸書),研究所是因為不想做都市計畫的工作才唸資訊(資訊是我唯一好一點的科目),博士是唸給老婆看的(老婆想出國),等自己真的花時間在自己的論文研究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最喜歡研究的是社會心理學。回頭再看看自己走的路才發現自己繞了好長一條路,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做研究。當我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真的很想知道這個官員說的適性教育能不能讓我早點發現自己的"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