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Iphone vs Android

剛看了一篇新聞說HTC要把出產的手機型號減少而專注在比較高階的產品,也就是說要像intel一樣一直提高手機的硬體規格。我想這樣的作法是合理的,客戶喜歡什麼東西,就製造什麼東西,從往年的銷售記錄來修改今年的策略是合理的。這也顯示用HTC手機的人跟用Apple的人所想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問題是你的客戶是那些人?android有沒有去分析買apple的是那些人?買android的又是那些人?使用HTC的人喜歡高規格、喜歡能擴充、喜歡自由軟體,這些人就像使用PC的玩遊戲一樣,每次有新的遊戲就要升級一次系統。跟遊戲者能從新的遊戲中得到滿足一樣,這些使用Android系統的人也能從硬體的規格中得到滿足。而使用Iphone的人呢?從使用android的人眼中來看,iphone是封閉的、貴的、流行的、不能擴充的,買iphone的人都是為了趕流行。我在買iphone之前的想法就是這樣,之後我多多少少對這樣的想法改變了。我第一次進Apple store時,發現有三分之一的顧客是白頭髮的老人家。這些老人家坐在店裡要服務員教他們怎麼使用email。這個景象給我很大的衝擊,老人家對科技的接受度應該是最低的,為什麼他們會主動進apple店,來買ipad學email怎麼申請?怎麼用?這些都是因為apple。Android做得到嗎?我認為是做不到的。
Sandy前陣子問我要買那一台相機好?她想要拍小孩。我試著用Android模式跟她說那一種相機比較適合她,我發現她根本不想花時間在了解拍照的基本原理,她只是想要買一台可以拍好自己寶貝女兒的相機。我應該用iphone模式跟她說,某一台相機就是你要的,而不用解釋太多。我想這是Android陣營想要提升市占率會遇到的問題,如何把老人家或是不想懂科技的人拉近店裡面來接受新的科技?android如果只是想要像PC模式一樣,要現有的使用者一直升級,早晚會像PC時代一樣。
那iphone有什麼問題?iphone的優點就是它的缺點。它的優點就是簡單易用,在他的human interaction guide中,apple要求designer使用固定的介面操作,因為使用者拿到iphone之後,服務員會教他們基本的操作,而這些操作就是使用者唯一要學的操作,不管任何iphone軟體他們都可以上手。這就是iphone能成功的其中一半因素,面對新的軟體,使用者不再有學習障礙。這對使用者接受度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並不是每個人都愛學習新的事物,每個人都有他自已的習慣領域,習慣之後就很難改變。iphone因此也把使用者帶進apple的習慣領域,使用者很容易就能判斷某一個軟體是不是他要的,只要是使用者不喜歡的介面,這個軟體就被打入冷宮了,再加上安裝跟移除軟體很簡單(比windows linux簡單太多了),用個30秒就能決定是不是要留下這個程式。這看起來很好,可是這對程式設計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設計師不能再用使用說明書來教使用者怎麼用程式,而且有一些商務應用程式本來就含有很多不同的變數需要一些跟iphone不一樣的介面來引導使用者使用軟體。想要在iphone上做好商業應用對使用者跟設計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對我來說不管是android或是iphone能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每個人用這些產品就是打電話上網聊天玩遊戲。但是每個人在使用這些產品的心理滿足是完全不一樣的。怎麼樣從iphone的經驗中學習讓老人家也能很樂意的進android的店去學習簡單的email?主動的註冊gmail帳號?進而購買android的產品?同時又能把android的應用帶入企對應用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