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欺騙與創意

Dan Ariely新書中有一篇討論善於欺騙的人與有創意的人是不是有同樣的腦部構造。
腦是由兩種東西所組成,灰質與白質。灰質就是神經元(neurons) ,主要功用是記憶,白質就是連結這些神經元的物質(突觸?),主要功用是聯想。科學家發現這兩種人的灰質比一般人少,白質比一般人多。這代表了這兩種人雖然記憶力劣於一般人,但是卻善於連結不同的記憶與想法。創意與欺騙都需要能快速的連結不同的事物,來產生新的點子。從腦的容量來看,大家都差不多,所以灰質與白質的比例可以用來判別這個人是否記憶力好還是有創意。
那這些灰質白質的比例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訓練的?分別來討論。

如果是天生的,那台灣的教育體制能找出多少具備創意的人才(或是善於欺騙者)?大家都知道台灣教育重考試,所以有利灰質成份較多的學生,而不利於白質較多的學生(假設大家的腦容量差不多)。重記憶的學生都上台大了,而重創意的學生都上科大?所以從教育體制來看,台灣要自產有創意的學生並不容易。

如果後天的訓練能改變灰白質的比例,那台灣現有的教育(重記憶),應該是會偏向產生更多的灰質。結果現行教育對所謂的創意產業也應該是大大的扣分。

從統計學的界度來看,台灣人的灰質白質比例應該也是呈長態分佈,具創意與具記憶的學生應該都是有的,不過因為教育只重記憶與考試,能上好的大學的學生都是灰質較多的,本身對創意啟發的能力就比較低,那台灣的創意產業怎麼跟其它的國家競爭呢?

一堆學者認為台灣的學生都缺乏創意,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現行教育只幫學者們找到了記憶力強的學生,而把創意力強的學生給拼除在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