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自由競爭

台灣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嗎?很明顯的不是。因為消費的量實在是太小了。可以看看台灣有多少的代理商?代理商存在的主要的理由就是原來的廠商認為直接在台灣設點的成本太高了,市場太小了。也因為市場太小,消費量也少,代理商跟原廠的議價能力太低,所以代理商只好提高價錢來補利潤。為了維持市場的優勢,代理商也必須提高其它競爭者的門檻,例如關稅、保固等。像是一些特殊的保固條例,原廠寫是全球保固,但是到了台灣就變成不保固了。社群網路的興起是不是可以改變這樣的狀況?如何改變?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Grab attention: fair trade

你知道你吃的食物經過多少手續,加了多少填加物(為了保存、增色、風味)才到你的口中嗎?那這些手續跟填加物占了這多少比例的售價?那有多少的比例的錢進入了原始生產者手上?又有多少比例是用在運輸上?
台灣一個小小的地方,只要用機車就可以24小時還繞的地方,也許你吃的東西只要開車半小時就可以到產地,可是在現行的產銷系統下可能要經過2天才能到你的手上。在這途中所增加的價值對消費者來說又是多少?是增加呢?還是減少?也許你在7-11就能買到這個產品,所以很方便,對你來說是增加了價值,因為你可以把時間花在其它更有價值的事物上。也許因為運輸、加工,產品的營養被破壞了,甚至因為填加物而影响你的身體健康,對你來說減少了價值。如果說對消費者來說價值減少了,那這些價值跑到那了?我想應該是跑到中間商去了。因為原始生產者沒有跟中間商議價的能力,因為他們只知道如何生產,不知道市場行情,他們只知道如何大量生產,卻不知道如何推銷。所以有人來收購,他們就很高興了,價錢再差也是還是會接受。政治人物每到選舉利用一下這些農民就走,實際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常在想,到底這些民意代表跟農民比較好,還是跟中間盤商比較好?再加上只有大量生產才有利潤,那小面積的農民怎麼辦?
我想這個問題要從消費者來著手。增加消費者對食品來源的認知,讓消費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如果食品能像保特瓶一樣有編號,這些編號代表食品加工的手續,這樣消費者就能了解自己選擇的食物的相對新鮮程度跟手續。或是購物地點跟原產地的距離跟生產時間,來讓消費者了解自己選擇的食物經過多久的運輸及運輸距離。
另外,也可以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商店收購當地的食材。例如Chipotle會收購當地的食材,five guys會公告食材的來源。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password: to be or not to be

每次幫老婆申請電子帳號,對我來說真的是很累的事。因為她總是記不起自己的password。申請前我都會跟她再三確認請她記得,不過她9成都會忘記。我想應該很多人對password這東西接受度非常的低,要讓這些人使用複雜的password真的是太困難了,忘記password而要回復重設的過程說真的太麻煩了。有什麼特別的機制能讓使用者不用記password?
用生物辨識?指紋掃瞄?臉譜?聲紋?
用challenge?用facebook裡面的事件來challenge使用者來達到認証的效果?能不能用使用者現有的朋友來產生challenge?例如,利用忠實粉絲產生的結果,再根據這些粉絲的訊息或是活動來產生challenge? 例如某年某月sandy發了一封訊息,你的回應是什麼?你認識green這個人嗎?他唸過umbc嗎?
這個challenge的方式常用在電話確認身上,像是信用卡公司會問你上次花了100塊在那一家公司?不過這些訊息都是只有個人跟銀行知道,在臉書上算半公開,是否會有問題?這個方式的優點是問題都是動態的,使用者不容易忘記。


Iphone vs Android

剛看了一篇新聞說HTC要把出產的手機型號減少而專注在比較高階的產品,也就是說要像intel一樣一直提高手機的硬體規格。我想這樣的作法是合理的,客戶喜歡什麼東西,就製造什麼東西,從往年的銷售記錄來修改今年的策略是合理的。這也顯示用HTC手機的人跟用Apple的人所想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問題是你的客戶是那些人?android有沒有去分析買apple的是那些人?買android的又是那些人?使用HTC的人喜歡高規格、喜歡能擴充、喜歡自由軟體,這些人就像使用PC的玩遊戲一樣,每次有新的遊戲就要升級一次系統。跟遊戲者能從新的遊戲中得到滿足一樣,這些使用Android系統的人也能從硬體的規格中得到滿足。而使用Iphone的人呢?從使用android的人眼中來看,iphone是封閉的、貴的、流行的、不能擴充的,買iphone的人都是為了趕流行。我在買iphone之前的想法就是這樣,之後我多多少少對這樣的想法改變了。我第一次進Apple store時,發現有三分之一的顧客是白頭髮的老人家。這些老人家坐在店裡要服務員教他們怎麼使用email。這個景象給我很大的衝擊,老人家對科技的接受度應該是最低的,為什麼他們會主動進apple店,來買ipad學email怎麼申請?怎麼用?這些都是因為apple。Android做得到嗎?我認為是做不到的。
Sandy前陣子問我要買那一台相機好?她想要拍小孩。我試著用Android模式跟她說那一種相機比較適合她,我發現她根本不想花時間在了解拍照的基本原理,她只是想要買一台可以拍好自己寶貝女兒的相機。我應該用iphone模式跟她說,某一台相機就是你要的,而不用解釋太多。我想這是Android陣營想要提升市占率會遇到的問題,如何把老人家或是不想懂科技的人拉近店裡面來接受新的科技?android如果只是想要像PC模式一樣,要現有的使用者一直升級,早晚會像PC時代一樣。
那iphone有什麼問題?iphone的優點就是它的缺點。它的優點就是簡單易用,在他的human interaction guide中,apple要求designer使用固定的介面操作,因為使用者拿到iphone之後,服務員會教他們基本的操作,而這些操作就是使用者唯一要學的操作,不管任何iphone軟體他們都可以上手。這就是iphone能成功的其中一半因素,面對新的軟體,使用者不再有學習障礙。這對使用者接受度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並不是每個人都愛學習新的事物,每個人都有他自已的習慣領域,習慣之後就很難改變。iphone因此也把使用者帶進apple的習慣領域,使用者很容易就能判斷某一個軟體是不是他要的,只要是使用者不喜歡的介面,這個軟體就被打入冷宮了,再加上安裝跟移除軟體很簡單(比windows linux簡單太多了),用個30秒就能決定是不是要留下這個程式。這看起來很好,可是這對程式設計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設計師不能再用使用說明書來教使用者怎麼用程式,而且有一些商務應用程式本來就含有很多不同的變數需要一些跟iphone不一樣的介面來引導使用者使用軟體。想要在iphone上做好商業應用對使用者跟設計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對我來說不管是android或是iphone能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每個人用這些產品就是打電話上網聊天玩遊戲。但是每個人在使用這些產品的心理滿足是完全不一樣的。怎麼樣從iphone的經驗中學習讓老人家也能很樂意的進android的店去學習簡單的email?主動的註冊gmail帳號?進而購買android的產品?同時又能把android的應用帶入企對應用環境?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My idea vs Yours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寶寶超可愛的,但是好像別人都看不太出來?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創意超級讚,但是別人都不這麼認為?這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東西最好,不管實質的還是抽象的。如果不是我創造的,那它就值不了多少錢。
如果想讓你的老闆採納你的意見,你就要讓他覺得這是他的創意,或是讓他參與創意生成的過程。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工作的意義

我發現美國人對自己的工作所抱的熱忱比台灣人要高一些。工作對美國人來說除了溫飽之外,有某一種意義,一種支持他們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這種意義有人認為是很重要的,是一種人跟動物之間的主要差別。這種意義有可能是成就感,當然啦賺很多錢也是成就感,但是服務別人更是一種成就感,像是美國大兵對美國人來說就是一種很了不得的服務。如果你來美國,你常可以看見很多美國大兵在機場會被別的美國人致意或搭訕,這是美國人對大兵們的服務表達他們的感謝,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美國人對大兵們所從事的"服務"很認同,但是從服務觀點來看,這是一種很好的啟發。
台灣呢?如果人家問你,你是做什麼的?你會不會很樂意、滿意的讓人家知道?如果你是園區的作業員,你會告訴人家你是作業員還是說你在園區上班?那別人會怎麼回答?也許大部分的人會說在園區上班,人家就會覺得你應該過得還不錯,可是你自己知道你雖然在園區上班,你也不是那些報導中說的年薪上百萬的一群, 也許你說你是作業員,人家也許就不會再接話下去,把話題轉移了。為什麼?作業員不好嗎?在大家的印象中,作業員就只是個圖溫飽的工作,一個無法提供任何意義的工作?在台灣到底有多少GDP是這些人生產出來的?無意義的GDP會成長嗎?還是只會一直降低?
美國是一個充滿創意的國家,我想很大的因素就是人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忱,有動力去思考其工作的意義。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那台灣如果要走創意產業是不是要讓人的工作能有除了溫飽以外的意義?該怎麼做才能讓人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

環保工作是驕傲的?資添回收是丟臉的?

farmer's online market

之前有聽過台灣很多上班族會去租一小塊地來種自己想吃的菜,像是我老婆的妹妹的老公(??),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去顧菜,還要回來趕上班,這對一般想吃自己種的菜或是吃有機菜的人實在是要很大的動力啊。
這讓我有一個想法,先去收集(集中)閒置農地,然後開放給想種菜的消費者,讓他們種菜。根據他們想種的菜,系統可以自動產生種菜的行程表(多久要澆水、施肥、除蟲)、材料表(除菜、除蟲、肥料、人力)、預算表、天氣預測等,使用者可以相互合作排程來照顧他們自己或是同伴的菜,如果還是排不上的話再花錢請地主來照顧 或是其它人力(臨時工?)。再加上線上(手機)的系統來全程顯示菜的進度並提供正常生長的參考,如果進度落後的話再給予專業農夫或其他人的意見。
這樣的合作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多菜的選擇,如果菜的產量大於自己想吃的量還可以到線上集中市場販售。外加利用社群農民的背書來保証菜的品質或是只賣給親朋好友這樣的限制。同時合作也讓農民能持續有動力跟壓力參與。這樣就是一個線上的農夫市場了。
還有什麼要注意的?怎麼保持農夫們的興趣?加入股東機制?很多人想吃有機菜可是不想種,可以投資想種菜的農民,到時生產出的菜有優先購買權或是所有權?
這應該可以延伸到養豬雞鴨等。
另一個方向是讓消費者直接線上認購(預購)菜。


Farmer's market 3

在美國想要天天買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一個礼拜買一次菜是很正常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在costco每個人都是一整車滿滿的食物。買回來放冰箱,每天的任務就是把冰箱的東西換到你的肚子裡。有時牛肉放在冰箱一個月也是很可能的。看起來很久,可是在買到食物之前,你知道你每天吃的食物經過多少流程才到你的手上嗎?都市化或工業化之前的食物處理流程很簡單,農夫一大早採完食物後,經過洗滌就直接到市場中販賣,媽媽買回來之後,當天就會吃完。在這種模式下,人能吃到最鮮的食物,如果食物有什麼問題,也能馬上知道是什麼環結出錯。現在呢?因為都市化?工業化?服務化?you name it...所有食物的處理流程都拉長了。農業自動化讓農民不需要大量的人手也能生產更多的食物,但是農民也缺乏銷售這些食物的管道。這時盤商就進來收購及分銷食物而形成更複雜的供銷系統,為了增加競爭力,每一個環節都想辦法把簡單的產品加值。因為流程拉長了,如果發生問題要找出錯誤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像半年前?美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調查中還發生錯誤,以為原因是小黃瓜,結果是波菜,也因為這個錯誤造成小黃瓜的銷售銳減。
在美國發生這種事看起來很正常,那在台灣呢?你吃的食物來源也許只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可是它實際可能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到你的手上。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台灣的消費者吃到更新鮮,更健康的食物?從減少食物處理的程序?食物的履歷?或是讓消費者能從價錢以外的因素來選擇食物?
最近在想一個手機程式,這個程式可以讓使用者用照相或掃描的方式來搜尋食物的處理流程。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如何問問題?

三個基本原則:問什麼?怎麼問?什麼時候問?

情緒強度:問題本身會引起對象的情緒強度,例如:溫室效應對人的影响太遠了,能產生的情緒反應太低,但是一個絕症小孩(生與死)能引起很大的情緒反應。
親密(蜜?)度,社會距離:對象跟問問題的人之間的社會距離,例如家人是很親近的,但是名人是很遠的。
                         
                                                          引起的情緒強度
                                        低(温室效應)                    高(生或死)
                           
                  遠(名人)           邀請(invite)                       要求(require)            
親密度              
                  近(家人)           詢問(ask)                          訴說(tell)

根據上面的表來看,該用什麼方法來問呢?
1. 你參加直銷公司,向朋友推銷商品或請他加入會員?(ask)
2. 家人生病急需用錢,想跟朋友借錢?(tell)
3. 家人生病,他想見馬總統一面?(require)
4. 學校辦環保募捐,小孩想請馬總統參加?(invite)

很顯然的,每一種問法產生的影响不同,但是如果能改變這兩個維度的強度也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題4,小學校募款想請馬總統來,用邀請應該是最適合的方式,可是他會來的機會應該是很小的,那是不是可以改變這兩個維度,例如透過關係找到跟馬總統社會距離較近的人來問?這時應該從invite -> ask。或是把情緒強度提高(改變募款主題或用情緒化的方式表達問題(framing)),這時應該從invite -> require。或是把兩個維度都提高?invite -> tell?

親密度應該可以從社會網路的方式來提高,而情緒強度應該可以從問題的表現方式(framing)來改變。





Shopping Spree 2

最近老婆要來美國了,她問我可以可以換成AA的機位,她想寄兩個行李,因為她在這邊沒有冬天的衣服...這讓我想到每一次她來美國都是說她沒有春天、夏天、秋天跟冬天的衣服(那我從bmore帶到sandy家的一堆箱子裝的是什麼?)。每次我都跟她說,不用帶,來這邊再買就好了(想說用購物的快樂來讓她打消念頭),不過每次她還是會帶一箱滿滿的衣服來。我想我之前說服她的理由,她應該是都沒聽進去了。那我應該用什麼方法去說服她呢?能不能利用我最近學到的東西來改變她的行為呢?這讓我想到了一些跟快樂有關的研究。 購物讓人感到快樂,所以行銷的目的就是要勾起人們對未來快樂的期望,並把這個期望跟品牌或商品的形象連結起來,逐漸的消費者就會把快樂跟品牌連結在一起。有點像是
               Happy = Have a beautiful bag (畫面中拿著包包的美女很快樂)
               Coach = a beautiful bag (coach logo)
                => Happy = buy a Coach
也有使用反例(加上distraction)來行銷
               I am unHappy (current status: 水災, 地震,...)
               unHappy because of 馬英九 (anchoring)
               => to Be Happy = remove 馬英九 (mental counting, hint) 
這個模式可以用在很多的領域,例如:選舉、行銷、政治、慈善募捐....。不同的運作模式可以讓人朝向正面或負面的方向思考。 顯然,我老婆是把快樂跟衣服連結在一起了,那我要怎麼樣讓她把"不快樂"跟衣服連想在一起(這個應該比我的博士論文還難)?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Semantic Web and Photo Tagging

剛剛在吃午餐的時候順便看Facebook朋友的一些留言,讓我想到前幾天面試了一家可能做跟semantic web有關計畫的公司談到了一些ontology的想法。Ontology在科技產業是一種表達semantic(語意?)的方法。ontology是為了讓機器能了解一些語意,知道什麼東西應該跟什麼東西歸為同類,或者是分為異類。給個簡單的例子,10年前一個同研究室的學長在google上搜尋"女排"這兩個字,他發現google把"美少女排行榜"也例出來了(當然啦,如果現在這麼做應該是不會出現想同的情況)。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google一開始是用關鍵字搜尋,只要有女排這兩個字連在一起的,它都會列出來,google是不懂女排這兩個字的意義只是做字面上的查詢。semantic web就是想讓機器能夠了解文字背後的語意。ontology就是要把有關的概念放在一起,不同的概念要隔開。semantic web也不是只針對文字,而是針對所有多媒體。例如,音樂風格(Pandora, last fm),photo tagging,video comments and tagging。 在facebook上有一個功能叫tagging,你可以在photo上加註人的名字也可以對photo寫一些評語,例如"帥氣"。每個人都可以對朋友或自己的照片加註,帥氣、很帥、很醜、很幸福、.....。那如果幫朋友的照片加註"帥氣",會不會跟布萊德彼特、李奧納多、背客漢的照片產生關連呢?換句話說,以後用google picture搜尋會不會發現你朋友的照片跟這些明星一起出現呢?另外根據一些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人很容易對自己擁有的東西高估其價值,對別人的東西低估其價值,另一方面,人對很美、很帥這些價值通常都能給出相同的評價(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意,小布很帥,小朱很美)。那如果在ontology分類學習的過程中考慮到這個客觀或主觀的評價,會不會對ontology的使用產生更準確的結果?

提升薪資水準

能不能透過政府的稅收政策來鼓勵企業提高員工的薪資?例如,提高薪資支出的扣除額或加成?讓企業能透過提高薪資支出來達到節稅的目的?有那些關鍵因素?會不會跟原來的稅收減免衝突?相對於規範勞動最低薪資,提供誘因讓企業提高薪水的支出,改變企業的成本結構,似乎是會有比較好的效果。該如何驗証?計量模型?還是用行為實驗? 改變稅收政策的動機是什麼?要不要先檢討現行的稅收政策?不同的產業不同的企業使用的節稅方式有什麼不同? 新稅收政策對稅收的影响?正面?負面?效果?通澎?消費? 這樣的政策應該在那個薪資水準實施?(simulation?)

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Shopping Spree

shopping spree應該可以翻成購物狂。持有一件東西得到的快樂通常很短暫,有些人需要維持快樂的感覺,所以會持續的買東西。
我想到一個問題,擁有一台mac book pro的快樂能持續多久?那擁有一台lenovo x301呢?mac book air vs toshiba z835?Iphone vs HTC?
從apple的角度來看,apple希望使用者持有apple產品的快樂感能持續久一點還是短一點?產品週期的設計是不是要考慮到這個? HTC的產品週期呢?

I don't care.

"I don't care; I will do it anyway."  一個患癌症的小女孩跟父母說,等她出了醫院她要賣lemonade 存錢來幫助其它的癌症小孩。父母跟她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個小女孩說了這句話。
我看了這段話,想起吳江跟我說我的論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完,我那時跟他說,我想要做完,至少要做到我認為它是完整的,如果要花更多時間,那就這樣吧,  I don't care; I will do it anyway.  也許這是我在學術界最後的一個project,也許是我最後一個犯錯而沒什麼處罰的學生特權,至少我要離開的很完美。

讀書報告Dragonfly effect

今天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我很喜歡這樣的書,因為兩個作者都是學者,他們除了忙著寫計劃、寫論文、帶學生、上課之外,他們還把自己的研究寫成讓一般人能看得懂的書,一本大家都可以照著上面的lists一步一步實踐的書。最後Dan Ariely還寫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來告訴大家怎麼用這本書。我猜他們也用了書中提到的方法來推銷這本書。以下列出書中幾個步驟(FGET),用來提醒我自己。
FOCUS on ONE goal:
1) Humanistic: 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害怕什麼?你想讓他們做什麼?如何讓他們保持興趣 (分享共同的經驗?價值?目標?)
2) Actionable: 大目標(a macro goal)是什麼?小目標(many micro goals)是什麼?大目標是你想解決的問題,小目標是你的對象能做的事情。
3) Testable (Don't predict, MEASURE and RESPOND): 定義量化數據指標,隨時監控成效,定義Milestones and Deadlines。(Achieving more, smaller successes works as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d sustains momentum).
4) Clarity: 清楚的目標,一次做一件事。
5) Happiness: 確定目標對自己與對象都是有意義的。
---------------------------------------------------------------------------------
Single concrete goal -> micro goals and metrics -> prototyped and designed for feedback -> updated plan based on feedback.
--------------------------------------------------------------------------------

GRAB Attention:
1) Get Personal: 引起聽眾的情緒,讓聽眾了解事情與之習習相關。
2) Deliver the Unexpected: 什麼東西是對聽眾來說是重要的?用簡單的數據引起聽眾的注意。問聽眾一個問題,使用幽默(幽誰的默?)
3) Visualize Your Message: Graph is better than table, and table is better than sentences.
4) Make a Visceral Connection: 使用顏色及聲音( Pink -> breast cancer, Coke -> red,  Southwest -> ding, Intel -> chime)

ENGAGE:
1) Tell a GOOD story: (Thnk arcs, Start wide, Know when to shut up)
2) Empathzie: 什麼東西對聽眾來說是重要的?個人相關的?
3) Be Authentic: 說自己的故事,什麼東西對你自己是重要的?真實的?個人的?
4) Match the media: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媒體喜好,使用任何可用的媒體。

TAKE ACTION:
1) Make it easy: 讓你的聽眾認為這些行動是舉手之勞。(要求聽眾做小的務實的行動、提供行動方法、鼓勵聽眾)
2) Make it fun: 使用狀態圖像(三等兵, 士官...),使用分數,排行榜。
3) Tailor: 利用loyalty programe來促使聽眾行動。
4) Be Open: 讓任何人都可以行動

例子?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SOPA運動

SOPA是最近美國吵很兇的一個提案,可以說是矽谷跟好來烏之間的戰爭。SOPA簡單的說,美國政府有權把疑似宣傳盗版的海外網站透過DNS block的手段來停止其運作。贊成的一方是說這樣可以增加稅收跟就業,反對的是說網站無法在這樣的法令下運行,例如土豆網(美國之外),如果有人上傳疑似盗版的影片,那站方有責任移除這個影片,若是有限時間內不移除,那美國政府有權關閉該網站,當然不是實質的關閉,而是讓人找不到這個網站。
這幾天很多矽谷公司開始在網站上推廣反sopa的言論,要求使用者寫信給國會議員表達反對sopa的意見。基本上SOPA是典型的由大公司,例如CNN的母公司跟一些電影出版商,透過國會說客來說服議員的法案。不用想也知道這些說客手上有多少資源來說服議員支持這個法案。為了反對這個法案,很多網站利用非傳統的方式(花錢買說客)來動員選民(網友)來影响這個法案。
這樣的事件讓我想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如果在網路上動員網友?可以複制這樣的運動來影响台灣立法的過程嗎?第二個問題跟經濟有關,這些片商是如何算出因盗版而損失的稅收跟就業人數?
在美國有遊說法來規範說客對立法者的投資,所以一般民眾可以很容易取得某一個公司花在議員遊說的支出。也有公開管道來支持或反對議員對某一法案的態度。在台灣,一般民眾只能透過電視新聞來了解立法的過程,對於誰支持?誰反對?法案的內容?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知半解。雖然這些法案對民眾有長遠的影响,但是通常因為相對於近程的影响(例如地方建設--distraction)很小,對大部人來說激起的情緒也相對低,再加上新聞是如何包裝這樣的法案(圖像情緒?長篇理性?)也影响民眾對法案的真實認知。等真的被這個法令影响了,再來生氣、再來上街抗議。
反SOPA運動讓我看到了網路上的動員也能讓網友離開網路,來支持或反對現實生活中影响民眾的法令。那想要成功的在網路上發起這樣的運動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我觀察到的是很多人用簡單的影片把這個法令對每個網友的影响表達出來,再利用社群網路來分享,很重要的,這些影片也把網友能做什麼也給寫出來,有些還直接提供樣版信讓觀眾直接使用,並提供各議員的通訊管道,還有公告有那些企業支持或反對這個法案,並要求民眾對這些支持的公司施加壓力。這樣的運動成功的吸引民眾的注意,並讓民眾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甚至提供方便的工具(sopa scanner, 用來掃商品條碼並顯示製造商是支持還是反對sopa)來讓民眾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一個用社群網站來做社會運動的一個好例子,至於這個運動會不會成功,最近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這兩天看到幾個台灣立法的新聞,心裡一直有一個想法。到底我們應該怎麼利用社群網站來發動社會運動?有什麼有效的程序或因素?

另一個問題是,這個失業率跟稅收減少 是如何算出來的?假設把盗版影片都移除了,網友沒辦法在從網路上下載影片了,這代表這些網友們就會花錢進戲院看這些影片嗎?我的想法是不全然會,那如果用這樣的假設算出來的工作機會跟稅收準嗎?那法案通過是不會造成一些創意人才的流失?這有點像是雞生蛋的問題了。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快樂跟痛苦

人是有適應性的,人就像冷水煮青蛙中的青蛙,會慢慢的適應痛苦跟快樂。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想會買些新玩意,例如notebook...,買之前我都會想買了這個之後,我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這是一種對未來快樂的想像,可是當我買到這個東西以後,快樂的效應會減少的很快,最後我又回到了買東西之前的快樂程度。然後我又會提醒我自己我要買新玩意,周而復使的就像是毒品一樣。
那痛苦呢?痛苦的運作方式不一樣。人會逃避痛苦,所以遇到痛苦的事,人都會想辦法拖延它。逐漸的拖延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放棄。雖然說它的運作方式不同,但是從快樂的角度來看,拖延就像是追尋快樂一樣,短時間的快樂漸漸不夠,所以拖得越來越久,最後放棄。
每個人尋找快樂的方式不一樣,不過很懂人類社會行為的人利用這些人的缺陷,告訴大家花錢是尋找快樂最容易的方式。在美國這個消費國家就是這樣,上到政府要大家多消費,下到服務公司,想盡辦法要你消費。買iphone就是一個例子,買iphone讓人快樂,讓人覺得他可以用iphone做很多事。當大家從iphone的快樂中逐漸醒來時,下一代的iphone又出來了,大家又有追逐的目標了。apple這家公司真的很厲害,抓到了人性。連從不寫email的阿公阿媽都到apple店來學email買ipod。htc,nokia, blackberry可以做到嗎?
逃避痛苦的模式跟追尋快樂的模式又不一樣,大家都只有一種方式,能不面對就不面對、能拖就拖。人要花很大的時間跟成本來說服自己不要拖,雖然大家都知道拖了只會把事情變得更嚴重。Dan Ariely說了他自己克服痛苦的方法,把自己最喜歡的事跟最痛苦的事合在一起。例如要運動減肥,就固定在看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時運動。有效嗎?對我好像有效,不過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驗証。

痛苦的回憶跟經歷痛苦的時間長短無關,而是最痛苦的程度(peak)跟最後痛苦的程度的平均來決定。所以如果要降低痛苦的回憶應該要降低peak 或是最後的痛苦程度。


主治醫師

有一個網友分享了一部關於台灣禽流感的影片( http://tw.nextmedia.com/animation/h1n1 ),並問我有什麼看法?我完整看完了這部影片,我也有很多想法。
1. 這種影片的拍攝方式很像Michael Moore,很容易把人的情緒引出來。誰的情緒?我猜都是那些無能為力的人的情緒吧。很顯然,作者提起了大家的興趣,那接下來呢?這些無能為力的人能作些什麼?按'讚'嗎?如果有人能帶把這些情緒化作行動?目標是什麼?達到這些目標有什麼小標地?有什麼針對這些小標地的可行的行動方針?有什麼衡量這些行動的指標?這些行動改變了什麼?
2. 如果我坐在這些局長、所長的位置上,我會怎麼做?如果我是相關產業的人,我會怎麼做?如果我是消費者我會怎麼做?
3. 社群網站能做些什麼?在美國最近有很多線上社群在提倡反SOPA跟反PIPA的運動,這些聲音都已經進入白宮了。那台灣的社群能做些什麼?怎麼做?誰來做?
4. 影片中作者充滿了無力感,這對提起情緒來說是很有用,但是最好再加上一些方向讓觀眾能體認到自己能改變些什麼?Michael Moore會提醒觀眾你的一票很重要,那作者提出了什麼?

說這些跟主治醫生這個標題有什麼關係?看完這個影片讓我想到我之前在一個育兒網站上看到的一個對話,他說主治醫生不一定是醫術最好的人,但是一定是最會做人的人。我想這句話可以用在各行各業,包含公私部門。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Dragonfly effects,教人怎麼用社群網路來做社會運動,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推薦。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Distraction

Distraction轉移焦點,大到政治、商業,小到夫妻吵架都可以用到的一種策略。每當政治人物或私人公司因為某件事被關注時,引起一般民眾廣泛的注意時,通常都會有另一個重大的新聞把這件事給壓過去。例如,台塑的公安事件。
人的天性就是會專注於讓他驚訝的事情上,隨著時間的進行,驚訝的程度會逐漸下降(這要歸功於人有很強的適應力)。這種策略就是利用人的這種天性來轉移對此事物的關注。
最近台灣發生一些大事,美國牛肉進口問題,華裔NBA球員,日本人打台灣人。感覺上台灣人一下子要接受很多資訊,但是人的資訊處理能力是有限的,當資訊量過多時,資訊過濾的功能就會被啟動,把這些訊息依照某一種模式有效的過濾吸收。舉一個例子,很多台灣人喜歡看新聞節目來了解周遭的事情,而新聞是一種單向的、權威的媒體,長期的接收新聞訊息會讓人"適應"這種模式,漸漸的人就會把這個接收過程簡化。這種簡化的過程就讓新聞媒體變成操縱政治的手段。這種資訊過濾的模式可以說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

還有其它的例子嗎?如果想要減少這種效應,持續增加民眾對特定事務的關注要怎麼做呢?social network可行嗎?

Pursuit of Happiness

What people think makes them happy does not. Happiest people are those who have stopped chasing happiness and instead search for meaningfulness (J. Aaker and A. Smith, 2010).

嘴炮

前幾天上一作網站看到了一篇馬自達事件的文章。有一個傢伙在車展被業代不小心打到頭。最後事情演變成一個新聞事件。
當我再回到這個網站看看這篇文章,我發現已經有超過10000篇回應了。我並沒有全部看過這些文章,我也沒有回應這些文章。我大概可以想到有些什麼樣的回文。有些人會提供自身經歷,有些人會指導這些公司上下階層的人該怎麼做才可以避免這些,有些人會解釋某一方的行為,有些人會進一步支持某一方。
當我看到這個事件,有一件事情讓我很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網路上關注這件事,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花時間來回應這10000篇中的某一篇。說真的理性的想想,你的回文不會改變任何人的想法,當然保証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那為什麼要回別人的文?我能想到的就只有一個效果:爽。
也許是這些人也有類似的經歷,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使得這些人沒辦法像當事人一樣用錄影記錄一切並貼上網。但是回覆當事人的文章會有一種報復的快感。至於報復的對象對這些人來說並沒什麼影响。仔細的想想,讓當事人生氣的是現場的人,可是真的要付出相對大代價的卻是公司。
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書中,作者Dan Ariely提到自身對audi customer service類似的經歷。他把這些經歷轉化成研究問題,再透過實驗來找到這些答案。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他的書。

Dating

有多少人是透過Fb認識、相戀、進而結婚的?我是指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關連的兩個人在facebook上認識而結婚的?又有多少人是在線上遊戲中認識、相戀而結婚的?
我會想比較這兩個不同的環境是因為:一個是現在最流行的社群網站,我相信應該很多人在這裡相識、相戀而結婚;另一個是很容易搞出虛擬戀情的環境(又是一個我從最近一個社會新聞引申出來的想法)。
我想facebook比較像是傳統的相親結婚模式。透過朋友的朋友介紹跟互動才有機會在一起。在介紹之前,雙方媒人會相互比對條件(身高、年齡、薪水、車子、房子...),如果雙沒有排斥,就會進一步交換Id,一起參加共同朋友的活動,再進一步看看是否合適。
而線上遊戲就完全像是speed dating一樣,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人透過幾句簡短的話,來決定是不是要進一步的互動(打怪冒險)。在一起經歷過共同事物後,才有更進一步有現實的互動。
兩種模式的online dating似乎都有人做過。那一種的使用者經驗(滿意度)比較好呢?成功率(或應該說失敗率,因為在成功之前總是失敗)有多高呢?
我的假設是應該 online game的模式下,使用者的成功率跟滿意度會比較高。
在online game模式下,使用者一開始的目的並不全然是要找另一半。那使用者的心態會比較像認識朋友一樣互動,再加上共同經歷一些活動而產生情愫。使用者在決定要不要交往時,不會在乎那些跟自己不對等的條件(身高、體重、年齡...),而會是以更內在的條件為基礎(貼心、幽默、有愛心)。
而facebook模式下,有相親經驗的人應該都能了解這個過程是多麼的.....(監介)。

那要怎麼証明這個假設呢?能透過實驗嗎?
是不是可以結合兩者的特點來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呢?

另一個有趣的實驗:
想像一下,你參加一個大型相親聚會。在入口有一個傢伙會根據你的外貌在你的額頭上貼上一張1到10的號碼,1代表你有完美的內在(你懂的),10代表你有完美的外在(在這個市場,你已經不需要內在了)。你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號碼,但是你可以看到其它所有人的號碼。你的目的就是在這個聚會中找到理想的對象。
假如你只有6分,你會一直堅持去找10分的另一半嗎?如果你只有2分?有一個6分的傢伙來找你,你會接受嗎?
在這裡我要感謝我老婆,在還沒跟你在一起之前一直給我跟你相處的機會,讓我有機會表達我的內在)。還好我們不是在這種聚會中認識的。因為我這個只有4分的傢伙(抱歉,我fb的頭像應該有加一點分),在這種場合是不可能認識10分的你。

其實在這種聚會下,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1) 不管自己的號碼是大是小,大家都會認同10號的外表真的完美。2)我們通常可以透過跟別人的互動了解到自己頭上的號碼是大是小。 3) 知道自己的號碼後,通常我們會調整自己的要求,不會去追求超過自己號碼的人。

Image

這兩天看了一篇滿讓我失落的文章。大概是說人類對統計數字的敏感度很低,但是卻很容易受到圖片的影响。舉一個例子來說,新聞常報導一些因為一些因素造成單一個案的生活變得很慘,隔天馬上一堆人匯款或是送紅包到個案家中。而且這些捐款可能是一般上班家庭短時間很難得到的數目。可是全台像這樣的家庭或是比這個家庭更慘的一定很多,但是他們卻沒法獲得對應的照顧。另一個例子,一隻狗掉進一個洞裡,新聞用了大概一天的連線去報導救援的進度,前後花了上萬美金來救這隻狗。其實同樣遭遇的狗何止這一隻。
作者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測試人對捐款的態度。大概說一下他的作法,他先請人來做個簡單的實驗,內容不重要,結尾時他給受訪者5塊錢,再問他兩個不同的設定。第一個設定是說,現在有一個小孩生病快死了需要治療,可是要花很多錢,你願意從剛剛的5塊中捐多少錢出來?另一個設定是問他說,日本大洪水2萬人需要捐助,你願意捐出5塊中的多少錢出來。
猜得出來吧,捐給小孩的錢比日本洪水多很多。
作者解釋這個現象是說人類的行動是很情緒的,要讓人行動拿起支票本,就要先啟動他的情緒。 一個小孩快死了...讓人想像他能被救活。洪水已經發生了,他能做的就不多了。作者也發現用統計數字 (20000人)的效果比圖片(小孩快死的照片)還差。再加上這個小孩相對來說跟受測者比較近。

讓我很失落的事情是...我的研究用了大量的統計方法來証明我的問題,可是當我要跟人解釋這些成果時我要少用統計的數字而應該用單一個案的圖片來說服別人資助我的研究。這好像自打嘴巴一樣。

另外建議慈善機構在勸募時,要用個案的方式來告訴別人你救了什麼樣的人,而不要告訴人你總共救了多少人。 根據這個文章,人們對你救了多少人沒興趣,但是對你救了什麼人才是他們關心的。

Upside of irationality

看完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之後,上網查了一下有沒有中文版。結果發現有一個blog在寫bloger看完這本書的心得。主要是說這本書一無是處。為了說明這本書令人失望,bloger拿了一些書中的例子來反駁。看完他的反駁,我猜這個bloger也是在學術界吧。我大概能體會一般學術界的學者對這種書的看法。我也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所以我能了解進入學術界一部分的工作就是要批評別人的文章。
我也了解批評的目的是在於品質的把關,但是往往批評變成了另一種泛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做法。寫過論文的人應該都知道論文其中一部分就是回顧,回顧什麼?回顧別人的不及,來吸引讀者自己觀點的高明。
當博士生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幫老師評論文,當然是要想盡辦法寫一些東西最好還要作者再補充,才能顯現自己的眼光。有一次,我有幸拿到了一篇超完美的論文,說真的看完之後,我只有一個字perfect (說perfect也只是因為我的想法跟這個作者不謀而合)。但是如果你的review list寫這個,大概所有的人都會認為你偷懶。
好像講太遠了,不過我不想砍掉我寫的東西。回到為什麼這個bloger說這本書一無是處。我想是因為Dan Ariely用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把他做的實驗結果傳達給一般對論文完全無法閱讀的人。他自己也說學術論文實在是太無聊了。如果他把一個論文該說的東西都說了,那他只要寫一個vita請大家去看他的學術論文就好了。
當我看完他的第一本書predictably irrational,我心中也有跟這個bloger一樣的問題,不過我有這些問題之後,我想辦法去找到這些論文,實際去看這些論文。讀完他跟他同事的論文,我的問題大部分都被回答了。這些都是好論文。不過一般人應該都不會去看一眼。而且當學者讀完這些論文,你也只認為他是好論文,一篇你可以拿來當踏腳石的文章,其它什麼都不是。這真的很悲哀。
在看過他的書之前,在我的博士生生活中,我一直有一個問題。寫這些文章要幹麼?就只為了升等?即使自己都覺得無聊也要寫到很高明似的?如果寫文章的目的只是為了升等,而完全沒辦法給社會任何刺激,那這些學者也只不過是另一種banker而已。
看完他的書,我才了解我想要做的學術研究是能讓我跟我的朋友一起分享的,即使他們都不是學術界的人。Dan Ariely的作法就是這樣,把自己的問題用學術的方式驗証,再用普通話告訴普通人,讓人更了解自己,讓人更快樂,讓人做更好的決策。這不就是最大的價值嗎?社會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研究人的行為的目的不就是要改變人的缺失嗎?

另外這個bloger的評論,說真的我看不太懂,也許是他太高明了,而我還只是一個博士生,所以沒辦法看到他所看到的東西。不然就是他認為這本書不值得花長篇去評論,所以他也寫得不是很完整。不過看完這本書給我很多研究的靈感。是一本好書,推薦給大家。

Meaning of work

想像一下你熬夜兩天,終於把老闆要你準備的投影片改完,半夜四點用gmail把它送出去給老闆,你終於可以好好睡個好覺了。可是隔天,你到公司,老闆跟你說簡報取消了。不過老闆跟你說他看過你寫的投影片寫得很好,年終不會把你忘記的。想像一下,當下你的心情如何?因為這個投影片,你應該可以在年終時,買到你想了很久的60吋3d電視,另一方面,你還是覺得你並沒有完成一件事。也許你很快就投入下一個案子,很快的你就忘了這個未完成的感覺。
這種未完成的感覺會一直留在你的心裡,影响你的工作意願,工作態度,還有你跟老闆之間的關係。

Farmer's market again

‎1. 除了線上遊戲以外,有什麼線上的環境可以讓人有參與感?我說的參與感是指集體完成一件事情的感覺,而不是像fb的'讚'。這件事情不一定要有意義,像是crime city中,boss任務一樣,你可以跟朋友一起打。一起打怪這件事,代表共同經歷過一個事件。在心理上兩個人是處於同一個頻率的狀態,很容易產生一些共鳴,進而有一些戀情的產生。這對線上交友的平台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有人在做這個了嗎?
2. 有那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是需要兩個人以上一起完成的(這跟checkin 是最大的區別)?可以用Augmented reality來做的?同時讓人有隱私又安全的感覺?最好完全這些小事是有回報的?
3. 最好這些小事都有放大的特色(完成的人數越多,會吸引越多的人進來)。
4. 跟local businese結合,users不用花錢入會。跟地方的產業結合,這些小事的完成可以幫助這些小事業成長,我們再跟這些小事業分享利潤。
5. 例子:小農夫假日農園。很多上班族一個礼拜可能只有1天可以去種自己想吃的菜,但是種菜這種事就像養小孩一樣,不是播完種就等收成的。如果可以由多人一起合作,把各自的時間安排好,種田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把田的面積變大,可以增加產量跟多樣化的生產。augmented reality可以用來分享跟觀察植物的生長進度。另一方面又可以讓農田的價值提高。還可以連結產銷平台跟有機認証平台。加上農業專家提供專業(姿)訊服務,可以讓參與者 一起討論植物生長,產銷合作等問題。還要加上一個排程的服務,讓參與者能按排自己的時間。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點子最好。所以我這個點子一定不是最好,希望大家能提供任何你認為不可行的地方。我真的希望這個點子能成功。因為這是我想到台灣農業的一個出路。

President election

我來說一下我對這次選舉的看法。
國民黨或是馬先生就像是一個習慣用統計數字來宣傳的專家。每次聽他講些政策執行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一些數字,失業率、成長、...這些東西。根據我之前寫的一些社會心理,行為經濟的東西,這種方法是最難打動人心的。國民黨這些數字能打動誰?可能是聽得懂這些數字、或是因為這些數字得利的人吧。
而民進黨剛好相反,他們最會用個案來宣傳。不信你可以去找一下youtube上面,不然看看facebook大家在傳的影片就知道了。大埔事件、水災、地震、.....。這些東西又打動了誰?可能是一些有相同或類似經歷的人吧。同樣的根據社會心理跟行為經濟,這些東西最會激起人類的情諸。
這兩種不同的宣傳方式也大概能分出誰支持國民黨,誰又支待民進黨了。
以上是我簡單的看這次的政治現況。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 如果兩個黨改變他們宣傳的方式,會不會讓那些原來聽不懂的選民們都聽懂了?本來習慣看數字的人也能也解個案,而被個案激情的人也能看到大方向?

Service

之前寫到了台灣的服務業應該怎麼做?要像美國之樣嗎?包包買了一兩年還可以原價退回?顧客永遠是對的?這樣的服務業是好的服務業嗎?適合台灣的環境嗎?美國的服務業能走到這個地步,跟美國人的消費能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服務的成本還是會轉價回消費者身上,這些成本得依靠更多的消費及間接的服務業來支持。最後服務產業就是一直升級。舉一個例子,最近有一個服務在美國很紅叫shoprunner, 他提供了類似購物保險的東西,其中一個服務就是可以幫顧客支付return的錢。這就是一個間接服務的例子。另一個很紅的服務叫rebate,有些東西使用了rebate以後是完全免費的,甚至還可以賺到一些錢,代價是你要先支付全額,三個月後再拿回rebate支票。那問題來了,怎麼這麼好?廠商不用賺錢嗎?為什麼客戶可以免費拿到這些商品?我猜關鍵就在這個三個月的現金在誰的手上了。如果是我,我應該會想辦法拿這三個月的現金去做投資(前題是我有把握能賺到錢)。這也是另一個間接服務的例子。
問題是這些服務業都必須在消費一直成長的情況下才能跟著成長,有點像美國的subprime 問題,萬一消費意願降了怎麼辦?這時候中央銀行就出來減利率了。一般經濟學都會說減利率可以增加現金在市場上的流動,因為利率下降,人就會減少儲蓄的意願,可是美國人本來就沒有儲蓄的意願啊,那怎麼辦?那就政府來擴大公共支出好了,像是造橋鋪路之後的。可是這些都要舉債才能達成,誰來買美國的國債?世界很多國家都買他的國債,包括台灣。國債一直增加怎麼辦?當然是問看看債主能不能打個折啦。問題是美國這個國家不需要其它國家同意打折,他只要讓一直印鈔票讓市場上的美鈔增加,相對美金的價值下降,那他的國債也相對減少了。 從債權國來看,等於自己的投資減少了。所以美國人為了讓自己國民能維持消費能力,只好請其它的國家幫忙了。
回到服務業的問題,台灣有條件做這樣的消費服務業嗎?有什麼樣的服務業台灣可以做?資訊服務業?就像green同學說的,他的公司裡面管理階層都是白人,印度人在做研發,台灣人跟中國人在生產線?從這個例子來看,那台灣有能力做資訊服務業嗎?

Ape

最近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Science文章。作者想知道猩猩是不是理性的動物?跟人類相比的話是更理性呢?還是更情諸?在講他的實驗過程跟結果前,先說明一下ultimatum game。
在行為學中,ultimatum game 應該是觀察理性最有名、最簡單易懂的方法了。概念很簡單。假設林老師找了兩位同學A跟B,說有100塊要分給他們,條件是由A來決定分的比例(A可以把100塊都分給自己;或是80塊給自己,20塊給B;或是一人一半各得50塊),當A決定好比例後,由B來決定接不接受A的分法,如果B接受了,那A跟B各得到A所提出的比例,若是B拒絕了,那錢由林老師收回,雙方都得不到。
假設人是理性、自私的,A會想盡辦法在B不會拒絕的情況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潤,而不管A提出任何比例(除了100:0以外),B都會接受,因為怎麼樣都比錢被林老師收回去來得好。例如A提出99:1的方案,B會接受,因為B可以拿到1塊錢,總比錢都被林老師收回去,什麼都沒有來得好。
很多研究已經用這個game証明,人是不完全理性的,人是會因為感到不公平而犧牲自已的利益來報復對方的。以上面的99:1的例子,在真實的情況下有很大的機會,B會拒絕這個方案。從B的角度來說明,B的決定只是讓自己失去1塊錢,但是卻讓A失去了99塊,這種讓對方失去99塊的爽度絕對大於自己得到1塊的爽度。
上面說的是最基本的ultimatum game,後來很多學者發明了不同版本的ultimatum game,像是讓B也有機會反制A。說明一個變形版本,B在知道A提出的分配之後,可以接受這個分配,拿到分配之後的錢,或是拒絕這個分配,但是只讓雙方拿到更少的錢。例如,A提出80:20, B可接受20塊或是拒絕這個分配,如果拒絕了A跟B只能更拿到3塊。
了解ultimate game之後,再回到猩猩的實驗。作者用了改良版的ultimatum game。實驗中猩猩只能從固定的分配方案中選擇,例如,在A猩猩面前有兩種方案80:20 vs 50:50, 20:80vs50:50, or 80:20vs20:80。當A猩猩決定好方案之後,B猩猩再決定是不是要接受A的提議。如果接受了,那兩隻猩猩就可以吃到食物,如果不接受,那兩隻都吃不到。作者設計了一個很有趣的機關來幫助猩猩做決定。這個機關是一個兩層的櫃子,每一層都有兩個空間來放A跟B的食物,這兩層櫃子會放不同比例的食物(第一層80:20, 第二層50:50),AB都可以看到整個櫃子。兩層櫃子都有一個兩段式的拉把,A可以拉第一個拉把,這個拉把會把這一層的食物拉出來,第一個拉把只能把食物送出一半的距離,A跟B都還拿不到食物,當A拉出了第一個拉把之後,B就可以拉到第二個拉把, 第二個拉把才能讓AB都吃得到。這個機關讓猩猩能做到ultimatum game中的決策。
作者用了各種不同比例的方案,大概動用40隻猩猩,來觀察猩猩是不是完全理性? 結果很有趣,猩猩就像是人一樣也是會有報復心態,但是相對的如果跟人類比較(同樣的設定,由人來做實驗),猩猩是相對理性的。
我不知道生物學上,有沒有學者比較猩猩跟人之間的異同?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懷疑人比猩猩複雜?越複雜的生物就會有更複雜的情諸?越不理性?面對這些複雜的人類,在制定政策、決策時,是不是越需要考慮他們的不理性或是情諸反應?當相對多數或是相對權力大的人(A)做決策時,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相對權力小的人(B)會不會做出情諸反應?

University

好的職業訓練師是不是一定要有好的工作經歷?好的教練是不是一定是好的球員?
如果大學是職業訓練所,那教授們是不是好的職業訓練師?如果教授們都專注在自己的學術研究,那學生能學好未來從事非學術研究的工作技能嗎?
研究所的目的是在做研究,可是有多少的學生是為了學如何做研究而來?有多少學生是為了升官加薪而來?當學生拿到學位,回到原來的工作或是找到新的工作,他又能回饋什麼給原來的單位?
當大部分的資源都投注到國立大學,而國立大學的主力又在學術研究,可是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又只有少部分的人從事學術研究,其它的人回到非學術研究單位工作。那這些人是不是要由這些非學術研究單位重新訓練來適應他們的要求?這樣不是很顯然的資源浪費?
學校一直擴張一直需要更多的經費,可是學校產出的學生還是需要花更多的成本來重新訓練,那學校的經費從那裡來?在台灣應該是教育部的經費占最大部分吧?這些經費從何而來?從企業或個人的稅收而來,對吧?想想這些企業主跟個人還真是不甘啊。企業主跟個人交稅來教育未來的員工,結果花了大筆錢,最後還是要我自己再花錢重新訓練。如果大學叫企業主來捐錢,這些企業主願意捐嗎?
再來,大部分的稅收應該是從中小企業收取的,而中小企業最怕的就是剛剛重新花錢訓練的員工,因為更好的福利跑到大公司去了。那當然中小企業就更不想訓練員工了。
那大企業呢?稅收減免、資源相對比中小企業好、員工福利也好,等於是坐享其成。大企業相對來說也可能不願意捐錢,因為他們都沒有動機去捐(沒減稅或是根本不用繳稅了)。再說大企業也有自己比較完善的訓練方式,不用指望大學幫他們訓練員工。
再來說私立學校,資源缺乏,不過因為很多學校是從技職體系轉型,有比較多的產學合作,所以比較了解業界需要什麼人才,但是相對的得不到好一點的學生。再加上大學評比的項目是一樣的,他們必須跟一般大學或國立大學競爭,私立大學的老師只好跟著轉型做學術研究。那本來技職的訓練又更少了,學生回到市場又要再重新訓練。
這樣看來,教育真的是勞民傷財的事。也許唯一的好處就是做學術研究的人有很多經費,可是好像做學術研究的老師們也都沒錢啊?那錢到底花到那裡了?那學術研究的成果在那裡呢?
以上所說的都是假設,我沒有任何的資料証明我說的都是對的。不過有機會的話,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經濟問題。

facebook

我討厭fb。fb對我來說像是一個私人的wikipeida,所有你認為你所擁有的東西,其實都不是你的,都是fb的,你貢獻給fb的。你寫的文章、你的喜好、你的關係、你的照片。fb想盡辦法要知道你的所有一切。它的目的很簡單:把你賣給廣告商賺錢。
那我為什麼要用fb,我只是試著改變自己的生活而已。我也不是很在乎fb拿我的訊息去賺錢。我只是把fb當成一個blog的工具,每天起床後把自己想的研究問題記錄下來。有那麼多的blog平台,為什麼要用fb?據我了解的fb,他應該是最不適合拿來當blog的平台。因為貼文章之後,你很難去整理舊文章,再加上沒有編輯工具。那為什麼要用fb來寫呢?原因之一就是我想做一個實驗:這麼難用的blog平台,我可以撐多久?有什麼因素會讓我撐下去?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發現新的研究機會或是商業的機會。原因之二就是我可以控制誰可以看到這些文章,雖然它沒有像g+有比較好的控管。也許我很快就會受不了,改在g+寫文章了。
回到我今天的問題,不過在說我的問題之前,先說一個網站。mobile01,一個周董介紹給我的網站。mobile01是一個勸敗的網站,很多人會把自己買的東西拍照寫成介紹文貼在這個網站上,這些文章叫開箱文。很多你無法想像的開箱文,例如遊艇。我大概是在接觸iphone 程式設計後,就很少再看這些開箱文了。我發現這些開箱文的內容可以反映出介紹者的購買決策過程,舉個例子,買iphone的人就是喜歡它的外型、它的質感、它的"美",還有它的易學易用。這種人不會在乎iphone用了什麼cpu、他的gps有多強、它的顯示是不是OLE的。而買android的人喜歡他的手機可以一直升級到最新的android、cpu要多工、ram要超大、sd擴充更不可以少、還要可以usb外接。
同樣是手機,為什麼買個手機的決策過程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是那些人在意易學好用、外觀?是那些人喜歡超強規格?這兩類的人有那些觀點是一樣的?有那些是完全相反的?如果能找出這些因素是不是可以讓兩個陣營的人更了解對方?互相學習?

Multi-tasking

人可以多工嗎?換句話說,人可以同時做兩件需要cognitive effort(不知道該怎麼翻這個詞)的事嗎?例如可以一邊單手開車、一邊回簡訊嗎?一邊單手開車、一邊講單手拿手機講電話嗎?有時正在開車,電話剛好進來,又忘記把他轉成免持時,我也是會邊開邊講。在美國開車,如果你還有多的cognitive effort的話,可以看看其它跟你同路的司機在幹麼?我個人的經驗是大概有一半的美國人是邊開車邊講電話的(這個完全是主觀的意見)。再來另一個例子,有多少人會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回簡訊?到youtube上找看看,你會發現很多撞到電線杆或掉到洞裡的影片。
當通訊工程師在設計手機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人是不能多工的呢?或是有限多工?有沒有考慮到人們會一邊用手機一邊開車嗎?也許會有人質疑,這也想太多了吧?是想太多了沒錯。就像核能發電也是一樣,有誰在發明核能這件事時,會想到他的發明變成核彈?有誰會想到會有車諾比、福島?如果想到這些東西,這些就成了系統的限制,工程師就不可能設計出新的產品了。
Human compatible technologies就是這些會考慮到人的因素的科技,在設計這些科技時會考慮到這些科技會改變人的行為,而相對應的把人的行為往好的方面引導。像是我最近發現我手機上gps軟體,有一個很不錯的功能。當我車子正在移動時,這個軟體會把打字的功能鎖住,提示我現在車子正移動中不適合打字,如果是乘客的話才能把打字的功能打開。這個功能提醒了司機,開車中是不適合打字的。不過也只是提醒而已,結果我還是騙了我的手機,按了我是乘客。
我想手機也應該可以把這個功能設定成預設值,當手機的gps偵測到手機移動的速度大於20mph時,自動的把手機的免持打開或是連接籃牙。

現在我知道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把意外跟使用手機相關連,並沒有發現見很強的因果關係。如果要用實驗來証明人在車上同時做兩件事是很危險的,該怎麼做?

Frame

Frame應該可以翻成框架。每個人看一件事情都是從一個框架去看的,不可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就像我們的視界只有120度?我們看前面就看不到後面。而這個框架很容易受到自身及他人的情緒、語言所影响。舉一個例子,假設有一種病毒在台北被發現,現在科學家跟你說有兩個方案A跟B要你選擇,你會選那一個?
----------------------------------------------------------------
A: 200個人可以存活 (72%)
B: 有1/3的機會,600人個可以存活;2/3的機會,沒人可以存活(28%)
---------------------------------------------------------------

如果科學家跟你說有C跟D的方案,你會選那一個?
--------------------------------------------------------------
C: 400個人會死亡 (22%)
D:有1/3的機會,沒人會死亡;2/3的機會,600人會死亡(78%)
---------------------------------------------------------------

從機率看A跟C是一樣的,B跟D是一樣的。所以不管如何選,應該兩組問題的結果分布應該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不是偏愛A或C,就是B或D。可以Tversky跟Kahneman對兩組不同的人分別問上述的問題,發現了括號內的分布情況。
第一組人大多會選A,但是第二組人會選D,為什麼?
我們看這件事情的框架被實驗者的文字改變了。相同的事情相同的機率,因為不同的文字描述,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第一組人看到了存活這兩個字,第二組人看到了死亡這兩個字。在人的心理,存活是好的,死亡是不好的。

這個實驗有很幾個重要的啟示。
1. 調查survey的設計是很重要的,實驗者可以很輕易的引導受訪者的選擇。
2. 語言的操控可以改變人的行為,例如告示牌的寫法(禁止丟垃圾vs丟垃圾造成的影响,不要帶走任何公園內的物品vs每年被帶走的物品有??公頓......)。
3. 我不再相信民調。

-------------------------------------------------------------------------------
另一個由J Aaker 跟A. Smith作的小實驗,他們讓自己的小孩在假日賣lemonade,讓小孩在看板上寫下三組不同的廣告如下:
1. "Spend a little time and enjoy C&D's lemonade"
2. "Spend a little money and enjoy C&D's lemonade"
3. "Enjoy C&D's lemonade"

猜猜看那一組廣告,停留的人數最多,花得錢最多?
--------------------------------------------------------------------------------
第一組廣告讓最多的人停下來買lemonad,而且這組廣告的客人願意花更多錢。

猜猜看

Media

當一堆人在罵媒體很爛,都報一些沒營養的。媒體就會說這是因為觀眾愛看,觀眾愛看什麼我們就報什麼。 有沒有什麼方法去証明或是反駁這樣的因果關係?這些因跟果又可以用什麼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去解釋?能用什麼方法去改變人的行為?

Farmer's market

最近有一個網站的想法。這個網站的目的是讓婆婆媽媽們回報他們買菜的價格。可能的話也可以讓農夫們回報他們的菜被收購的價格。
這個想法的起因是我最近看到有關菜價跟無薪假的新聞。當我看到這些新聞時,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公部門的數據會跟私部門的數據差這麼多?為什麼農委會的資料跟各別農民的資料有這麼大的差距?也許這跟公私部門的資料來源有關?那資訊系統能讓這樣的資訊差距減少嗎?怎麼做呢?
如果這樣的資訊差距源自於市場資訊的不對稱,那資訊系統能夠改變什麼?應該怎麼改變?
因為市場的不對稱造成市場中角色的權力不平衡,能不能用資訊系統的介入來重新平衡整個市場?
從系統的角度來看,怎樣提升婆婆媽媽跟農民的參與?有什麼誘因?提高批發價?控制產量?減少買菜成本?加強市場的競爭?

Anchoring

 Anchoring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社會學家証明了人對於數字的計算是非常的容易受到不相干的事物影响。當人類不了解某一個事物的價值時,他通常會用類似事物(anchor)的價值來衡量它。有時候,人也會用完全不相干的事物來衡量它。舉一個例子,有一個杜克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作了一個Anchoring的小實驗。他找來了一堆學生,首先他請學生寫下自己的學號最後兩碼(00-99),之後再請學生寫下非洲有幾個國家是聯合國成員。結果發現學生的答案跟學生的學號大小成正比,而且學號數字大的寫出的答案比小的多了60%到120%。他也提到另一個實驗,一樣是叫學生寫下學號,再來請學生對一個杯子去評價,結果學生的評價也跟學號成正比。
這說明了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非理性計算機,當人需要去計算數字的時候,通常會直接使用這些已經在心裡成形的直觀公式,而不是理性的比較各項數據來形成針對這個東西的公式。
Anchoring是在行銷學上常用的工具。舉例來說,前幾天有一個建商說要降價25%。這個25%就是一個anchor,你能想到這個anchor對首次購屋族有什麼影响嗎?
另外,為什麼有人覺得iphone一台499美金一點都不貴,一杯statbuck要150塊,很多人覺得很值得,但是要花一塊錢美金來下載iphone的應用程式就要考慮好久?那這些人的anchor在那裡?他們是被什麼東西影响了?如何改變這些anchors?

------------------------------------------
最近台灣為了都市更新的問題吵得亂七八糟的,我雖然是都市計畫畢業的,但是我不敢說到底問題出在那裡,也不想替任何一方說話。只是想記錄一下我對王家獅子大開口這件事的想法跟我最近看的書中學到的東西的關聯。

獅子大開口這件事從Anchoring的角度來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心理學家解釋人通常對已經得到的東西非常的保守,而對失去的東西非常的冒險。例如:

75%的機會你可以拿到100塊 25%的機會你會賠10塊
99%的機會你可以拿到60塊 1%的機會你什麼都拿不到 也什麼都不賠

根據實驗的結果,很多人都會選第二個選項。

可是當實驗者要受測者對這兩個方案進行估價,請他們評估如果把這兩個選項機會轉賣給別人的話,他要賣多少錢?
結果很有趣,大部分的人都把第一項的價值估得比較高。這就很奇怪啦,要他們自己選他想要那一個方案,他們都選第二個能賺比較少錢的方案,可是一旦要他們對這兩個方案進行估價,他們又否定自己的選擇?認為第一個比較有價值?

其實這個結果完全可以用anchor來解釋,第一個問題大家的anchor是機率數字,第二個問題的anchor是金額。

--------------------------updated 03/30/2012------------------------



Deindividualization

Deindividualization 這個詞我大概一輩子也唸不出來,中文應該翻成"去個人化"?意思大概是說當一個人在一群人中,會失去自我的觀念,跟著群眾的意識行動。這個概念有很多不同的應用,早期學者用來解釋群眾運動跟暴亂,現在很多實際拿來操控群眾。在暴亂中,人常常會有超出自己想像的行動出現,但是當他離開之後,自己也無法解釋自己在該團體內的行為。這是因為在群眾中,個人的身份已經被團體的身份所取代,個人的責任也被團體所稀釋。相對的,也是因為個人認同團體的身份,所以願意跟著團體一起行動。例如直銷說明會?
Deindividualization也延伸出個人認同(personal identity)與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的研究。每個人都有這兩個personal 跟social 的認同。在一個團體中當人認同這個團體時,心裡的soical認同就比personal的認同高,自己就成了團體的一份子,自己就會想辦法表現出這個團體期望的行為。反之,如果personal的認同相對比social的認同強,那個人就會離開這個團體,表現出與之相反的行為。
舉一個例子,一個學者做了一個作弊的實驗。卡內基大學跟匹茲堡大學是連在一起的,不過相對來說卡內基大學比匹茲堡大學好。他找了一群卡內基大學與匹茲堡大學的學生來做一個很花時間的數學題,題目不難,但是即使是天才也是要花50分鐘來解這個題目。他告訴學生說第一個做完的可以拿到50塊美金,第二個可以拿到25塊,第三個可以拿到10塊。在這群學生中,他安排了一個內線,這個內線的任務就是在任務開始三分鐘後就馬上舉手說他做完了。這個學者會馬上給這個內線25塊並把他的答案看都不看的銷毀。當然大家都知道這個學生作弊。他發現當這個內線穿著卡內基大學的t-shirt時,其它人跟著作弊的比率增加了,但是當內線穿著匹茲堡大學的t-shirt時,作弊的比率降低了。為什麼?這個學者解釋,當其它學生看到卡內基大學的學生作弊了,他們也可以作弊。可是看到匹茲堡大學的學生作弊,其它學生反而不想跟他同流合汙。
另一個例子就是直銷說明會了,我想很多人都參加過這類的活動。這種活動其實就是用群眾的期盼跟壓力來讓你加入這個直銷的行列。用上面的理論來說明,如果要找新人進來當然是要找跟自己很好的朋友,因為朋友是相互認同的,直銷就是利用這種認同再加上直銷會上群眾的行為來把你拉進這個團體。
還有其它的例子嗎?藍綠?

Cell phone

一天之中,有多少的時間你用smartphone講電話?拍照?聊天(打字)?玩遊戲?看文件?買東西?作筆記(Calendar,evernote)?按讚?
最近在想要不要寫一個手機程式來監看自己使用iphone在做那些事?花多少時間?
不過應該不會有人想要用這個程式吧?那如果說做學術實驗而且有給錢的話?有人會想要安裝這類程式嗎?
如果有一個類似的程式寫在PC上的話,那就可以比較出手機跟pc的使用情況,也可以比較出手機跟pc的限制。應該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Like

 ‎'讚'or'like'真是一個很不錯的東西。像最近的吳導演的事件,很快的累積了很多的'讚'。為什麼可以這麼快呢?這個東西說穿了只是一個feedback的功能。很多網站都有類似的功能。為什麼一個簡單的功能在facebook上可以發揮最大的效果,但是在linkedIn, ebay, amazon上反而很難累積?尤其是ebay,要買家給一個正評要花很多的心血,有時為了讓買家從負評改成正評,給買家退錢,買家都不願意改(嗯...我就是這個買家)。在LinkedIn上,要請同事朋友背書真的很難。
ebay上買東西評價是很重要的,不止要看正負評還要看文字描述。這樣的功能讓大者恆大,小者恆小。facebook上的'like'卻完全相反?相對於寫文字描述,人們更喜愛簡單的'like' or '讚'。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樣的結果?ebay, amazon, pricegrabber等評價機制應該怎麼改良才可以像facebook的評價?

Mental Counting

mental counting也是一種人類計算機,不同的是這種計算機會把損失縮小,利潤放大。舉一個股票的例子,我買了A股票和B股票,A股賺了100塊,B股賠了80塊。如果理性的分析,A股跟B股的損失跟獲利應該分別看待,專家告訴我們完股票要設獲利跟停損點,A股應該在賺80塊就應了結,B股應在賠60塊就停損。可是人通常會把A跟B的損失跟獲利放在一起來看,而認為自己還賺20塊。另外的例子,今天股票賠了100塊,不過因為公司給了紅利120塊,所以我還是淨賺20塊。這就是mental counting,另一個人類計算機,一個人不是理性動物的例子。
買房貸款的時候,Agent都會告訴買家貸多一點,還年輕,你可以少付一點頭期款。你是不是用了mental counting而著了他的道了?
在行銷上,利用mental counting來推銷的例子很多。二房也是一個例子,很多人拿二房的錢去買遊艇,好像本金都不用還一樣,就是這樣的例子。

公共財與共有財

公共財(public goods)跟common goods(共有財)的差別在於前者不具有敵對性(rivalrous),而後者有;而相同的是兩者都不具排他性(non-excludable)。敵對性的意思是說,用了一份就少一份,像是海裡的魚,越補就越少。排他性的意思就是說能不能阻止別人使用這個資源。公共財的例子有廣播、空氣、國防等。共有財的例子有海裡的魚。這兩種財都需要額外的資源來維護,但是大家都沒有動機維護他們。像是聽廣播是免費的,不過維持廣播的營運卻要大筆的資金。魚源枯竭,魚夫投入更多資源來捕更多的魚,更多的魚被捕而造成魚源更加枯竭。這就是有名的free-rider跟tragedy of commons問題。
那自然環境算是什麼財?具有排它性嗎?還是敵對性?前幾天林教授分享了一些關於保育地開發的連結,讓我想到一些問題。這些保育地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不過大家也沒有很強的動機要去維護,就像是溫室效應問題一樣,溫室效應對大家的影响不是顯而易見的,再加上實行需要顯著的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保育地問題也是一樣,保持原狀也只是進入了free-rider / tragedy of commons的情況一樣,保育地的狀態是一定會逐漸的敗壞,用一種不易察覺的速度敗壞。學者提出了幾種解決的辦法,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私有化了。私有化提供了動機讓使用者去維持保育地的狀態,限制使用這些財的進入門檻,再利用私有化的收入來維持環境。
當我看過林教授分享的連結後,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些保育地給財團經營是壞事嗎?如果環保人士抗議成功了,不再私有化,那這片土地能維持現狀嗎?還是會因為公共/共有財的特性,逐漸敗壞?有什麼例子是公共財私有化之後,這個財敗壞更快速的?有什麼是反例?
當私有化是不可抗拒的力量時,是不是應該想辦法用監督的方式去觀察私有化之後環境的改變?有了數據之後,我們才能更強烈的反對私有化,或是改善私有化的條件?
facebook是做社會運動很好的工具,訊息可以快速的傳播,但是使用facebook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使用者在按讚之後,就覺得自己完成自己的始命了(我在心裡支持你們,加油)。怎麼把這股按讚的力量轉化成行動?舉例來說,你的文章可以讓人走出去投票嗎?還是只是在按讚之後,就沒了?你的文章能不能讓人在按讚之後,走出去做點什麼事?

Group Polarization

群體兩極化(group polarization)是一種社會現象,當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討論一個議題時,他們的意見會比這群人各別獨處時來得極端,保守的人會更保守,激進的人會更激進。舉例來說,一群藍跟綠的民眾聚在一起討論該統還是該獨,經過一番討論交換統獨的優缺點之後,藍的只會更藍,綠的只會更綠,這就是群體極化現象。
有很多學者提出理論來說明這個現象,最近的一個理論叫soci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social identity theory。每個人在群體中都需要被認同(social identity),為了得到認同,人就會表現出該群體(in-group)認同的行為,而且個體會表現出更極端的群內行為,和反對另一個相反群體(out-group)的群外行為,來突顯自己屬於這個群體(in-group),或是取得leadership,這就是極化的原因之一。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又想突顯自我的辨識,又想得到群體的認同。如果每個群體內的人都想得到認同,而突顯自己,那群體的方向會往那邊走?就是極化了。如果用這個理論來看選後專家們分析勝選跟敗選的原因,是不是要多考慮一下?
例如有人說92共識是主因,真的每一個選名都這樣想嗎?還是因為極化的關係?那主政者該如何翻譯這個極化的結果呢?
那在網路世界中,每個人都是半anonymous(半?名)的,極化現象是不是更強?還是相反?anonymous讓人更勇於發言,更不計後果?還是anonymous讓人更想得到認同?如何突顯自己的辨識?群體認同又是在那?(Check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lization Effect", SIDE)。
延伸的問題還有,網路社群是個好的溝通分享理念的管道嗎?還是讓群體更加極化的管道?該如何利用這些理論來設計線上溝通平台來達到溝通的目的,而不是極化?

'Like' or '讚'

我覺得'like' or '讚'這個功能真的很好,讓使用者一點負擔都沒有的按下去,而寫文章的人又能得到成就感,用一個字簡化了很多不同程度的支持或反對。它的優點也是缺點,他很容易聚集人氣,可是把聚集人氣之後所需要的行動留給發文者。如果沒有正確的行動計劃,很好的活動可能就因此無疾而終。
最近看了一個case很棒,一個器官捐贈組織舉辦了一個推廣會,他們幫所有的與會人士拍了照片並給他們一個link,讓他們到facebook上來把自己的照片tag起來。這個動作讓與會人士把器官捐贈的消息傳播到與會人士的朋友之間,也增加了很多like的數量。
最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反過來利用手機跟擴增實境來結合'like' or '讚'這個功能。例如,用手機拍流浪動物,手機自動辨識出動物再加上location tag, subject tag, 送到facebook上的流浪動物之家或尋找走失的動物。例如,用手機拍市場的菜跟輸入菜價,再用like的功能來評比菜價?

Shopping Spree

shopping spree應該可以翻成購物狂。持有一件東西得到的快樂通常很短暫,有些人需要維持快樂的感覺,所以會持續的買東西。
我想到一個問題,擁有一台mac book pro的快樂能持續多久?那擁有一台lenovo x301呢?mac book air vs toshiba z835?Iphone vs HTC?
從apple的角度來看,apple希望使用者持有apple產品的快樂感能持續久一點還是短一點?產品週期的設計是不是要考慮到這個? HTC的產品週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