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省油不省油

MPG或是每公升跑幾公里是大部分人買車評估車子省不省油的標準。我的車子跑high way可以到40MPG,而一般Pickup Truck可能只有10-15 MPG。那一台車比較省油?
假設甲乙兩個考慮買新車,而兩個人一年都需要跑10000miles。

甲的舊pickup 可以跑12mpg,他換了一台可以跑14mpg的pickup。
乙的舊compact可以跑30mpg,他換了一台可以跑40mpg的compact。

誰省的油比較多?感覺起來乙省比較多(1galen多跑10miles)。

如果從使用的總油量來看,甲從833 gallons減少到714 gallons (119gallons),而乙從333gallons減少到250gallons(83gallons)。那一個省比較多?

為什麼從12-14mpg省比較多油,而30-40mpg反而省比較少?

MPG讓人產生了省油的假像。基本上車子已經是生活的必須了,而每一種車都有各自的用途,MPG讓人覺得從30-40 一定比12-14省得還多,可是從環保政策的角度來看,如果政策能多獎勵車商研發省油的卡車從12-14,那卡車一年下來能節省的油耗成果一定比30-40來得多。

如果從卡車與小車的總數來思考,小車的總數應遠大於卡車的總數。從總量來看,也許小車所需的總油量高於卡車的總油量,那是不是會產生不一樣的答案?
不過不管如何,的確,Gallons per Mile會是比較好的油耗指標。駕駛人對自己一年跑多少距離應該是比一年使用多少gallon的油來得有概念。也比較容易換算成使用的總油量。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Cash 4 Gold

South Park 是我最喜歡的美國卡通之一。今天的標題就是這礼拜south park的主題,故事大概是這樣的:stan的老人癡呆爺爺給他一個價值幾十萬的領扣。stan不喜歡這個扣所以想把它送到當舖換現金,結果發現那個東西價值只有7塊錢。stan覺得很誇張,為什麼他老人癡呆的爺爺花他退休的錢送他的東西價值這麼低?他首先找到當舖,他發現當舖把收到的金子送到熔金的地方,他跑去責怪熔金廠老闆吃人不吐骨頭,老闆跟他說你要去怪印度那些使用金子制造首飾的人,所以他跑去印度找制手飾的人,造手飾的人告訴他,他也是用很低的價錢賣給美國的公司,你應該要去怪高價賣手飾的公司。他又跑回美國去罵這個賣他爺爺手飾的公司。
這個故事很有趣,我想制作人是想反諷現在的經濟體制吧。黃金首飾從很高價的公司賣到消費者手上,消費者把它用低價賣到當舖,當舖到熔金廠,熔金廠再到印度工資低的地方雇用小孩來製造首飾,再用很高的價錢賣給消費者。
這中間到底產生了什麼價值?金子還是金子,轉手再轉手,有錢的人更有錢,沒錢的人還是一樣沒錢。在這樣的轉手過程中,也許你會說中間養活了很多人,真的是這樣嗎?養活的又是誰?印度的小孩進工廠工作代表他跟其它同年的小孩受教育的機會減少了,那他們又怎麼跟美國的小孩競爭?
同樣的事情也在各個產業發生。像是科技的進步到底為人類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cpu一直進步,顯示幕一直進步,ipad越來越好,每一次ipad的推出都有很多人把ipad2賣掉換ipad3,那這些ipad2又跑到那裡去了?ipad2熔金廠?再到大陸工廠?再回到ipad4?賣給美國人?這樣的產業是不是跟south park中的情節一樣?科技是養活了很多人,可是它到底為人類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從ipad2到ipad3的進步養活了很多人,可是使用者還是做一樣的事情,玩玩遊戲收收mail,等ipad4出來了,再把ipad3賣掉來買ipad4。再重覆做同樣的事情?
每次科技產品的規格提升都讓一些公司的股價翻高,有錢的人更有錢,沒錢的人像是大陸工廠內的員工,永遠無法翻身,因為公司毛利低,公司要員工共體時艱,但是等公司真的不賺錢了,公司就會這勞工成本太高了,它要搬到其它成本更低的地方才能活下去。而美國公司還是一樣賺錢,因為它的政府、公司、消費者都可以舉債。那這些債都是誰買?中國政府?台灣政府?這到底是一個什麼世界?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indifference points

經濟學一定會講兩個商品之間的等價效應。任何等價線上的兩個點代表兩個商品的等價效果。舉加薪與休假為例,加薪1000塊跟多放一天年假是相等的,加薪800跟多放二天年假可能也是相等的,因為效應相同所以一般人對在這條線上的加薪或是放年假之間的差異是沒有。
不過當參考點不同時,每個人選擇不同的方案的感覺也會不同。例如,從Virginia搬到Connecticut, 我跟我老婆的想法就會不同。搬到Connecticut我有工作有收入,相對來說Connecticut的高消費對我來說就比較不成問題,所以我選擇搬來這裡。而我老婆的參考對就不一樣了,她比較的是有沒有Outlet, 有沒有中國超市,有沒有Mall,有沒有Coach,距離朋友很遠。當她想到這些時,她會認為維持現狀比較好。
理性的來看,Connecticut跟Virginia之間的utility應該是有一條等價線,而且對每個人來說,這條等價線應該都適用。只要是理性的思考總能找到一個平衡的點。為什麼我跟我老婆之間的想法會差這麼多?
參考點差很多,如果你的薪水100萬年假10天,那加薪1萬跟加年假1天對你的價值來說差很多,如果年新10萬年假也是10天,那加薪1萬跟加年假一天你可能會選加薪。這個參考點就是你現在的狀況 。如果你覺得搬家沒什麼損失,那就可以比較理性的選擇,如果搬家對你來說是一種損失,那你就會比較想維持現狀。

人對失去一件東西的感傷程度會大於得到同一件東西所帶來的快樂程度。如果失去一個包包讓你傷心10天,那得到一個相同的包包可能只會讓你快樂7天。

一個限量coach包要1000美金,你好不容易從ebay用1500標到這個包包,當有人出價3000美金跟你買,你不會賣。當你有這個包包時,3000塊你都不賣,但是你沒有這個包包時,超過2000你就不買。為什麼會這樣?
當你沒有這個包包時,你想到的是得到這個包包的快樂。而當你已經有了這個包包,你想到的是失去這個包包的痛苦。同樣價值的東西,失去的痛苦永遠比得到的快樂還要多。這樣的差異反應在買入跟賣出的價值上。

在context aware application中,如何讓機器能學習到人的loss aversion attitude?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統計與偶然

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第16章。

一計程車司機在台北市晚上肈事逃逸,而在市內只有藍跟綠兩個計程車行在營運。

  • 85%的計程車是綠的,而15%是藍的。
  • 目擊者說 肈事的計程車是藍的。法官模擬現場環境,發現該目擊者能正確辨識80%的計程車顏色。
如果你是法官,你認為藍色計程車要負責嗎?你的信心有多少?80%?還是41%??
正確估算是藍色的機率應該是41%。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是80%。

P(B)=0.15
P(SawB)=0.15*0.8+0.85*0.2=0.12+0.17=0.29
P(SawB|B)=0.8
P(B|SawB)=P(SawB|B)*P(B)/P(SawB)=0.8*.15/.29=.41...
----------------------------------------------------------------------------------------------------
  • 藍跟綠的數量一樣,不過85%的意外是由綠計程車所引起。
  • 目擊者說 肈事的計程車是藍的。法官模擬現場環境,發現該目擊者能正確辨識80%的計程車顏色。 
如果你是法官,你認為藍色計程車要負責嗎?你的信心有多少?80%?還是?? 
----------------------------------------------------------------------------------------------------
計算方法是一樣的不過,這次大部分的人就不會認為是80%了。因為第一項的數據馬上會被考慮到。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有趣的邏輯問題

這個問題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第15章主要討論的主題。這個問題連大部分的統計專家都會出錯。當我們遇到這類問題時,雖然我們知道正確答案,但是我們還是會不停的出錯。


-----------------------------------------------------------------------------------------------------------
琳達31歲,單身,外向,聰明,大學生,主修哲學。她關注歧視與社會正義等議題,而且她也參與反核運動。

請問你覺得下列那一項最有可能形容琳達?

  1. 琳達是一個銀行櫃員
  2. 琳達是一個女性運動主義者的銀行櫃員


根據上面的描述,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選第二個選項。可是正確答案應該是1。為什麼?根據條件機率,第一個選項的機率一定大於第二個選項,而題目是問最有可能形容琳達,所以第一個選項答對的機率一定大於第二個選項。
--------------------------------------------------------------------------------------------------------

你覺得那下面的情境,那一個機率大?

  1. 明年北美大洪水,造成1000人死亡
  2. 明年加州地震引起大洪水,造成1000人死亡

很多人會選第二個選項。
--------------------------------------------------------------------------------------------------------
那如果問題是
  1. 馬克有頭髮
  2. 馬克有金頭髮
  1. 麥克是老師
  2. 麥克是老師而且他走路上班
------------------------------------------------------------------------------------------------------
當描述越詳細時,越會讓人們傾向去選擇這個答案。而越詳細不代表機率越大,你是不是犯了這些邏輯的錯誤?有時詳細的資訊讓我們覺得故事更合理,所以我們會傾向更合理的答案而不是機率大的答案。像是加州發生地震與北美發生大洪水相比,人們會覺得更合理,但是機率上第二個選擇絕對大於第一個選擇。

那為什麼最後這兩題描述得更詳細,但是我們又不會選錯?那是因為詳細的資訊不會讓我們覺得更合理,我們不會把合理與機率搞混。





911與瘦肉精

這兩件事看起來沒什麼關係。

911對美國人來說是很大的衝擊,除了南北戰爭跟珍珠港事件之外,在911之前,美國從來沒有被入侵過,對美國人來說,911是很嚴重的入侵事件。不過我不是美國人,對我來說911只是一個恐怖攻擊,死傷人數?我忘了,不過絕對沒有阿富汗、伊拉克、達佛這些因戰爭死亡的人數來得多,也沒有一年因天災死亡的人來得多。它就像是阿富汗伊拉克的恐怖攻擊一樣。只是因為媒體主觀的報導將911過渡報導,而產生比這些"國外"戰爭或天災而死還嚴重的感覺。以一個單一意外事件來說,911的死亡人數不是最多,但是新聞媒體報導的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對美國人來說,外國人都不懂911的痛?

那瘦肉精呢?從統計的角度來看,瘦肉精對人體的影响未知,也未傳出因為瘦肉精而死亡的例子。相對於其它的食品填加物來說,其對人體健康的影响相對小,因為它可以從人體中排出,但是媒體對於瘦肉精的報導強度,卻像是美國媒體對911的報導一樣。對台灣人來說,美國人都不懂台灣人對瘦肉精的痛?


911跟瘦肉精報導讓美國跟台灣民眾產生了Availability Biases (??)。Availability Biases是指大眾對風險的認知與實際風險的差異。根據Slovic, Lichtenstein, 跟Fischhoff的研究,大眾對健康風險的認知與實際統計結果有很大的差異,舉例:

  • 心臟病死亡人數比所有的意外死亡總合還高,但是80%的受訪者認為意外死亡人數比較多。
  • 氣喘死亡人數是風災人數的20倍,但是受訪者普遍認為風災死亡人數較高。
  • 被閃電擊中而死亡的人數比肉毒桿菌多出52倍,與受訪者認知相反。
  • 受訪者認為死於疾病的人相當於意外死亡人數,但是實際統計疾病死亡人數約18倍意外死亡人數。
  • 意外死亡與糖尿病死亡人數約1比4,但是受訪者普遍認為意外死亡人數是糖尿病的300倍。
這些結果可以歸因於媒體對這些事件報導的強度。而我們對於這些事件的認知會受到媒體報導的情緒強度所影响而產生扭曲。而置身於事件中,個人很難理性的去用統計去分析其真實的風險,而且在團體中,為了維持團體的合諧,個人也容易受到同儕的意見影响而無法獨立作出判斷。舉例來說,Christine很理性的分析瘦肉精風險並提出意見時,她很可能因此而失去一些朋友。

當媒體報導強度影响政策規劃制定時,政府必須調整資源來處理這些過度被強調的事件,相對的,其它更需要資源的事件反而被乎略了。這樣是不是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

從另一方面來看,政府相對於被動,這樣的媒體報導能給政府一些壓力,讓政府把事情做好。花再多的資源只要是對民眾好的政策都是應該做的?

我們能不能從這兩個角度中找到平衡點?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Priming

Priming的意思是說人的身跟心會相互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嘴角上揚微笑時,你的心情也會變好,當你心情變好了,你的嘴會裂得更開。有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告訴受測者這個實驗是要測試耳機的受震能力。他要求受測者在聽音樂時左右 搖頭 或是上下點頭,在寫下對這個耳機的評價。其實兩個耳機沒有任何差別,不過他發現上下點頭的人給的評價比左右的要好。他的結論是點頭是多表讚同而搖頭是反對,而這樣身的行為也影响到心的意見。

相對的一個例子是心理學家要求受訪者從選定的文字中拼出一個句字,這些字影含了一些老年的字,例如Florida, Sun, Beach...。接者他再要求受訪者到另一個地點接受第二個測試。當然第二個測試一點都不重要,心理學家只是想測試受訪者在完成第一個測試之後走到第二個測試點的時間,他發現,當受測者拼出跟老年有關的句字之後,他們走路的速度也變慢了。這是心影响身的例子。

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一個公司廚房內的誠實咖啡機上貼上不同的圖片,來觀察員工平圴付多少錢來買一杯咖啡。心理學家發現當貼上一個瞪大的眼睛時,員工付比較多錢,而且眼神的不同也會影响員工的付多少錢。雖然員工都知道沒有人監視他們,不過眼睛就影含了監視的意思,而使員工心理上有被監視的感覺,從而付更合理的價錢來買咖啡。

Wash, Wish, Soup, Soap之間看來沒什麼關係。心理學家要受測者回想自己覺得罪惡跟快樂的事,再要求他們拼出W_ _H,  S_ _P,  有罪惡感的受訪者多拼出Wash跟SOAP,而快樂的受訪者則拼出Wish跟Soup。心理學家的結論是有罪惡感的人會想要用Soap  來Wash 洗掉罪惡感。

Kathleen Vohs作了一個很讓人震驚的實驗。當實驗背景讓人連想到錢時,受測者會堅持更久的時間在解決困難的問題,而且會更自私不願幫助別人,更不願意跟人溝通。

這個實驗結論能不能拿來解釋台灣南北的差異?中國走向資本主義所產生的問題?一切向錢看所帶來的問題?

Priming跟Anchoring本質上有什麼差別?Priming是指事物相關联(association)所產生的联想?而anchoring是一種誤導,一種錯誤的联想?

Priming我想用最多的還是在行銷上。使用apple的產品是不是讓消費者產生跟Jobs同在的联想?讓自己也變成充滿創意的人?還有其它的例子嗎?

系統1與系統2 part 2

系統1是直覺的衝動的,而系統2是計算的理性的。看來我們應該多使用系統2來作決策?可惜系統2還有一個特性,懶惰與耗力(像個大胖子?)。系統2的導入需要從系統1轉換,也就是說系統1需要判斷是否需要系統2的介入?如果需要,系統2才會啟動。而啟動後,系統2也只能維持很短的運算時間。
Daniel舉了一個使用系統2的例子:以左手打拍子,每打兩拍,將5023這個數字的所有位元加1(下一個數字是6134),如果你覺得太簡單,可以加3試試看。一般人在這個實驗中,只能維持5分鐘。另外,如果你想知道你在做這件事時的身體反應,可以用攝影機錄下你的眼睛,事後觀察你的瞳孔的變化。在需要系統2計算時,瞳孔會放大,計算完後,瞳孔又會再縮小。另外,當計算超過負荷,瞳孔又會縮小(系統2直接放棄?)。這種現象也是為什麼很多poker要帶墨鏡的原因。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依法辦理

今天小飛分享了一篇關於民宿的新聞,他提到了依法辦理是官員用來應付民眾的說詞。我正在看thinking fast and slow 這本書,有一些想法,在這邊記錄下來。

公務員的考試跟訓練的目的是不是在讓公務員都用系統1思考?法律制定的目的就是讓公務員能依法辦理?只要依法辦理,公務員就不會出錯?法令基本上就是heuristic,而公務員是不是都在用heuristic 在作決策?heuristic 就像是人類思考的捷徑,讓人可以直接用系統1來反應?這樣有什麼問題?

好人怕出錯,就說依法辦理?像是民宿的例子?
壞人為了賺錢,也說依法辦理?像是美麗灣的例子?

-----------------------------------------------------------------------
法令分為大陸法系跟海洋法系,那一種法系比較容易造成tragedy of anti-commons?那一種又比較容易造成tragedy of commons?

------------------------------------------------------------------------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12年國教

我記得以前是9年國教時,官員也說要讓學生適性發展,現在12年國教了,也說讓學生適性發展。那什麼是適性發展?是因材施教嗎?如果要因才施教,要怎麼看出學生的才?各級老師都能看出學生的才嗎?當老師說這個學生適合打籃球,那學生家長應該很高興,孩子以後可能是林書豪第二。那如果老師說這個學生適合在餐廳瑞盤子呢?資源回收?黑手?建築工人?家長能接受嗎?台灣社會準備好"尊重"這些職業了嗎?
台灣人如果學不會尊重這些職業,適性發展永遠無法得到出路。畢竟現在受到尊重的職業(台灣之光),只占有少部分1%的台灣人。剩下的99%雖然適性了,卻得不到掌聲,無法維持生活。那適性教育的目的又在那裡呢?當大家都要當總統、醫生、律師、法官、飛行員、王永慶、郭台銘、王健民、林書豪時,誰願意適性發展?

當新聞媒體一直在報台灣之光的時候,我們的教育體系在幹麼?開藍球學校?高爾夫學校?棒球學校?花了這麼多經費是不是要評估一下這些學校能送多少人去NBA, MLB, 跟LPGA? 那剩下的這些沒辦法上去的學生要幹麼?也許可以去CPBL?  SBL? TPGA? 問題是這些台灣聯盟每個都在裝窮,他們又能容納多少的學生?最後這些人跑去那裡了?去當臨時工?賣便當?賣燒烤?這些人的職業反應什麼了?我想是反應了適性跟現實生存之間的衝突矛盾。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社會有多少人?是什麼人?會花多少錢?買票進場看這些未來的台灣之光?換句話說,台灣人能接受這樣的娛樂嗎?我想這個答案應該可以反應在民眾對夢想家事件的觀感。美國人可以花3000美金看一場nba的球賽,可以花500美金去聽一場音樂會,台灣人花300台幣去看一場棒球賽都是很勉強的事。為什麼?

這些教育問題一直都在台灣發生,像是之前科學園區吸引了無數的碩博士生進人園區的"工廠",把大部分的研究資源放在"製程"上,那又有多少資源是放在"設計"上?當工廠的勞力成本提高了,毛利下降了,工廠當然選擇出走。而這些政府花大錢或是減稅的產業又在台灣留下了什麼?

一直說要適性教育,可是教育資源有適性的分配嗎?相對的適性的價值觀又有慢慢的落實嗎?

我自己算是個台灣失敗教育的例子吧。為什麼說我自己是失敗的例子?因為我花了30年的時間才逐漸發現自己的方向,才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國中時表現給老師看(被老師逼著唸書),高中時表現給同學看(同學都在唸書),大學表現給自己看(自己不想唸書),研究所是因為不想做都市計畫的工作才唸資訊(資訊是我唯一好一點的科目),博士是唸給老婆看的(老婆想出國),等自己真的花時間在自己的論文研究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最喜歡研究的是社會心理學。回頭再看看自己走的路才發現自己繞了好長一條路,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做研究。當我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真的很想知道這個官員說的適性教育能不能讓我早點發現自己的"性"。








mental effort

系統1不像系統2需要mental effort。舉一個例子:

左                                     上
           左                          下
右                                                    下
右                                     上
            右                         上
            左                                        下
左                                                    下
            右                                        下


首先從左邊的兩行往下唸(左左右右....),再從右邊的兩行往下唸(上下下上上....)。我想一般人都可以很快而正確的唸出左右兩邊的文字的。這些文字的概念已經變成我們系統1所掌管,並不需要系統2的介入。
如果要你將上面左右兩邊的文字的位置唸出來(左右左左右右...)跟(左左右左...)。你會發現相對於第一個實驗,左邊的文字你可能會唸得慢一點,但是右邊的文字卻不會。

這就像是我們第一次唸吃葡萄皮、石師等文字總是要花一點時間慢慢來。

Mental effort就是區分系統1系統2的重要指標。系統1不需要mental effort而系統2需要。人的天性就是懶惰的,或是說需要保存能量,或是說為了適應環境,人會透過學習,儘量使用系統1來思考,減少系統2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