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快樂跟痛苦

人是有適應性的,人就像冷水煮青蛙中的青蛙,會慢慢的適應痛苦跟快樂。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想會買些新玩意,例如notebook...,買之前我都會想買了這個之後,我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這是一種對未來快樂的想像,可是當我買到這個東西以後,快樂的效應會減少的很快,最後我又回到了買東西之前的快樂程度。然後我又會提醒我自己我要買新玩意,周而復使的就像是毒品一樣。
那痛苦呢?痛苦的運作方式不一樣。人會逃避痛苦,所以遇到痛苦的事,人都會想辦法拖延它。逐漸的拖延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放棄。雖然說它的運作方式不同,但是從快樂的角度來看,拖延就像是追尋快樂一樣,短時間的快樂漸漸不夠,所以拖得越來越久,最後放棄。
每個人尋找快樂的方式不一樣,不過很懂人類社會行為的人利用這些人的缺陷,告訴大家花錢是尋找快樂最容易的方式。在美國這個消費國家就是這樣,上到政府要大家多消費,下到服務公司,想盡辦法要你消費。買iphone就是一個例子,買iphone讓人快樂,讓人覺得他可以用iphone做很多事。當大家從iphone的快樂中逐漸醒來時,下一代的iphone又出來了,大家又有追逐的目標了。apple這家公司真的很厲害,抓到了人性。連從不寫email的阿公阿媽都到apple店來學email買ipod。htc,nokia, blackberry可以做到嗎?
逃避痛苦的模式跟追尋快樂的模式又不一樣,大家都只有一種方式,能不面對就不面對、能拖就拖。人要花很大的時間跟成本來說服自己不要拖,雖然大家都知道拖了只會把事情變得更嚴重。Dan Ariely說了他自己克服痛苦的方法,把自己最喜歡的事跟最痛苦的事合在一起。例如要運動減肥,就固定在看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時運動。有效嗎?對我好像有效,不過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驗証。

痛苦的回憶跟經歷痛苦的時間長短無關,而是最痛苦的程度(peak)跟最後痛苦的程度的平均來決定。所以如果要降低痛苦的回憶應該要降低peak 或是最後的痛苦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